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简单的事简介
[基本信息]
l
分类:金融投资/个人理财
l 书名:《投资中不简单的事》
l 作者:邱国鹭 邓晓峰卓利伟孙庆瑞 冯柳等著
l 定价:69.90元
l 开本:16K
l 页码:320页
l 字数:31.2万
l 印张:21.25
l 出版时间: 2018年1月
l 责编:王玲
l 出版社:湛庐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l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财富汇
l ISBN: 9787220106644
[目录]
推荐序 中国价值投资实践的启示录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
序言 简单理念的不简单坚守
邱国鹭
| 篇| 思想篇
01 回归投资的本质,做时间的朋友 /邱国鹭
02 在中国市场做价值投资的思路 /邓晓峰
03 我所理解的基本面投资 /卓利伟
04 行业周期的判断和投资思路 /孙庆瑞
05 逆向投资核心方法 /冯柳
06 在经济变化的主航道上投资 /王世宏
07 学习把重要的事情做到
投资思想 《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回忆录》推荐序/邱国鹭
智者之书二 用资本创造价值 《3G 资本帝国》推荐序/邱国鹭
智者之书三 快乐投资的源泉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推荐序/邱国鹭
| 第二篇| 实战篇
08 投资中的变与不变 /邱国鹭
09 “从0 到1”的陷阱和“从1 到N ”的机会 /邱国鹭
10 新牛市背景下的风险与机会 /邱国鹭
11 基本面投资在中国的实践 /邓晓峰
12 深度研究, 从市场认知偏差中发掘大机会 /邓晓峰
13 如何做好投研选择题 /冯柳
14 价值投资的优势和企业成长的力量 /邱国鹭
15 5 178 一周年思考 /邱国鹭
16 股票研究的断舍离 /冯柳
17 市场的不可知与可知 /冯柳
18 对操作策略和估值应用的一点思考 /冯柳
19 当我们谈论公司时我们谈什么? /卓利伟
20 从“渗透率”到“市场占有率” /韩海峰
21 投资中我们为何甘愿又“蠢”又“饿” /黄远豪
2017年度策略 在市场分化中集中优势 /高毅资产投研团队
2016年度策略 经济筑底,估值修复 /高毅资产投研团队
| 第三篇| 成长篇
22 邱国鹭:22 年股市投研框架概览 /《每日经济新闻》李娜
23 邓晓峰:投资的赛场比拼的是学习能力 /《中国基金报》杨波
24 “股市常青树”孙庆瑞,为何长短期皆不败 /《上海证券报》陈俊岭
25 卓利伟,在A股市场长期坚持基本面投资 /《中国证券报》曹乘瑜
26 传奇高手冯柳,从职业股民到基金经理的修炼之路 /《上海证券报》安仲文
投资对谈录一 孙庆瑞对话邱国鹭:“股市常青树”是如何炼成的
投资对谈录二 邓晓峰对话邱国鹭:深谈十年投资经
附录一 价值信徒的坚守与百年老店的探索
附录二 高毅资产简介
[精彩样章]
过去两年的资本市场比较不平静,股市也经历了一些大起大落。在大起大落之后,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投资的本质是什么?许多投资者在每年年初的时候都会“算一卦”,看看今年股市是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板块比较有机会,经济是向好还是向下。近来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从5 178 点到现在市场下跌了近40%,但是有些板块平均涨了40%,比如白酒、家电、港股的汽车等。这些板块的股票的研究难度并不大,商业模式简单,估值也很便宜,季报、年报出来后业绩也很清晰。但是,为什么投资者在5 178 点的时候不愿意买这类股票,而追逐一些所谓的概念、主题、故事?今天回头看,这些炒概念、炒主题、讲故事的股票下跌了70%。所以我觉得,投资还是得回归公司的本质。
投资的本质是什么?无非就是希望今天付出的一笔钱,能够在未来收回更多钱,用5毛钱买1块钱的东西,或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投资本质上还是希望买到低估的东西,买到将来能够超过大家预期而成长的东西。我们看投资的本质,要从三个维度去思考。
行业的维度
,看行业的商业模式。我经常说,买股票看行业,就像买房子看小区一样,你可以装修你的房子,但是没有办法改变小区的环境,是不是学区房、小区中庭大不大等,这些因素你是无法改变的。公司也一样,即便有很优秀的管理层,但如果在一个很烂的行业,不管你怎么敬业、挣扎,业绩都不会太好。而有一些行业,你会发现赚钱实在太容易了,很典型的就是白酒行业。原料也就是一把米、一斤水,可有的卖你500 元,有的卖你100 元,哪怕卖100 元,毛利率都在80% ~ 90%。2013 年、2014 年“三公经费”严管,大多数公司股价下调但还是很好赚钱。因此,从行业的维度看,首先是看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这个行业挣钱是否容易。
第二,看行业的竞争格局。我们经常说格局决定结局,很典型的两家公司就是美的、格力。空调并不算很出众的行业,但是2005 年价格战之后至今,形成了格力和美的市场占有率具有很大优势的格局。行业格局优化后,即使整体增速下滑,格力和美的的业绩增长也很快,股价也都涨了几十倍。
第三,看行业的空间。中国过去15 年走了美国100 年走的路,美国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上分别用了三五十年,而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加在一起15 年就完成了。中国变化很快,可以在三年时间内用掉美国一个世纪用的水泥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定有一些行业的成长空间是有限的,甚至有可能已经是夕阳行业。在行业选择上我们要避开这些夕阳行业,同时也要避开刚开始就“百舸争流”的行业。一些新兴行业刚刚发展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个行业好,有100 家天使投资人往上扑,50 家VC 往里冲,公司之间打价格战,这样的行业你不知道谁是赢家。《孙子兵法》说,要先胜而后求战,而非战而后求胜。所以看行业空间,要避开掉在夕阳行业的阶段,也要避开初期就处于百舸争流的阶段。我们要的是成长期和稳定期,白电就属于在稳定期,有些消费品在成长期,这种阶段下特别好做投资。当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要看。
第四,看行业的门槛。中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国家,资本回报率稍微高一点儿的行业、净润率稍微高一点儿的行业,就会有100 个人“山寨”、1 000 个人抄袭。所以门槛很重要,要么资源独占,要么有牌照限制,要么有技术优势,要么有品牌优势。从白酒行业来看,2012 年、2013 年有非常多的地产公司尝试开发自己的白酒品牌,但到2015 年、2016 年都死掉了,这个行业是有门槛的,别人进不来。所以要想清楚,一家公司为什么能够持续保持很高的资本回报率和净利润率,这两个问题想清楚了,这个行业就看明白了。
公司的维度
我们要找品类优秀的公司。看一看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看一看产品的定位。我总是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是会越大越强,还是会越大越难?有些行业的公司销售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就超出了管理半径,可复制性就不强了,增长也非常难,这种行业就是越大越难,对这种行业要小心。中国有很多软件公司其实是做系统集成的,成长过程中大量依赖人海战术,虽然销售是增长的,但是人均利润不断下滑,没有规模效应。这跟微软公司产品化的软件不一样。我们都想买行业龙头,要有规模优势,越大越强。
