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用洋洋12万字的《新民说》,全面探讨了国民性改造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新民说,也构建了一幅现代中国理想新民的图景,如有公德也要有私德;有进取精神也要尚武;有权利观念也要有义务观念;有自尊也要有毅力;合群也讲求生利分利。由这些新民组成的国家,是充满民气的国家,也是具有有政治能力的国家。
##排印之差,令人瞠目。校对没有起码的文言常识和责任意识。
评分##20/7/15:文章作得不严谨,有些观点即便在成书年代也过于保守,不愧是保皇派。
评分##如冯契先生指出的,1903年算是梁启超思想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冯先生将这一转折与《论私德》一文相联系,窃谓此文并非某种「转向保守」的标志,而毋宁代表梁启超在中国思想之现代化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极限以及其新民的伦理学说的底色。梁启超对于公私德的区分是相当敏锐的现代感的产物,但他的阐述似乎并没有廓清字词与涵义的区别。严格而言,其《论公德》中所论之公德,在古今之变的视野下何尝不是一种藉由推扩而增大范围的私德?而传统意义上的「公」的价值与现代的「公共性」或「公民素质」是否真的存在某种平滑的连续,从而可以通过宣扬重点的调整完成其现代转化?梁启超在处理这方面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充分分离道德义务与政治义务,而后者永远不可以在未对人性作现代化规定并厘清人权概念的情况下得到理解。《新民》之说或可兴血气,而真能新其民乎?
评分##他们对国家,国人未来所应具备的能力畅想,古今对比,然后……
评分##遗憾的是,这么本浅浅的、道理其实都懂的小书居然还不过时。
评分##任公此书不算深入,但问题意识敏锐,很多重要问题都论及了。
评分##我相信梁启超的热忱,但是他的结论和论证过程真的好跳跃,好不学术啊。让我觉得很多观点都可能经不起推敲。我想八十年代学人可能也体现了梁启超的特色,大气宏观但是缺乏坚实的思维结构和扎实的史料。(不过可以作为议论文学习范本了)
评分##任公此书不算深入,但问题意识敏锐,很多重要问题都论及了。
评分##编辑扣一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