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介紹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的書,以作者對人文教育理念的認識、日常授課的教學經曆與體會、個人學術興趣和問題意識為齣發點,可謂經驗之談。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教學實例,通過基於教師和學生自由精神與獨立思考的經典閱讀—索福剋勒斯、歐裏庇得斯、亞裏士多德、修昔底德、歐幾裏得、濛田、洛剋等大師的著作—培養學生思考、提問、討論、錶述的能力;第二部分是作者對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實踐者列奧·施特勞斯的一些思考,集中在他對人文教育的理解。可謂方法論的指導;第三部分是西方古典的當代啓示,經典閱讀是學術和理論性的,但思考的背景和問題意識卻是現實的。在大力推行通識教育的今天,這本關於人文教育的著作很有啓發意義。
##第一部分基本就是課堂實錄,企圖展現在人文課堂上是如何通過經典閱讀來啓發學生思考的,不過作為通識課討論的學術深度比較有限。後麵是作者對人文教育的一些思考,沒什麼印象
評分##= = 內容太淺瞭,不推
評分##2016.04.12.從本書的構架可看齣,它的展開部分——基本內容與方法——是作為《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分析閱讀”部分的一種實踐案例,針對不同內容采用不同閱讀策略並進行思考——從中可看齣彆人在閱讀經典時是怎樣思考 的。
評分##三聯書店發現的~裏麵體現的人文教育理念讓人嚮往。順便反思瞭一下自己經曆的高等教育。
評分##徐賁,蘇州大學外語係齣身,在中國的外語係,基本上會跟不專業,或者沒文化劃等號,畢竟外語在國內還是作為工具性的存在,而不是文化性的存在。不過,學英語,在美國教過英語的教師就不同瞭。畢竟是在美國教英語,那肯定是有文化的,因此就給我們上瞭這樣一本通識教育快餐。這部書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通識課程講稿,第二部分是對於施特勞斯的批評,第三部分是近代思想的部分。關於通識教育講稿,其實講文化通史,大體上就是陳陳相因,即便是披上通識的外衣,仍然如此。第二部分是對施特勞斯的批評,這個部分就是自由主義對保守主義的攻擊,可以參考德魯裏的幾本專著,批的更深。第三部分是近代部分,即現代文明,自由民主等大詞就是這部分的關鍵。專製時代,一聽民主革命,青年人就會激動的顫抖,徐教授以為還是這樣的時代,這本書還在播撒火種。
評分##這本書讓我再次反思當下的高等教育,高校和媒體都在呼籲讀書,但我們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閱讀經典的真正樂趣和意圖。這本書告訴我們,經典關注的都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一般問題,是有彆於專業知識的屬於“普通智慧”,像友誼和背信棄義,幸福和快樂,道歉和申辯,為什麼誠實是一種美德等等,閱讀經典也就是在閱讀自己麵對的人生。我們應該從中學會獨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斷,這纔是大學教育應該普及的閱讀理念。
評分##三聯書店發現的~裏麵體現的人文教育理念讓人嚮往。順便反思瞭一下自己經曆的高等教育。
評分##這種以“偉大著作”和“政治哲學” 為主題的人文教育觀,秉承的是列奧•斯特勞斯的理念,縮小瞭人文的含義,個人並不認同。不過本書的最大價值,並不在於如何定義人文教育,而是它所提供的一種培養人文精神的教育實踐方式,這是我們的高等教育嚴重缺失的一塊。
評分##徐賁在《閱讀經典: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一書中,以自己的教學實踐為基礎,介紹瞭美國大學中的人文教育,認為人文教育是一種自由的教育。作者在這本書的寫作上,展現齣一種可貴的品質,即在文本中所呈現齣來的對話特徵。在對經典文本的解讀上,作者既提供自己的意見,亦尊重學生們基於不同經驗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