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操縱(修訂版):機構投資人與大股東的操作策略
定價:36.00元
作者:郎鹹平
齣版社:東方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6037556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操縱》是郎鹹平先生著作選集之一。正如“編者介紹”點破的那般,《操縱》一書“並非要揭穿基金黑幕之類的醜聞”,“所羅列的手法可以作為斂財的工具,但也可以作為避免被剝削的工具書,還能成為縱橫股市的寶鑒利器”。也就是說,罪犯希圖通過閱讀政法案例的書籍獲得門徑,商人通過閱讀打擊偷稅漏稅的書籍獲得技巧。
《操縱》在**部分中就揭露瞭外資投資機構如何在香港股市上利用各種操縱手段來沽空中移動、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無論中外,機構投資者韆方百計地試圖操控股價乃至整個市場,這並不鮮見,而且我們在相當程度上也相信郎鹹平的推測。可是,郎先生找到瞭很多疑點卻無法有力地證明外資投資機構確實這麼乾瞭。
內容提要
本書是郎鹹平教授一係列的案例書之一。郎教授的案例作品,理論與案例分析並重,對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各種問題和機遇做瞭精準剖析,提供瞭全新的思路,帶給廣大讀者對國民經濟和企業發展的深度思考和啓發,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一度登上瞭年度圖書暢銷榜。
期待這套新的修訂版係列可以帶給大傢更多的思考空間和閱讀樂趣,並提供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的獨到思路,幫助我們的經濟和企業走嚮成功。
目錄
總序
前言
部分 機構投資人操縱股價獲利秘籍
章 沽空移動套利
機構投資人唱衰中國移動
機構投資人操縱中國移動後記
第二章 沽空聯通套利期指
中國通信業兩巨頭:聯通和移動
機構投資者操控聯通
聯通被納入恒生指數前後
機構投資者吹捧聯通的沽空策略
藉移動中報操控聯通
聯通、移動股價走勢與同期恒指期貨
聯通公布中期業績的前與後
操控兩傢公司從而操控期指
第三章 沽空中國電信套利MSCI
中國電信類股價成交量和MSCI指數變動關係
機構投資者交易手法層齣不窮
第四章 機構投資人操縱H股套利
外資機構隱藏其H股持股比率
外資機構H股交易活躍
外資機構炒作H股的背景
炒作H股的手法
外資機構四大類炒作H股形式剖析
第二部分 莊傢操縱股價獲利秘籍
第五章 德隆係:“類傢族企業”中國模式
中國獨特的“類傢族企業”斂財模式
德隆係的神奇曆程
早期的融資
頻繁投資、轉讓及高送股令股價飆升
股權轉移至自然人控製的公司
德隆係“金融帝國”
新疆屯河:金融機構為集中
控製閤金股份,並擴張下屬金融陣綫
湘火炬下的金融機構
和券商之間的關係
第六章 北大係清華係:明天係、深安達、粵華電幕後操作
明天係早期控製性公司
明天係故事之一:利用北大招牌的市場操作
明天係故事之二:與已控製上市公司閤資熱潮,同時其他上市公司
北大青鳥:買賣的學問
高校重組新模式:深安達和粵華電的操作
無成本
第三部分 金字塔式的股權資産置換圖利大股東
第七章 韓國現代拯救傢族企業的金字塔搬遷遊戲
現代的金字塔結構
外部基金持有者成瞭大的受損者
第八章 迪生:通過金字塔暗渡陳倉的重組
傢族上市公司資産
豐厚的特彆股利
股價上漲:錶麵上小股東獲益
暗渡陳倉:大股東侵吞小股東利益
特彆股利的精巧設計
第九章 新世界的金字塔操縱
新世界財務狀況錶現不佳
新世界係債務居高不下
麵麵通:虧損資産也可以套錢
崇光百貨:將好處留給周大福企業
新世界創建:將利潤留給自己的又一例證
第十章 英皇的金字塔套現
金字塔式的操控——新係時代(1 996至1 998年)
英皇金融開始轉虧為盈,屬良好資産,新係( 第三層公司)賣給英皇國際( 層公司)
歐化傢私的盈利不俗,1 997年稅後盈利為1 460萬港元,屬良好資産,新係將之賣給英皇國際
鷹馳時代(1999至2000年)——金蟬脫殼益己益友
概念炒作套現——英皇科技
假稱投資套取現金——英皇中國
中飽私囊大股東私人資産——英皇國際大股東(2000年4月至9月)
第十一章 亞洲造紙製漿公司金字塔套現
亞洲紙漿紙張有限公司(APP)
PT斯那馬斯Multiartha(SMM)公司業務簡介
亞洲食品房地産有限公司(AFP即Asia Food&Properties; Ltd.)業務簡介
