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名称 《2017中国特色小镇与人居生态规划建筑设计方案集》 书籍定价 198.00元 正文语言 中文 印刷颜色 彩色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国际书号 9787516020920 编辑作者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出版单位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基本规格 精装 16开1.1公斤 276页 书籍尺寸 宽21厘米 高28.5厘米 厚1.5厘米 |
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擎之一,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特色小镇的发展
模式、规划设计、构思创新,具备较重要的交流与借鉴价值,能有效带动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民
族建筑研究会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业内专家评审的方式编撰此书,对推动城镇乡村在规划建设域
的科学研发,以及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书为规划建筑设计类方案集,适合作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域的设计参考读物。
请继续往下浏览,有本书的内页图供您参考!
这本书的入手,完全是一次惊喜的发现。《2017中国特色小镇与人居生态规划建筑设计方案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多元化和生命力。书中的案例,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描绘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小镇如何焕发新的生机。我被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深深吸引,比如一个案例中,设计师是如何通过改造老旧的村落,保留了乡愁的记忆,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年轻人愿意回来,让社区重新焕发温度。书中对于“人居生态”的强调,让我看到了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实践。我特别关注其中的一些案例,是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适度的产业,并且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这种平衡做得非常到位。而且,书中的图文并茂,详细的图纸和精美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每一个设计方案的精妙之处。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其中一个关于滨水小镇的案例,设计师如何巧妙地利用水资源,打造宜人的滨水空间,提升了小镇的整体风貌,并且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设计参考书,更是一次关于中国乡村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探索,让我对“特色小镇”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购买了这本《2017中国特色小镇与人居生态规划建筑设计方案集》,毕竟市面上这类书籍也很多,良莠不齐。但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我被它所呈现的深度和广度深深吸引了。它不仅仅是一本堆砌图纸的画册,更是一次对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实践的系统梳理和深入探索。书中的案例 selection 非常精准,能够看出编者在选择项目时,对于“特色”和“人居生态”这两个核心关键词的把握非常到位。我特别注意到几个案例在处理原住民生活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上,展现了非常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商业化开发模式,而是注重保留和提升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社区肌理。这对于我们现在面临的许多乡村振兴和旧村改造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在规划设计方面,书中对于如何平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论述,也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思路。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在地化”设计的探讨,强调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脉、民俗风情出发,创造出真正属于这片土地的设计,而不是简单地套用一些“国际化”的模板。这本书的语言表达也比较朴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专业和严谨,让我能够沉下心来,去理解每一个方案背后的思考过程。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偶然发现了这本《2017中国特色小镇与人居生态规划建筑设计方案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内容比我预期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切入点非常独特。它没有局限于单纯的建筑美学,而是将“人居生态”这个概念贯穿始终,这对于理解一个真正可持续的特色小镇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将地域特色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研究,很多案例都展示了设计师如何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甚至生活习俗中汲取灵感,创造出既有辨识度又符合时代需求的建筑。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其中一个关于山地小镇的案例,设计师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形,将建筑与山体融为一体,并且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对话,这种对场地的尊重和对生态的敬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对于规划层面的讨论也十分有价值,例如如何平衡小镇的功能性需求,包括居住、产业、旅游、公共服务等,并且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这对于我们进行实际规划项目时,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参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案例集,更是一次关于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深度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呈现方式真的让人眼前一亮!《2017中国特色小镇与人居生态规划建筑设计方案集》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次关于中国乡村发展和人居环境创新的深度对话。书中的案例,与其说是设计方案,不如说是一种对“生活”的再设计,是对“家园”的再思考。我被书中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案例深深打动,比如一个案例中,设计师如何在保留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引入现代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功能,让小镇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生活的便利性。书中的图片质量非常高,不仅有精美的效果图,还有很多现场照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度,以及居民的生活状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居生态”的定义和实践,它不仅仅是关注建筑本身,更是从人的尺度出发,关注社区的活力、环境的友好、以及文化的传承。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其中一个关于水乡小镇的案例,设计师是如何通过精细的规划和设计,改善了水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并且让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辅相成,而不是破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更多可能性,也让我对未来的人居环境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期待。它是一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的优秀作品。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建筑系学生和年轻规划师的福音!我刚入手这本《2017中国特色小镇与人居生态规划建筑设计方案集》,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收录的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从江南水乡的古韵新生,到西部高原的自然共融,再到沿海都市的现代田园,每个项目都饱含着对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书中的图纸清晰、细节丰富,不仅仅是效果图,更多的是大量的平面图、剖面图和节点大样,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抠细节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宝藏。我尤其欣赏它在“人居生态”这一块的着墨,许多案例都巧妙地将绿色建筑理念、可持续发展策略融入到设计之中,例如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利用、本土材料的运用等等,这些都为我们在实践中提供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思路。而且,书中对每个项目背景的介绍也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更像是对项目所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一次深入剖析,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设计的出发点和逻辑。我花了好几个小时在研究其中一个关于徽派建筑的现代改造案例,设计师如何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融入现代的功能需求,并且让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其中的智慧和匠心,着实令人赞叹。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当前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大背景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借鉴平台,让我对未来的设计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激发了我更多关于地域性、生态性设计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