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簡史及材料未來

材料簡史及材料未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加]瓦茨拉夫·斯米爾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目錄
序言/毛偉明(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比爾蓋茨讀書筆記 // XI
前言:為何?如何? // XVII
內容概覽 // XXI
一路走來 // 001
1. 生物使用的材料 // 002
2. 史前材料 // 009
3. 古代和中世紀材料 // 015
4. 近代早期材料 // 027
5. 創建現代材料文明 // 035
6. 20 世紀的材料 // 048
最重要的事 // 066
1. 生物材料 // 067
2. 建築材料 // 079
3. 金屬 // 088
4. 塑料 // 096
5. 工業氣體 // 103
6. 肥料 // 111
7. 電子材料 // 115
材料流 // 121
1. 材料流統計體係 // 124
2. 美國的材料流 // 130
3. 歐洲數據 // 139
4.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材料 // 144
5. 材料能耗成本 // 151
6. 生命周期評估 // 169
7. 循環利用 // 185
材料減量化新趨勢 // 197
1. 材料絕對減量化 // 199
2. 材料相對減量化:具體重量減少 // 203
3. 材料減量化的結果 // 216
4. 現代經濟中的材料相對減量化 // 232
5. 正在降低的能源密度 // 243
6. 脫碳和脫硫 // 258

材料的未來 // 267
1. 自然資源 // 270
2. 減少浪費 // 281
3. 新材料和材料減量化 // 288
4. 根本背離的可能性 // 295
譯者後記 // 310
附錄 A :單位和倍數單位 // 312
附錄 B :美國材料産量、GDP 和人口(1900—2005)// 313
附錄 C :全球汙染、經濟生産、食物産量、主要 材料和燃料(1900—2010)// 314
附錄 D :2010 年主要材料的全球能源成本 // 315
附錄 E :脫碳和脫硫含量 // 316
參考文獻 // 317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這個豐饒的世界還有多少材料可供消費?相對“去材料化”是否會導緻材料需求量的絕對減少?《材料簡史及材料未來》這本書對上述問題及與此相關的諸多問題進行瞭探索和解答。

鬥轉星移,現代社會已經完全依賴於前所未有的材料流。當前,即便是擁有最高效的生産流程和最實用的循環係統,“去材料化”的效率也不大可能足以抵消由於人口的持續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所引發的對材料需求的不斷增加。本書探討瞭現代經濟的成本依賴現象及其“去材料化”的內在潛質。

本書考察瞭整個人類曆史進程中齣現的各種重要材料提取、生産及主要應用的曆史變遷。同時,該書翔實研究瞭推動生産力大發展的重要材料的提取、加工、閤成、精修和配送,以及能源成本和環境因素對材料消費增長的影響。最後,本書以“未來展望”作為全篇總結,探討瞭“去材料化”的前景和材料科學的潛在約束。本書的跨學科主題為具有資源經濟學、環境學、能量分析、礦物地質學、産業組織學、製造業及材料科學等研究背景的讀者提供瞭頗為實用的觀點。

本書的跨學科主題為具有資源經濟學、環境學、能量分析、礦物地質學、産業組織學、製造業及材料科學等研究背景的讀者提供瞭頗為實用的觀點。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能源學傢,雖然以材料為載體,本質上還是用的能源的角度來分析美國 歐盟 中國幾個典型經濟體的材料流的曆史和變化。很宏觀,點齣瞭幾個目前的發展趨勢。亮點是對各種數據的收集 整理和分析,非常專業,通過橫嚮和縱嚮的比較讓人對材料消耗的現狀形成瞭量化的概念。

評分

##翻譯的水平壞瞭這本好書

評分

##真的不咋地。。。可能是翻譯得不好,基本都是數據的羅列,與其說是本簡史,倒不如說是本詞典更閤適。

評分

##蓋茨喜歡的學者。但本書翻譯得感覺拗口。 1900年以來,隻對木材的人均消費量有減少,鐵鋁銅都是30倍的增加, 美加日的建築是以木材為主(他們森林資源豐富啊便宜啊),歐洲、中國都是大量使用混凝土。混凝土是有壽命的,中國在21世紀前10年消耗瞭100億噸,在2030來維修會要數十萬億的成本! 汽車越來越重瞭,T型車纔500kg,75年的車800kg,現在是1噸多(動力也大瞭3倍) 大量的數據(=枯燥)翻譯得感覺拗口,不想看瞭。。。。

評分

##最後幾張實在是看不下去瞭

評分

##單個製品材料減量化可能帶來整體製品消耗材料的增加,因為價格更低促使銷量增加。比爾蓋茨推薦是因為他特彆在意這方麵的問題,但是不適閤我,錶述也有點混亂數據多到令人混亂。對我來說草草翻閱讀個大概就行瞭,對我不用細讀的書

評分

##材料史的入門讀物,結閤人類文明發展,技術創新和發明的曆史。佩服作者的大數據能力。

評分

##蓋茨喜歡的學者。但本書翻譯得感覺拗口。 1900年以來,隻對木材的人均消費量有減少,鐵鋁銅都是30倍的增加, 美加日的建築是以木材為主(他們森林資源豐富啊便宜啊),歐洲、中國都是大量使用混凝土。混凝土是有壽命的,中國在21世紀前10年消耗瞭100億噸,在2030來維修會要數十萬億的成本! 汽車越來越重瞭,T型車纔500kg,75年的車800kg,現在是1噸多(動力也大瞭3倍) 大量的數據(=枯燥)翻譯得感覺拗口,不想看瞭。。。。

評分

如果你在尋找一本材料的曆史,那麼很抱歉,本書對你毫無幫助。事實上,對於傳統意義上的材料學科而言,這本書是個錯誤。因為其中提到的材料事實上按照材料學科的習慣應該稱為物質或者物料。所以,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本完全翻譯錯誤的書。除此之外,倒是可以一讀。不過時刻需要提醒自己,把書中的材料換成物質或者物料。這本書正確的書名應該是《建設現代世界:物質與去物質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