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敦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生活月刊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目录
序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前言:一生的归宿
卷一 边城风云
一五六窟╳常书鸿
命运的死结
一五九窟╳常沙娜
千佛洞中
二八五窟╳段文杰 关友惠
众神相遇
一七二窟╳史苇湘 欧阳琳
无边的梦寐
九八窟╳孙儒僩 李其琼
青春的纪念
一六一窟╳李云鹤
起点
六一窟╳李贞伯 万庚育
甘苦之间
卷二 民族的阵痛
一三〇窟╳向达
仆仆大漠先行者
二二〇窟╳平山郁夫 胡伟 侯黎明 娄婕
燃灯传世
一七窟╳石塚晴通
解读敦煌本
一七窟╳吴芳思 魏泓
藏经洞的前世今生
一五六窟╳柴剑虹
交流,才能互以幸福相交换
三二三窟╳荣新江
学者与行者
卷三 大漠美术馆
一九四窟╳何鄂
限制与创造
二五四窟╳赵俊荣 邵宏江
地球的背面
二八五窟╳侯黎明 娄婕
来与回来
二五四窟╳陈海涛 陈琦
触动
榆林廿九窟╳王学丽 徐铭君
犹记来时路
卷四 继续敦煌
九八窟╳王旭东
无声中守护静寂
八五窟╳苏伯民
重生
四二八窟╳赵声良
“信”守承诺
二二〇窟╳张先堂
结缘
一五八窟╳李萍
讲解莫高窟
五五窟╳吴健
再续繁光
北区石窟╳彭金章
留驻田野
二七五窟╳樊锦诗
留住敦煌
致 谢


◎ 前言/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要真正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艺术史,敦煌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直以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敦煌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似乎遥不可及。但实际上,敦煌不仅属于学界,更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要“继续敦煌”,实有必要让敦煌走出学界,走进大众。

2010年和2013年,《生活》杂志的采编团队几次前往敦煌、兰州等地,对几代“敦煌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这本书是4年多追踪历程的结集,将呈现一场冥冥之中的相遇——一座洞窟与一个(群)人的相遇,千年佛国与数十载人生的相遇。莫高窟与她的守望者们,在荒漠中相互召唤并彼此守候。他们的守护延长了莫高窟的生命,而在敦煌,他们也找到自我,找到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

《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为四色图文书,既有敦煌研究院提供的珍贵图片,又有《生活》摄影师实地拍摄的图片,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谢谢你们

评分

##如果说,曾有一万名僧人、画师、工匠、供养人造就了敦煌艺术文化的辉煌,如今便有十万、二十万颗热忱的心前仆后继、献身于它。他们奔向那个风沙和驼铃交响、四大文明唯一交汇之地,从四面八方。愿敦煌永不褪色。

评分

原以为只是一个装帧精美的杂志采访集合而已,然而,从翻开他就根本停不下来~讲情怀的稿件和有料的干货都有,荣新江那篇广为流传的访谈也是出自这里。总之一切都极好,几乎完美,不愧是新民说里的书,强烈推荐~唯一遗憾是谋篇布局不太好,纯讲情怀的在前面,前几篇质量略低。另,感慨无用,多说无益,然而,还是好想好想可以早生几十年,那时候的敦煌简直就是只要你想去就可以去呀。当然,若是生到常书鸿当去的那个时候,恐怕还都可以是常书鸿求着我们呢~

评分

##张大千两次带着弟子去千佛洞,临摹了不少壁画,还给所有的洞窟编了号,并亲自把号码和建窟朝代写在洞口,千佛洞一直留有他黑色毛笔繁体字的笔迹。今天莫高窟各洞还能看见三种编号:C字头是张大千的,P字头是伯希和的,而正式采用的序号是当年常书鸿在研究所组织人员重新编的。张大千在千佛洞临摹壁画的时候,都是用图钉把拷贝纸按在壁画上拓稿。这样出来的稿子很准确,但图钉不可避免地会在墙上钻出小孔,破坏壁画,因此常书鸿给研究所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一再强调:为了保护壁画,临摹一律采用对临的方法,不许上墙拓稿,所以那时除了用现成的稿子,常沙娜都是用打格对临的办法来学习。用中心线找构图关系、人物比例,还要抓住人物特征……虽然对临难度大,但迫使自己把眼睛练得很准,提高了造型能力。常沙娜学习素描基本功就是从对临壁画开始,绘画基础

评分

##真挚,理想。在线地址:http://yuedu.163.com/source/f6c789630cfc48f28f4d0fb15f47054c_4

评分

原以为只是一个装帧精美的杂志采访集合而已,然而,从翻开他就根本停不下来~讲情怀的稿件和有料的干货都有,荣新江那篇广为流传的访谈也是出自这里。总之一切都极好,几乎完美,不愧是新民说里的书,强烈推荐~唯一遗憾是谋篇布局不太好,纯讲情怀的在前面,前几篇质量略低。另,感慨无用,多说无益,然而,还是好想好想可以早生几十年,那时候的敦煌简直就是只要你想去就可以去呀。当然,若是生到常书鸿当去的那个时候,恐怕还都可以是常书鸿求着我们呢~

评分

##真挚,理想。在线地址:http://yuedu.163.com/source/f6c789630cfc48f28f4d0fb15f47054c_4

评分

##张大千两次带着弟子去千佛洞,临摹了不少壁画,还给所有的洞窟编了号,并亲自把号码和建窟朝代写在洞口,千佛洞一直留有他黑色毛笔繁体字的笔迹。今天莫高窟各洞还能看见三种编号:C字头是张大千的,P字头是伯希和的,而正式采用的序号是当年常书鸿在研究所组织人员重新编的。张大千在千佛洞临摹壁画的时候,都是用图钉把拷贝纸按在壁画上拓稿。这样出来的稿子很准确,但图钉不可避免地会在墙上钻出小孔,破坏壁画,因此常书鸿给研究所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一再强调:为了保护壁画,临摹一律采用对临的方法,不许上墙拓稿,所以那时除了用现成的稿子,常沙娜都是用打格对临的办法来学习。用中心线找构图关系、人物比例,还要抓住人物特征……虽然对临难度大,但迫使自己把眼睛练得很准,提高了造型能力。常沙娜学习素描基本功就是从对临壁画开始,绘画基础

评分

##真挚,理想。在线地址:http://yuedu.163.com/source/f6c789630cfc48f28f4d0fb15f47054c_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