APP集團內部關聯交易融資
維佳佳傢族通過其控製的銀行從APP抽調資金給其傢族
第四部分 其他類型的股權資産置換圈利大股東
第十二章 東寜的反金字塔套現
東寜係大股東黃仕靈
戲法之一:資本大轉移
戲法之二:分派紅股、分拆企業
戲法之三:巨額藉貸
戲法之四:概念炒作
剝削大法:水嚮低流
東寜神話破滅
黃仕靈為何安然無恙
第十三章 黎智英與壹傳媒
套利佐丹奴
嚮壹傳媒狂注“網絡水”
壹傳媒高價購入黎智英私人業務一報三刊
第十四章 精心迴避全麵
市場傳聞華銀控股
大股東處心積慮,避開全麵而獲利
再次迴避全麵,華創套現18億港元,力寶華潤全麵控製擁有28億
港元現金的上市公司
如何鑽全麵空子
第十五章 韓國三星繼承的故事
“蜘蛛網”狀持股結構,“一手遮天”的李健熙
財富不正當繼承,李在熔身傢3年暴漲600多倍
李健熙個人投資失誤,四子公司聯袂賠償
第十六章 精巧設計的華潤集團重組
華潤集團迅速成長
華潤零售齣售給華潤創業
華潤石化齣售給華潤創業
華遠房地産
“三駕馬車”融資
上市公司承受低盈利
重組後華創業績顯著下滑
私有化五豐行造好財務報錶
第十七章 破局:會德豐私有化案例剖析
會德豐現狀:蜘蛛網結構
會德豐私有化九步典型手法
會德豐係私有化連卡佛
新亞私有化聯邦地産
齣售零售業務的動機
會德豐走嚮何方——由網狀結構走嚮金字塔結構
會德豐和九龍倉的緊密關係
後記
作者介紹
郎鹹平,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被公認為公司治理方麵的*學者。 中文著及有《操縱》、《整閤》、《運作》、《思維》、《標本》、《科幻》、《模式》、《突圍》、《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嚴謹,甚至可以說有些枯燥。它更多地是在闡述市場運行的規律,以及大型機構投資者和股東在市場中的角色和影響力。我嘗試著去理解它裏麵關於“信息不對稱”、“代理問題”、“委托-代理關係”等概念,但總覺得這些理論離我的實際投資體驗有些遙遠。書中反復強調瞭製度的重要性,以及閤規運作的必要性,這無疑是正確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一直期待能在字裏行間找到一些關於“黑手”如何推動市場的故事,或者一些鮮活的案例,展示那些不為人知的“點石成金”的秘訣。可惜,這本書更像是教科書,它告訴你市場是怎麼運作的,哪些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但並沒有太多關於“如何繞過規則”、“如何製造假象”的細節。比如,它會提到股權質押、定嚮增發等工具,但對於如何利用這些工具進行“操縱”,卻沒有深入的描述。我感覺自己像是站在一個高度,看到瞭整個市場的運行框架,但卻找不到進入那個“幕後”的入口。這讓我有點失落,但也承認,對於一個希望建立全麵市場認知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不錯的理論基礎,隻是實踐層麵的指導比較有限。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本來是抱著一種“揭秘”的心態,希望能看到一些機構投資者如何通過各種手段來影響股價,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內幕”。然而,這本書的內容,更像是對市場運作規則的一種嚴謹梳理和理論探討。它詳細分析瞭大型股東和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的地位,以及他們所擁有的資源和信息優勢。但它並沒有直接教你如何去“操縱”,反而更多地是在解釋這些“操縱”行為是如何在現有規則下發生的,以及它們可能産生的後果。書中大量引用瞭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理論,比如博弈論、信息不對稱理論等,試圖從學術的角度去解釋這些現象。我試圖從中尋找一些實操性的技巧,比如如何識彆主力資金的意圖,或者如何利用某些消息來指導自己的交易,但並沒有找到直接的答案。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篇學術論文,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理解市場運行的理論框架,而不是一本提供即時投資建議的操作指南。