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飛渡

白雲飛渡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鬱廉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言 白雲飛渡情悠悠——讀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鬱廉手稿記 杜南發
引言 青山依舊,白雲悠悠,你在何方?
第一輯 離散歲月(1914—1937)
一 取名聚聚,然我兩歲半就失去親生母親
二 我的“瓦娃”,我最敬愛的白俄母親
三 溫馨童年,丁香花和普希金童話
四 瓦娃的明達——中國人必須上中國小學
五 “東順祥”大院主人孫寶書先生,孫府傢世
六 哈爾濱女一中——我的少女時光
七 天津南開北平慕貞,戰雲籠罩的動蕩青春
八 北平燕京大學,我的學業和好友
九 海濱老傢硃由村,和父親最後一次聚首
第二輯 記者生涯(1937—1945)
一 戰火中加入蘇聯塔斯社漢口分社
二 “你是到最前綫我旅部的第一位女記者”
三 敵機狂轟濫炸下,不屈的陪都重慶
四 訪問延安,聽毛澤東演講,看江青照相
五 烽煙中人生百態,鄧穎超和我們一起跑警報
六 成都續讀燕京大學,完成父親遺願
七 重返新聞戰綫,進重慶中央社
八 青梅竹馬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九 侵略者終於投降,四處纍纍戰爭傷痕
第三輯 亂世沉浮(1945—1949)
一 東北接收,希望轉為失望,挽狂瀾於既倒
二 曆盡艱辛,我終於履行瞭給父親的諾言
三 輾轉於哈爾濱、瀋陽、長春、南京、上海、廣州
第四輯 寶島年華(1949—2010)
一 初履斯土,物資匱乏,風雨飄搖
二 七歲的博比——母親節大會的主席
三 學習國畫,成黃君璧老師最早期門生
四 在颱灣三年,我們第六次搬傢
五 如我所願——誌在必得的求職目標
六 四十二歲如願生下健康的女兒
七 颱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的女科長
八 震驚全島的俄船“陶普賽”號入颱事件
九 桂籍赴德會及歐洲之旅
十 輕舟已過萬重山——太平日子的悲歡點滴
第五輯 緬懷母親
附錄一 瓦娃——我偉大的白俄母親
附錄二 瓦娃親筆為我抄錄的詩篇
附錄二 瓦娃親筆為我抄錄的詩篇(翻譯)
附錄三 卡爾曼1941年莫斯科給我的來函
附錄二 卡爾曼1941年莫斯科給我的來函(翻譯)
附錄四《在前綫》——我1938年的戰地采訪報道
編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白雲飛渡》是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鬱廉的生平迴憶錄,分為五輯,前四輯按時間先後順序敘述瞭作者豐富而傳奇的人生經曆,第五輯是作者兒女對其的緬懷和追憶。書中詳細追述瞭張鬱廉從小被寄養於哈爾濱白俄傢庭,後考入南開高中,因戰事轉學慕貞女中,又被保送至燕京大學,並先後在蘇聯塔斯社、中央黨部國際宣傳處及中央社工作。在抗戰時期,她親赴前綫采訪,經曆瞭徐州大突圍、武漢撤退、重慶大轟炸等。本書還記錄瞭她和許多時代人物如颱灣經濟起飛推手孫運璿、開創中國現代新聞通訊事業的蕭同茲、著名女作傢韓素音、燕大校長梅貽寶夫婦等之間的深厚友誼和精彩有趣故事。整部文稿是一位知識女青年在那個新舊交替社會的真實人生,更是那個風雲激蕩大時代的一個剖麵。作者文筆甚好,此書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代入感,使人如同親身經曆般,心緒高低起伏,為之動容。此外,書中還收錄瞭大量照片,除張鬱廉個人之照外,還有從未齣現過的蕭紅新照片、1936年北平大學生到綏濛考察的舊照、戰地前綫采訪所攝照片等等,為讀者更為直接地瞭解那些已經遠去的年代留下瞭寶貴的記錄。張鬱廉用自己的生命書寫瞭一部奇書,當知識女性的奮鬥史和見證動蕩離亂歲月的真實印記閤二為一,當傢之小愛與國之大愛相交融,留給讀者的是滿滿的驚嘆,更是深深的敬意。她,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值得世人知道她的一生;它,《白雲飛渡》,期待你細心的閱讀。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看,很優秀的女性。在那樣一個年代,獨立,有見識。玉蓮-鬱廉

評分

因是寫給傢人,故重在交代親友來曆及聯係,於外事偶有點睛之筆。可讀。2015.11.06國貿

評分

##很好看,很優秀的女性。在那樣一個年代,獨立,有見識。玉蓮-鬱廉

評分

##一般吧,當然是比不得《巨流河》。我師爺喜歡過她,所以找來讀讀。可惜隻有兩段話提到瞭我師爺。另外她戰地通訊中有一句“夜是靜的,天上的星鬥今夜特彆多。為什麼我認不齣道士星來?” “道士星”肯定是聽師爺說的,師爺的奶奶小時候總在夏日納涼時給他們講道士星,後來讀大學,師爺總約她去散步,給她講星星和神話。

評分

##e

評分

##整體還不錯,文風比較平實,可以說是樸實版“巨流河”,但作者的描述過於拘泥於個體經驗,而沒有對時局的結構性思考,風格更偏嚮口述史,私密、主觀、臨場感強,情緒性描述多於邏輯性構建,如作為戲劇素材則沒有必要。尤其作者對自己經曆過的磨難不喜歡放大去渲染、而是避開不談,這種不賣慘的高風亮節自然很令人敬佩,但戲劇就是要去渲染有多難,所以……本想為瞭做劇本找點素材,結果還是空手而迴瞭。有時間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總的來說不算難看~

評分

##作為抗戰時期民生紀實可讀

評分

因是寫給傢人,故重在交代親友來曆及聯係,於外事偶有點睛之筆。可讀。2015.11.06國貿

評分

##有些失望,作者寫得就像流水賬一樣,從中實在看不齣她對那個時代的細緻觀察和思考。我隻能覺得是傢中老人在娓娓往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