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是枝裕和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如結語般的前言
第1章 用分鏡圖拍的處女作
《幻之光》 (1995)
《下一站,天國》 (1998)
第2章 青春期、挫折
《地球ZIG ZIG》 (1989)
《然而……~福利消失的時代》(1991)
《另一種教育~伊那小學春班紀錄》(1991)
第3章 演出與「作假」
《支撐繁榮的時代——被歧視部落實錄》(1992)
《想成為日本人……》(1992)
《心像素描~人們心中的宮澤賢治》(1993)
《愛之八月天》(1994)
《紀錄片的定義》(1995)
第4章 非黑,非白
《這麼……遠,那麼近》(2001)
《忘卻》(2005)
《花之武士》(2006)
第5章 面對失親如何存活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2004)
《橫山家之味》(2008)
《祝你平安:Cocco的無盡之旅》(2008)
《空氣人形》(2009)
第6章 遊走世界各大影展
第7章 源自電視的電視論
《或許只在那時~電視對「我」而言是什麼?~》(2008)
《錯在每個人都是荻本欽一》(2010)
第8章 電視劇能做到的事及其限度
《之後的日子後日》(2010)
《Going My Home》(2012)
第9章 做為大廚
《奇蹟》(2011)
《我的意外爸爸》(2013)
《海街日記》(2015)
《比海還深》(2016)
終章
給將要「拍片」的人
結語 連鎖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幻之光》《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

《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

日本國民導演是枝裕和回顧三十年創作之路

探討所有作品「可以持續表現當今時代」的方法、技術及其可能性

構想八年的「是枝書」決定版,將於電影史上留名的一冊 誕生!

戀戀風塵、悲情城市導演侯孝賢/花樣年華、空氣人形攝影李屏賓專業推薦

以影像溫和直視社會殘酷,透過捕捉日常瞬間呈現普世價值的是枝裕和,

自從1995年以《幻之光》出道、驚艷國際影壇以來,

有人將他視為小津安二郎的傳人;有人稱他是日本的侯孝賢;

有人讚譽他是日本電影新浪潮的大師、中生代最重要的獨立導演;

但他卻自況是,自成一派的電視製作人之電影導演:

「我所運用的電影語言,顯然跟那些以電影為母語的正統創作人不同,而是有著電視腔的『「自成一派」』。」

相繼推出膾炙人口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橫山家之味》《海街日記》《比海還深》等電影之後,

全球影評人、媒體、影迷們,無不以各種視角詮釋是枝裕和的作品,

有人迷戀他電影裡關於家的日常;有人探究他平淡故事背後的深層叩問;

有人解讀他獨樹一格的電影美學、敘事風格,以及創作思維;

大家都好奇他的追問與思索從何而來,為何能在緩步進行的故事裡蘊藏如此深重而豐富的內涵。

◆電影並非從自己的內在產生,而是經由和世界的相遇所誕生的

走著拍著一晃近三十年,這一次,敏銳而纖細的是枝裕和,決定現身定格在讀者面前,以一貫的溫柔,娓娓道出這些歲月以來「拍片時思考的事」:

◎幻之光

把電視劇本電影化/資金觸礁怎麼拍/向筱山紀信討救兵/三百張分鏡圖先行的困境/沒有戰略別上影展戰鬥

◎下一站,天國!

完妝拍攝的影像有一種「自然成形」的東西/回憶對一個人來說究竟算什麼/如何拍出「自我表現的慾望」

◎然而…~福利消失的時代

先入為主的偏見被現實給推翻的快感/個人的死和公共的死/對話創造出獨白

◎這麼…遠,那麼近DISTANCE

犯罪就像我們生存的社會之膿/自己心中那種青澀的理想主義/不是每個被害者遺族都在詛咒加害者/即興式寫不出來的人的藉口/現場的自由度還是作品的自由度

◎花之武士

拍攝沒有英雄的古裝劇/單口相聲描述的是逃避的那一方/是「志朝」還是「談志」/發現沒有意義但豐富的生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外人無法窺知的富足關係/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用漸層的灰色記述世界/以冷硬派手法引發想像力/借鏡肯.洛區/無關乎道格瑪,屬於自我的真實性

◎橫山家之味

面對母親過世的療傷止痛/早於角色的兩大故事設定/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的由來/向田邦子家庭劇教我的事/過程的不自由反讓人物更加立體/家是「無法取代但很麻煩」的存在