對於那些希望快速掌握市場“秘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能不會太如意,但如果你想深入瞭解市場背後的邏輯,它無疑提供瞭一個不錯的視角。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更多的是一種對市場理性運作的理解,而不是那種“江湖秘籍”的期待。它詳細地分析瞭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的決策過程,包括他們如何評估風險、如何進行資産配置,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優勢來獲得超額收益。我本來以為這本書會教我如何像機構一樣去“操縱”市場,但讀下來發現,它更多的是在揭示機構“為什麼”能做得比散戶好,以及他們是如何在規則框架內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書中充斥著各種關於效率市場假說、信息經濟學的討論,還有大量的圖錶和數據分析。這些內容雖然專業,但也確實幫助我理解瞭為什麼在很多時候,個體投資者的行為難以撼動市場的整體走嚮。它提醒瞭我,真正的“操縱”可能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種拉高齣貨、跌停齣貨,而是更 subtle,更依賴於對市場規則的深刻理解和對信息流的精準把握。雖然我沒有從這本書裏找到我想要的“如何操縱”的具體方法,但它讓我對市場有瞭更深層次的認知,明白瞭在信息不對稱和復雜博弈的市場中,理性和紀律的重要性。
評分剛翻瞭幾頁,就感覺這本書有點……嗯,不是我預期的那種“秘籍”。它更像是在梳理一股資金如何從一個地方流嚮另一個地方,然後又如何影響股價的整個鏈條。書中舉瞭很多例子,分析瞭一些大傢耳熟能詳的上市公司的案例,但它描繪的畫麵,總覺得缺瞭點什麼。我期待的是那種“原來是這樣!”的豁然開朗,是能看到主力資金如何巧妙地布局,如何利用輿論或者消息來引導散戶,從而達到自己目的的過程。但這本書寫得更像是事後諸葛亮,把已經發生的事情用一種比較宏觀、比較理論化的方式解釋瞭一遍。它強調瞭信息披露的規範性,以及機構投資者在信息獲取和決策上的優勢,但這些都是早已公開的常識,並沒有觸及到那些更深層次的、利用規則漏洞或者信息不對稱來實現“操縱”的細節。讀到後麵,我開始覺得這本書可能更適閤那些研究公司治理、市場監管的專業人士,而不是像我一樣,隻是想從這本書裏找到一些實操性的指導,幫助自己在股市裏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許是我對“操縱”的理解太狹隘瞭,這本書所說的“操縱”更多的是指閤規的、利用信息優勢和資金優勢進行的市場行為,而不是那種違規的、黑箱操作。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已經有一段時間瞭,斷斷續續地在讀。說實話,一開始被它的標題吸引,覺得裏麵肯定藏著不少“內幕”消息,能讓人窺探到資本市場那些不為人知的操縱手法。但讀著讀著,我發現它更像是一本學術研究報告,而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操縱”的書。書中充斥著大量的理論模型、統計數據和復雜的公式,雖然這些可能在學術界很有價值,但對於我這種想從實操層麵瞭解市場的人來說,顯得有些過於晦澀難懂。我花瞭很長時間去理解那些經濟學原理,試圖將它們與我日常看到的股市波動聯係起來,但感覺總隔著一層紗。比如,書裏提到的一些關於信息不對稱和市場效率的理論,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具體到某個股票的漲跌,我還是無法清晰地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直接對應。我期待的是一些更具象化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分享,但這本書更多的是在探討“為什麼”會發生這些現象,而不是“怎麼”去做到。這讓我有些失望,但也承認,如果想深入理解資本市場的底層邏輯,這本書或許提供瞭一個理論框架。隻是,對於想要“速成”的讀者,可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這本書的閱讀門檻確實不低,需要耐心和一定的基礎知識纔能領略其精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