编辑推荐
《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是作者历时十三年编纂完成的收字众多、使用方便的大型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典共收字头10091个,设“楷书字头”“小篆栏”“金文栏”“参考栏”四个栏式。其中,收小篆5147个,有金文的字头3461个,假借、通假、异体、正俗字字头6394个。同时附录1908个无金文的常用字,置入“参考栏”,有选择地著录诸类古文字体(包括甲骨文、石鼓文、古陶文、古玺印文、简帛文、诅楚文以及《三体石经》之古文等),以便于借补金文,庶可于解缺字之困有所裨益。
“金文栏”所录金文字形,择取不同时期、不同器铭、不同字形和有代表性、字迹清晰的手摹体,并在铭文下注明所出器名,同时对本栏的某些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正俗字均注明出自某古文字学家及其字书的~威诠解。本典四栏格式的设计,便于读者检索对照,进而了解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关系,即把“动态文字学”的某些信息传达给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戴月,男,1948年1月生于济南,师承蒋维崧、武中奇、徐鹤年先生。先后出版了《金文的识认与书写》《戴月说文释字》《金文书法疑难用字汇》《戴月金文字帖》《戴月书法篆刻作品集》等。2013年,澳门邮政发行流通邮票《戴月书论语》八枚。2014年,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山东函授中心教授,济南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目 录
前言
部首索引
检字表
正文
参考书目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经典的素雅风格,配上精致的装裱,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讲究,触感温润,印刷的油墨细腻平滑,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是内页的排版,布局合理,疏密得当,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舒适。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编者和出版社在制作上的匠心独运。能够感受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光是看着它摆在书架上,都能让人心情愉悦。对于喜欢实体书质感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次非常棒的阅读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接触金文的研习者,我发现这本书的收录范围之广和考据之深,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字形,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个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轨迹,这种追根溯源的梳理方式,对于理解金文的脉络至关重要。作者在关键的字形差异处,往往会引用多方权威的拓片作为佐证,对比分析得非常透彻,避免了以往一些字典的片面性。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这本书在专业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我特别欣赏它在释义上的精准度,力求贴合青铜器铭文的原始语境,这点对于准确解读古代文献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我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套书的,当时只是想找一本能快速查询常用金文字形的字典。没想到,它很快成为了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它的实用性体现在检索的便捷上,虽然字头数量庞大,但通过科学的编排系统,我总能迅速定位到目标字。相比于一些老旧的字书,这套书的清晰度和易读性有了极大的提升,即便是对初学者来说,也不会因为形制过于古老而望而却步。可以说,它很好地架设了传统金文与当代学习者之间的桥梁,让晦涩难懂的古文字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探索的兴趣。
评分这套大字典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系统性知识结构,而非零散的知识点。它将庞杂的金文字形按部首、笔画乃至演变规律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归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化的编排,让学习者在掌握单个字形的同时,能够建立起对整个文字系统的宏观认知。当我遇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这本书往往能得到多角度的解答,它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我从局部看到整体,从个例推导出普遍规律。这种学习路径的设计,对于想要系统提升自身书法修养的人来说,是无价的资源。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翻阅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那些沉睡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经过编著者的整理和解读,重新焕发了生命力。我时常会沉浸在那些古老的文辞和规范的结构中,思考古人的生活与思想。这种阅读体验,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学习范畴,它引导我们去关注文字背后的社会形态和精神世界。对于一个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而言,这套书不仅提供了“学什么”的答案,更提供了“为什么学”的深刻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