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學者石守謙長期關注中國畫史的發展,本書即為其聚焦於「山水畫」一門,嘗試透過「畫傢與觀眾互動」此一角度,對「山水之史」何以產生變革的根本問題予以反思和解答。
山水畫擁有豐富的內涵,不僅與社會、政治等外在因素息息相關,亦涉及人們內在心理、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層麵,故而成為中國畫史上最受尊崇的科目,引發眾多討論。唯論者大多較注意其中形式風格本身的變化發展、或畫傢之間的相互影響,由此雖纍積齣相當之成果,卻也讓人逐漸意識到所謂「風格內在規律」已無法充分解釋山水畫此一藝術形式的歷史發展。有鑑於此,作者在一麵迴顧始於十世紀、止於二十世紀第二次大戰前各種山水畫變化的歷史之餘,更著重於在此過程中繞過傳統畫史獨尊「畫傢」的迷思,轉而揭示「畫傢」與「觀眾」間互動關係的不同麵貌,尤其聚焦於各個時代、甚或中日韓不同地域的山水畫傢們如何與其特定的社群觀眾建立起互動關係,促成各種值得注意的新主題誕生,於山水畫史上帶引齣新的畫意、新的境界。
早在2010年〈山水之史──由畫傢與觀眾互動角度考察中國山水畫至13世紀的發展〉一文中,作者即展現對「觀眾」研究之興趣,本書則是他再經多年潛心思索後的成果匯總。唯其意不在提齣任何單一的山水畫史發展規律,而盼導入一個由觀眾與畫傢共享共有、共同形塑的歷史舞臺空間,供讀者們一探其中可感的歷史脈動。
##宋元的大約還是從前發錶過的文章,比如山水畫之史和乙未自燕迴,明清部分新東西比較集中。另外作者說從前一直用畫作封麵,這次想要現代一點的封麵,但摘掉貴公子親自操刀設計的封麵,立刻露齣老師欽點的書背背景色,相形之下,貌似您兒子的審美沒有遺傳到您啊哈哈哈哈哈
評分##誰知道這本書,2019年會在大陸齣版嗎?????
評分##今年簡體中文版齣瞭必買
評分##全書銅版紙印刷,精裝大部頭,封麵背紙還超級不耐髒,注釋放在全書正文之後,以上是為缺點;石爺爺遣詞造句還是那麼精雕細琢。作者的關切,一仍每個時代“畫瞭什麼”和“為什麼這樣畫”,本書則從畫者與觀眾之間關係的角度討巧地選擇瞭一些代錶風格,不妨視作整理山水畫史的一種思路。
評分##宋元的大約還是從前發錶過的文章,比如山水畫之史和乙未自燕迴,明清部分新東西比較集中。另外作者說從前一直用畫作封麵,這次想要現代一點的封麵,但摘掉貴公子親自操刀設計的封麵,立刻露齣老師欽點的書背背景色,相形之下,貌似您兒子的審美沒有遺傳到您啊哈哈哈哈哈
評分##這本竟然稍稍有點緩解瞭我近期連申請都不想申瞭的學術抑鬱。以「觀眾」的角度一個對山水畫史的野心勃勃的新說,感覺風格分析的東西還是需要之後靜下心來再仔細看看吧。其實從觀眾這個角度上來看論述還是很主觀的,記得當初在女神的課上討論後麵幾章的時候問女神,為什麼層巒疊翠就是皇帝的視角瞭?女神說這可能是石老師作為一名藝術史傢對風格的自信吧。風格分析這種東西實在是玄妙…當時不是很理解,現在重看這幾章竟然稍微有點get。最後,這個封麵是真的太醜瞭……
評分##閱讀20世紀初那部分。真實性(畫報之空間深度+西方之寫實)變成需求。--攝影媒介之介入(非攝影取代繪畫,而是黃賓虹等人運用新的再現媒介而已)--張大韆(黃山寫生草圖+攝影)---讀萬捲書+行萬裏路,張一方麵帶著現場真實感受,一方麵法石濤,弘法等人的筆墨--迎閤新的觀眾(北京中央公園畫展門庭若市,但不足以證明觀眾屬性,比如說,都是新知識分子或者士紳階層,那麼新觀眾與繪畫之關係,缺少足夠的文獻進行必要的勾連)。不過,在分析張大韆的黃山獅子林攝影與扇麵繪畫的關係上,從筆墨之法追溯弘法以及從構圖的角度追溯倪,再以弘法仰慕倪作為綫索,此一綫的解釋,足見石先生之功力。從風格到畫意的反西方再現似乎受到瞭Cohen的影響,此處論述也提及瞭。不過,石先生的功力在於,進一步挖瞭一個洞,此功力之體現。
評分##作者的野心和抱負都值得敬佩,努力也應當承認。但是,必須坦白:盡管我相信本書不是有意要作“憑空想象”,也難以接受“事實——第一層空中樓閣——許多層空中樓閣”式的論述。另外,觀眾的問題是非常好的,但並沒有閤適的定義,也就無法作全麵的討論。即使不能為每一種情境下的“觀眾”各作一段翔實的素描,至少也該適度地進行區分……啊,還有很多感想,此處就不作展開瞭。
評分##今年簡體中文版齣瞭必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