......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所提倡的“反周期”投资理念。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情绪泛滥的时代,大多数投资者很容易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裹挟,追涨杀跌,最终错失良机。而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看到了逆向思维的强大力量。他鼓励我们在市场普遍悲观时保持理性,寻找被低估的优质资产;而在市场狂热时,则要保持警惕,甚至考虑离场。这种“众人贪婪我恐惧,众人恐惧我贪婪”的投资哲学,听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定力。书中的许多例子都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比如某某公司在行业低谷时被严重低估,但一旦行业复苏,其增长潜力便会惊人地爆发。这种对价值的深刻挖掘和对周期的精准判断,正是成功投资的关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投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不再局限于短期的价格波动,而是能够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和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投资不是一场短跑冲刺,而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马拉松。
评分我一直认为,投资不仅仅是关于数字和报表,更是一种对人性和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市场的敬畏,以及对投资者自身心理弱点的深刻理解。他坦诚地揭示了我们在投资中常犯的错误,比如情绪化决策、过度自信、以及从众心理等。这些描述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也让我更加警惕这些潜在的陷阱。他反复强调“认知变现”的重要性,即只有当你真正理解了你所投资的公司和行业,你才有可能获得超额的收益。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过去常常会因为一些市场的热点或者“内幕消息”而盲目跟风,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关于“护城河”的深入剖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识别那些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而不是被一些表面的光鲜所迷惑。这套书不仅仅是教授我如何“选股”,更是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建立一个稳健的投资体系。
评分阅读这套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我常常在想,为什么那么多的投资理论听起来都头头是道,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本书给我的答案是:知易行难,以及对“简单”的误解。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坚持那些看似“简单”的原则是多么的困难,又是多么的重要。他并没有回避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在风险中寻找机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保持清醒。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能力圈”的界定和坚持,让我认识到,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盲目投资,无异于将自己的财富置于危险之中。这套书不仅仅是关于股票投资,它更是一种关于理性决策和长期主义的哲学。它让我学会了如何过滤掉市场的噪音,如何专注于那些真正能够带来长期价值的投资。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在实践中不断领悟的书。
评分这套《投资中不简单的事》和《投资中最简单的事》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绕,但实际内容却直击核心,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细细为你剖析投资的种种迷局。我尤其喜欢邱国鹭先生在书中所展现的这种“大道至简”的智慧。他并没有去炫技,去讲那些高深的金融模型或者晦涩的量化策略,而是从最朴素的道理入手,将复杂的投资世界变得清晰可见。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回味书中的那些金句,比如关于“能力圈”的阐述,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投资中的盲点和过度自信。还有他对“安全边际”的强调,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风险控制。书中的案例分析也相当接地气,能够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经验。不仅仅是关于股票,其中关于价值投资的哲学思想,甚至可以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教会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看待事物,如何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套书与其说是一本投资指南,不如说是一本关于思维方式的启蒙读物,它帮助我摆脱了许多不必要的焦虑和杂念,找到了内心平静的投资之道。
评分这套书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踏实”。在信息爆炸和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中,很多投资书籍都会给人一种“一夜暴富”的虚幻感,或者充斥着各种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用一种非常朴实、甚至有些“笨拙”的方式,向读者传达着最核心的投资道理。邱国鹭先生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让我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长辈的教诲,充满了智慧和经验。他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一基本理念的反复强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的投资行为。我意识到,我过去更多地是在“炒作”股票,而不是在“投资”公司。书中的一些关于估值和安全边际的论述,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却是我目前最缺乏的。他没有给出什么神奇的公式,而是教导我们要用常识去判断,用理性去衡量。这种“简单”的智慧,恰恰是很多投资者所忽视的,也是最宝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