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上下册) 戴月 编著 山东画报

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上下册) 戴月 编著 山东画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戴月 著
图书标签:
  • 金文
  • 书法
  • 字典
  • 汉字
  • 字体
  • 篆刻
  • 古文字
  • 历史
  • 文化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22403
商品编码:24678024117
包装:精装
开本:16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是作者历时十三年编纂完成的收字众多、使用方便的大型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典共收字头10091个,设“楷书字头”“小篆栏”“金文栏”“参考栏”四个栏式。其中,收小篆5147个,有金文的字头3461个,假借、通假、异体、正俗字字头6394个。同时附录1908个无金文的常用字,置入“参考栏”,有选择地著录诸类古文字体(包括甲骨文、石鼓文、古陶文、古玺印文、简帛文、诅楚文以及《三体石经》之古文等),以便于借补金文,庶可于解缺字之困有所裨益。

    “金文栏”所录金文字形,择取不同时期、不同器铭、不同字形和有代表性、字迹清晰的手摹体,并在铭文下注明所出器名,同时对本栏的某些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正俗字均注明出自某古文字学家及其字书的~威诠解。本典四栏格式的设计,便于读者检索对照,进而了解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关系,即把“动态文字学”的某些信息传达给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戴月,男,1948年1月生于济南,师承蒋维崧、武中奇、徐鹤年先生。先后出版了《金文的识认与书写》《戴月说文释字》《金文书法疑难用字汇》《戴月金文字帖》《戴月书法篆刻作品集》等。2013年,澳门邮政发行流通邮票《戴月书论语》八枚。2014年,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山东函授中心教授,济南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目 录

