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折纸建筑:景观建筑
定价:16.80元
作者:(日)茶古正洋,张婧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083569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建筑学专业以及建筑造型设计爱好者和折纸爱好者的指导用书,以现代建筑为典型例,抓住建筑设计特点和介绍建筑大师作品等为中心,配合折纸建筑型图资料以及折纸建筑的制作技巧等方面做了介绍。
本书不仅有制作精良技巧的*作品,还有一些知名建筑,桥梁、广场,可爱的动物,常用交通工具,乃至地球、宇宙等等。 与和式茶室的风格一样,作者通过外折或内折等不同手法用普通的纸卡片体现立体化,使形形的建筑物跃然而出。
目录
前言
目录
折纸作品展示图
制作方法
型纸图
1 招财猫
2 三智猿
3 吻
4 快艇帆船
5 轻型飞机
6 蒸汽机车
7 卧铺车
8 吉普车
9 门多利安
10 山间石阶
11 断崖绝壁
12 对马的石屋
13 圣家族教堂——巴塞罗那
14 西班牙广场——罗马
15 里瓦尔多桥——威尼斯
16 韦基奥旧桥——佛罗伦萨
17 锦带桥
18 花架凉亭
19 球体雕塑
20 六人行
21 哥特式中厅
22 树
23 ——温哥华
24 切角四角锥形
25 A型框架
26 旋转体雕塑
27 地球仪
28 梦之桥
29 宇宙
后记
作者介绍
茶谷正洋,1934年生于广岛,1956年从东京工业大学毕业。担任过建设省建筑研究所研究员,法政大学教授,现在为静冈文化艺术大学教授。工学博士,一级建筑士。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折纸建筑有限公司代表。 1981年伊始开创了折纸建筑。作为折纸建筑的宗师,掀起了折纸建筑的热
文摘
序言
我翻开《折纸建筑:景观建筑》这本书,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对“折纸”的印象,总是伴随着精致、巧妙和耐心,仿佛是将一张二维的纸张,通过一连串精准的折叠,幻化出鲜活的立体生命。而“景观建筑”,则是我对城市绿地、公共空间、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兴趣所在,我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设计,让人们与自然更和谐地共处,如何创造出令人愉悦和富有启发性的空间体验。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就如同一场奇妙的跨界对话。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折纸的那些基础的折叠技法,譬如三角折、翻折、压折等,巧妙地转化成景观设计的语言?是否书中会呈现出一些利用折纸的几何美学,来设计具有雕塑感的景观小品、特色铺装,甚至是富有创意的绿化边界?我又在想,折纸的“可塑性”和“变化性”,能否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出动态和互动的效果?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如何从一个微观的折纸世界,获得设计宏观景观的灵感,如何将那种精巧的设计理念,放大并应用到公共空间之中,创造出既有艺术感又不失实用性的景观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折纸建筑:景观建筑》。我当时看到的时候,就被这个奇特的组合吸引住了。折纸,我总觉得是那种精致、小巧的手工艺,通常是纸张的二次创造,用最简单的方式折叠出各种形态。而景观建筑,则是我印象中宏大、开阔的领域,涉及到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人文体验等等。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好像把微观的巧思与宏观的设计理念碰撞出了火花。我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折纸”手法,能够被应用到“景观建筑”这么一个广阔的领域?是运用折纸的原理来设计公园的小径、座椅,还是用折纸的思维来构建大型的公共空间?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的空间,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看看作者是如何将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又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创造出怎样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设计。我期待着书中能揭示一些我从未想过的可能性,给我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设计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名称,《折纸建筑:景观建筑》,简直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谜题,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折纸,我一直将其视为一种精细的手工艺,注重的是线条的精确和形态的转化,充满了数学般的逻辑和艺术般的灵动。而景观建筑,则是关于空间、环境、生态、人文的宏大叙事,关乎人们如何在自然和人工环境中获得舒适与美感。两者结合,让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这是否意味着将折纸的折叠原理,应用到景观的构筑物设计中?比如,通过折叠形成的屋顶结构,能够实现独特的光影效果?或者,将折纸的立体几何形态,转化为公园里的休憩座椅、指示牌,甚至是活动的雕塑?更进一步,我想知道作者是否会探讨折纸的“过程性”,即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空间的生成与演变?是否会运用折纸的“解构与重组”思维,来思考景观的碎片化设计?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突破我固有的认知,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折纸的无限可能性如何在广阔的景观空间中得以展现,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评分当我看到《折纸建筑:景观建筑》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一系列奇妙的画面。折纸,我总觉得它代表着一种源于最简单材料的无限创造力,将一张平面的纸,通过巧妙的折叠,变成千变万化的立体形态,充满了数学的精准和艺术的灵动。而景观建筑,则是关于如何将自然与人文、空间与生态巧妙融合,是关于如何营造出让人舒适、愉悦、富有思考意义的户外体验。将两者结合,实在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阐释这种联系的。是否会探讨折纸的折叠原理,在景观构筑物设计中的应用?比如,用折叠的方式来创造具有独特形态的遮阳棚、座椅,甚至是小型建筑?又或者,是否会从折纸的“展开与收纳”的特性中,获得关于景观空间设计上的启发,例如如何设计灵活多变、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公共空间?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超越单纯的形式模仿,深入探讨折纸的“思维方式”——那种精巧、逻辑、由简入繁的创造过程,如何在景观设计的宏大叙事中发挥作用,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灵感,让我们看到折纸的艺术魅力如何在更广阔的领域绽放光彩。
评分我之前对折纸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儿童时期的手工课,或者一些精巧的装饰品制作。那种把一张平面的纸,通过巧妙的折叠,变幻出三维立体的形状,总是让我觉得充满了惊喜和魔力。而景观建筑,则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每次在城市里漫步,都会不自觉地去观察那些公共空间的设计,那些绿植的配置,那些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总能给我带来宁静和愉悦。当我看到《折纸建筑:景观建筑》这本书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画面:或许是利用折纸的折痕和几何结构,设计出富有雕塑感的景观小品;或许是将折纸的连续性原理,应用到地面铺装或者围墙的设计中,形成富有韵律感的视觉效果。我很好奇,这本书会教我如何从折纸的思维出发,去构思和设计户外空间,如何将那种细致入微的折叠技巧,转化为具有尺度感和空间感的景观元素。我期待着书中能有详细的图例和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作者的理念,甚至能够尝试着去模仿和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