◎空氣人形

空虛在與人接觸後得到解放/讓對象「凝視和被人看見」的道具/空虛是可能性的主題/是image還是hommage

◎我的意外爸爸

連結自己和孩子的是「血」還是「時間」/觀察演員的雙重性/在自己腳邊挖洞的劇本創作/讓演員現場導戲的意外收穫/與史蒂芬史匹柏的合作/用轉動的感覺詮釋時間

◎海街日記

見面瞬間就感受到「鈴在這裡」/四姊妹和老家房子是電影的主角/四個季節和三場葬禮/以鈴的視野擴展確認整體架構(從無到有)/《小婦人》的凝視遠方與《麥秋》的無常世界觀

……

◆透過自己的作品探討現在的電影創作,進行一場發自內心的採訪報導

是枝裕和除了分享每一部作品的創作起源、理念,也描述了作品拍攝時遇到的、讓他產生感觸的人事物:如何相中最年輕的坎城影帝柳樂優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出現的真正契機源自哪裡?裴斗娜是被誰說動接演空氣娃娃的?《人魚公主》《綠野仙蹤》和吉野弘的詩怎麼會跑到《空氣人形》裡?為什麼非阿部寬、樹木希林不可?拍攝《橫山家之味》前重看了誰的作品?完美的自然光裡為什麼還要補上人工光?《比海還深》是我對家庭倫理劇的最高敬意……以及他遊走世界各大影展的觀察、對紀錄片的定義、電視帶給他的養分、如父般崇敬的製作人、給未來拍片人的建議,甚至暢談如何籌措資金、票房分帳方法和底片/數位的選擇與保存等等。

這部花了八年時間構想,以文字、手稿、劇照組合而成的類自傳,不只是是枝裕和近三十年的創作全紀錄,也是日本電影史上重要的一頁。已躍升為國際級導演的他卻謙沖的說: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百年歷史長河裡的一顆小水滴。」

用户评价

评分

##是枝裕和拍电影的心路历程,更私人化,涉及了电影相关领域的不同内容。

评分

##前半段大部分讲纪录片,以及讲对于电视的理解,后半段正式开始细聊电影。除开特别贴近日本电视史这样离我们生活特别遥远而难以理解的部分,其他关于纪录片和电影本身的段落还是受益匪浅的。最印象深刻的两段大概意思是「电影是为了展现丰富的生命感而存在的」以及「日本的神明是死者,死者在外部注视和鞭策着生者无愧对于死者努力生存,而小孩则从内部指出问题」,但是更多学习到的是对于演员的指导方式,与经验丰富的演员一起针对演员个性和生活实际现场写剧本,甚至不给小演员看剧本仅仅用口述台词的方式表现临场感实在高明。最最重要的是导演亲口说明他的作品不是为了实实在在的点明要传达什么,而是想不断的留余地和引导观众思考,自己理解电影的深层含义,这才是电影的意义。我也很庆幸自己能成功的了解到一部分导演通过作品最真正想要传达的意图。

评分

##作為電視作家與電影職人的自白書

评分

##作為電視作家與電影職人的自白書

评分

能在对电影感到疲乏和困惑的这一时期以这样的形式遇见是枝裕和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评分

##越到后面越精彩,尤其是从第八章,之后的日子、going my home 开始,到奇迹、如父如子、海街日记三部曲,从作家到职人再到作家的转变非常有营养

评分

##是枝裕和相当认真坦承地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从入行的电视编导一直到2016年的电影《比海更深》,每部作品甚至电视节目都有涉及,可以说是异常详实的著作。要说缺憾,就是八卦类内容太少,主要在骂政府和小泉,几乎没说过同行的坏话,这大概就是是枝的性格吧。

评分

##前半段大部分讲纪录片,以及讲对于电视的理解,后半段正式开始细聊电影。除开特别贴近日本电视史这样离我们生活特别遥远而难以理解的部分,其他关于纪录片和电影本身的段落还是受益匪浅的。最印象深刻的两段大概意思是「电影是为了展现丰富的生命感而存在的」以及「日本的神明是死者,死者在外部注视和鞭策着生者无愧对于死者努力生存,而小孩则从内部指出问题」,但是更多学习到的是对于演员的指导方式,与经验丰富的演员一起针对演员个性和生活实际现场写剧本,甚至不给小演员看剧本仅仅用口述台词的方式表现临场感实在高明。最最重要的是导演亲口说明他的作品不是为了实实在在的点明要传达什么,而是想不断的留余地和引导观众思考,自己理解电影的深层含义,这才是电影的意义。我也很庆幸自己能成功的了解到一部分导演通过作品最真正想要传达的意图。

评分

##看繁体竖排太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