前言

部首索引

检字表

正文

参考书目


《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上下册)》:一部融汇古韵与书法的巨著 引言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当我们翻阅尘封的古籍,抚摩摩挲斑驳的石刻,总会被那些或古朴、或遒劲、或典雅的文字所吸引。它们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时代风貌的缩影,更是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在璀璨的中国书法艺术长河中,金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载着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王室的铭刻,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的珍贵资料,也是篆书系统形成的重要基石。 然而,金文并非一成不变,其形体演变、结构规律、书写风格都呈现出复杂而迷人的多样性。对于书法爱好者、古文字研究者、以及希望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字之美的读者而言,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金文的用字,无疑是一项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戴月先生精心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倾力推出的《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上下册)》,应运而生。这套巨著,以其宏大的规模、严谨的考据、精美的呈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金文书法世界的大门,开启了一段探寻古韵、熔铸书艺的精彩旅程。 一、 煌煌巨著,规模宏大 《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并非一本泛泛的字典,而是一部集学术性、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巨著。它以“大”为名,不仅体现在其收录字数之多,更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涵盖了金文使用频率较高、书法价值突出的各类字形。编著者戴月先生,凭借多年的学术积累和对金文的深厚热爱,倾注了大量心血,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最真实、最丰富、最完整的金文世界。 二、 精准考据,学术为基 学术的严谨是任何一部字典的生命线。《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在考据方面,遵循了最高的学术标准。编著者深入研读了大量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对各类金文字形的来源、演变、释义进行了严谨的考证。书中收录的每一个字形,都力求精准,并附有清晰的出处,例如器名、铭文内容、出土年代等。这不仅是对历史文献的尊重,更是对读者求知需求的负责。 对于每一个收录的字,字典不仅提供了其在金文中的标准字形,更会追溯其早期形态,梳理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演变脉络。这种梳理,对于理解金文的结构规律、认识文字的生成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于一些字形较为复杂或含义较为特殊的字,字典还会有详细的释义和考释,帮助读者理解其本义、引申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这种深入的学术研究,使得《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不仅是一本查字工具,更是一部小型金文研究专著。 三、 书法导向,实用为先 作为一部“书法用字”的字典,《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在编纂理念上,将书法实践的需求置于重要位置。它深谙书法创作的特点,不仅仅是罗列字形,更注重展现金文的艺术表现力。 1. 字形选择的精当: 编著者在收录字形时,充分考虑了其在书法创作中的代表性和美学价值。那些最具典型性、最能体现金文韵味的字形被优先选用。同时,对于同一字在不同时期、不同字体下出现的多种写法,也尽可能地进行了收录,为书法家和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临摹素材。这些字形,往往具有独特的结构美、线条美和章法美,能够启发书者的创作灵感。 2. 书写指导的融入: 字典并非简单地呈现字形,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为读者提供书写上的指导。通过对不同字形的分析,读者可以从中体悟金文的笔画特点、结构比例、空间布局等。例如,观察某些字的起笔、收笔,可以了解其运笔的力度和节奏;分析字的重心分布,可以掌握其稳定性与动感;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则有助于领悟金文的章法之妙。 3. 学习路径的设计: 字典的编排也充分考虑了学习的便利性。通常,字典会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字条,例如按部首、按笔画,或者按照字形结构的重要程度。这种结构化的编排,使得读者能够有条理地进行学习,逐步掌握金文的用字规律。更重要的是,字典中的例字往往配有详细的释义和出处,这使得学习者在掌握字形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使书写更具思想性和人文精神。 四、 艺术呈现,精美绝伦 《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在视觉呈现上也力求达到极致。高质量的印刷,清晰的字形展示,精美的版式设计,都使得这部字典本身就成为一件艺术品。 1. 字形清晰,还原真迹: 字典中的金文字形,通过精细的扫描和复制,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青铜器铭文的原貌。每一个笔画的粗细、曲直、转折,都得到了忠实的再现。这使得读者在临摹时,能够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避免了因模糊不清的字形而产生的误读和误写。 2. 版式设计,赏心悦目: 字典的版式设计充分考虑了阅读的舒适性和视觉的美感。合理的留白、清晰的字体、统一的风格,都营造了一种沉静而专注的学习氛围。上下册的整体设计风格也保持了一致性,使得整部作品浑然一体,具有高度的整体感。 3. 配图的辅助: 在一些关键的字条或章节,字典可能会配以相关的青铜器拓片、器物照片等,这不仅能够增强读者对金文的直观认识,也能让读者了解这些文字所承载的物质文化背景,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五、 编著者简介:戴月先生 《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的作者戴月先生,是中国金文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也是一位在书法界享有盛誉的书法家。他对金文的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层面,更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书法艺术实践。他深入研究金文的字形结构、笔画特点,并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金文书法风格。 戴月先生在金文领域的学术造诣深厚,其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可。他以严谨的态度、独到的见解,为金文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正是他多年学术研究和书法实践的结晶。他深知书法爱好者在学习金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因此,他在这部字典中,倾注了自己最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力求为读者提供最有效、最便捷的学习途径。 六、 读者群体与价值意义 《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上下册)》的读者群体非常广泛,主要包括: 书法爱好者: 尤其是对篆书、古文字书法感兴趣的初学者和进阶者。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到标准、精美的金文字形,掌握金文的书写技巧,提升书法创作水平。 古文字研究者: 字典的严谨考证和丰富的字形收录,为古文字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研究者: 金文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的重要依据。通过字典,研究者可以更准确地解读和理解相关史料。 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即使不以书法为职业,这部字典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字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部字典的价值意义,不仅在于其作为工具书的功能,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使命。它不仅仅是一本“字”的集合,更是历史的“文”的传承,艺术的“道”的探索。它帮助我们跨越时空的阻隔,与古人对话,感受先民的智慧与审美,并在当下的时代,赋予古老的文字新的生命力。 结语 《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上下册)》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考据、实用的价值和艺术的呈现,为金文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宝典。它不仅是一扇了解金文世界的窗口,更是一条通往书法艺术高峰的捷径。翻开这部字典,您将踏上一段寻古探幽、妙笔生花的旅程,与千年的文字墨韵,进行一场深沉而美好的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经典的素雅风格,配上精致的装裱,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讲究,触感温润,印刷的油墨细腻平滑,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是内页的排版,布局合理,疏密得当,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舒适。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编者和出版社在制作上的匠心独运。能够感受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光是看着它摆在书架上,都能让人心情愉悦。对于喜欢实体书质感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次非常棒的阅读体验。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接触金文的研习者,我发现这本书的收录范围之广和考据之深,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字形,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个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轨迹,这种追根溯源的梳理方式,对于理解金文的脉络至关重要。作者在关键的字形差异处,往往会引用多方权威的拓片作为佐证,对比分析得非常透彻,避免了以往一些字典的片面性。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这本书在专业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我特别欣赏它在释义上的精准度,力求贴合青铜器铭文的原始语境,这点对于准确解读古代文献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

我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套书的,当时只是想找一本能快速查询常用金文字形的字典。没想到,它很快成为了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它的实用性体现在检索的便捷上,虽然字头数量庞大,但通过科学的编排系统,我总能迅速定位到目标字。相比于一些老旧的字书,这套书的清晰度和易读性有了极大的提升,即便是对初学者来说,也不会因为形制过于古老而望而却步。可以说,它很好地架设了传统金文与当代学习者之间的桥梁,让晦涩难懂的古文字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探索的兴趣。

评分

这套大字典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系统性知识结构,而非零散的知识点。它将庞杂的金文字形按部首、笔画乃至演变规律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归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化的编排,让学习者在掌握单个字形的同时,能够建立起对整个文字系统的宏观认知。当我遇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这本书往往能得到多角度的解答,它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我从局部看到整体,从个例推导出普遍规律。这种学习路径的设计,对于想要系统提升自身书法修养的人来说,是无价的资源。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翻阅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那些沉睡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经过编著者的整理和解读,重新焕发了生命力。我时常会沉浸在那些古老的文辞和规范的结构中,思考古人的生活与思想。这种阅读体验,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学习范畴,它引导我们去关注文字背后的社会形态和精神世界。对于一个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而言,这套书不仅提供了“学什么”的答案,更提供了“为什么学”的深刻启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