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貞觀政要譯注
定價:40.00元
作者:吳兢 裴汝誠 王義耀 郭子建 顧宏義注
齣版社:上海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3257818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國學經典,名傢譯注,用詞精準,文字曉暢。
內容提要
本書分類編撰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的問答,以及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重要奏議,是研究李世民以及唐初政治的重要資料。
目錄
貞觀政要捲1
君道1
政體第二17貞觀政要捲第二37
任賢第三37
求諫第四64
納諫第五77
直諫93貞觀政要捲第三115
君臣鑒戒第六115
擇官第七134
封建第八154貞觀政要捲第四176
太子諸王定分第九176
尊敬師傅第十183
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197
規諫太子第十二210貞觀政要捲第五242
仁義第十三242
忠義第十四245
孝友第十五262
公平第十六266
誠信第十七300貞觀政要捲第六311
儉約第十八311
謙讓第十九320
仁惻第二十324
慎所好第二十一328
慎言語第二十二333
杜讒邪第二十三338
悔過第二十四347
奢縱第二十五351
貪鄙第二十六359貞觀政要捲第七365
崇儒學第二十七365
文史第二十八375
禮樂第二十九380貞觀政要捲第八400
務農第三十400
刑法第三十一404
赦令第三十二426
貢賦第三十三431
辯興亡第三十四436貞觀政要捲第九442
徵伐第三十五442
安邊第三十六469貞觀政要捲第十482
行幸第三十七482
畋獵第三十八487
災祥第三十九495
慎終第四十504
作者介紹
吳兢(670-749),唐汴州浚儀(治所在今河南開封)人。曾先後預修《則天皇後實錄》、《中宗實錄》、《睿宗實錄》以及唐之《國史》多種。編撰梁、齊、周史各十捲,陳史五捲,隋史二十捲。又曾撰《唐書》、《唐春鞦》。但其撰著多已不傳,行世的隻有《貞觀政要》一書。譯者裴汝誠、王義耀、郭子建、顧宏義均為文史學者。
文摘
新圖文軒,正版現貨,歡迎讀者選購
序言
新圖文軒,正版現貨,歡迎讀者選購
說實話,我本來是想找點輕鬆的讀物來放鬆一下緊綳的神經,結果鬼使神差地選瞭這麼一本看似“大部頭”的經典。起初還有點擔心,怕自己三分鍾熱度,讀不下去。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簡直是神來之筆,它把原本可能枯燥的帝王言行錄,轉化成瞭一場引人入勝的“高層智囊團”會議記錄。譯注的功力實在瞭得,注釋不是那種冷冰冰的解釋,而是帶著溫度的文化背景補充。比如講到某個典故時,譯注者會補充相關的社會風俗或當時的政治氣候,讓你一下就能明白李世民為什麼要那樣說,魏徵為什麼會那樣諫。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遠勝過我以前讀過的任何枯燥的曆史譯本。我經常讀著讀著,就忍不住要停下來,對著書本上的某一句“金玉良言”沉思良久,想象著當時殿堂之上那種肅穆而又充滿活力的君臣氣場。它讓我對“貞觀之治”的理解,不再是教科書上那幾句空泛的總結,而是落到瞭實處的,一個個具體的、可操作的政治智慧上。這本書讀完,感覺自己的格局都打開瞭,對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和決策製定,都有瞭新的啓發。
評分最近沉迷於研究古代的領導藝術,手裏翻瞭不少相關的書籍,但大部分都流於錶麵,講的都是些空洞的理論。直到我接觸到這套《貞觀政要譯注》,纔算是真正找到瞭寶藏。我最欣賞的是它那種“毫不留情”的真實感。吳兢老先生的記錄,沒有美化和粉飾,把唐太宗的雄纔大略、猜疑偏頗,以及魏徵等大臣的耿直與智慧,都刻畫得入木三分。而裴汝誠、王義耀、郭子建、顧宏義這幾位注者的工作,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他們沒有試圖去“改寫”曆史,而是極其嚴謹地“翻譯”和“闡釋”曆史。尤其是對一些專有名詞和地方官製,他們的注釋精準到位,避免瞭現代讀者在理解上的偏差。我記得有一處講到“過失自陳”,譯注部分詳細解釋瞭唐代官僚體係中自我檢討的機製,讓我對那個時代的政治清明程度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完美的“案例庫”,裏麵充滿瞭真刀真槍的政治博弈和治理經驗。對於任何想深入理解中國古代政治運作的人來說,這簡直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光是那份嚴謹的學術態度就值得我們學習。
評分這本書啊,拿到手裏沉甸甸的,那種老舊紙張特有的,帶著點樟腦和時間沉澱下來的味道,一下子就讓人心靜瞭。我本來是對曆史典籍有點畏懼的,總覺得那些文言文太晦澀,啃起來費勁。但是這本《貞觀政要譯注》,裝幀精美,上海古籍齣版社的齣品果然讓人放心。我翻開第一頁,看到那細密的楷體字,再對照著旁邊清晰的譯文和注釋,心裏一下子就踏實瞭。這就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先生,耐心地牽著你的手,一步一步走進唐太宗李世民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史書羅列,而是像一部活生生的對話錄,讓你真切感受到君臣之間的那種智慧的碰撞和權力的平衡藝術。特彆是那些關於納諫、任賢、節儉的篇章,放到現在來看,簡直就是一份份寶貴的管理學經典。光是研究注釋部分,就夠我琢磨好幾陣子瞭,裏麵對一些典故的齣處和人物背景的考證,細緻入微,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嚴謹和現代譯注者的功力。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保存瞭曆史文獻,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跨越韆年的溝通橋梁,讓現代人也能從中汲取到治國理政的深刻教訓。
評分我通常是個閱讀速度很快的人,但拿到這本《貞觀政要譯注》後,閱讀速度硬生生地降瞭下來,這並非是書的內容晦澀,而是每一頁都充滿瞭值得反復咀嚼的精髓。我發現自己不像在“閱讀”,更像是在和兩位跨越韆年的智者對話——一位是偉大的君王,一位是嚴厲的諍臣。譯注的排版布局做得非常人性化,古文和現代漢語對照清晰,即便是偶爾遇到生僻字,旁邊的注釋也能立刻提供支撐。這種體貼的設計,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一個文史功底不深厚的普通愛好者也能輕鬆領略其魅力。我特彆留意瞭注者們對“君臣關係”的解讀部分,他們對“剛柔相濟”的分析尤其到位,指齣李世民的成功並非僅僅在於他的英明,更在於他懂得如何“容納”不同的聲音,如何將臣子的批評轉化為改進的動力。這種對人性、權力與治理藝術的深刻洞察,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領導力”這個詞匯有瞭更立體、更深層的理解,它遠非今日商界鼓吹的那些浮誇口號所能比擬。
評分收到這套書時,首先被它厚重的質感和典雅的封麵設計吸引住瞭。上海古籍齣版社的齣品,讓人有一種對文化傳承的敬畏感。我本來以為這種“政要”類的書籍會比較沉悶,充斥著各種帝王傢務事的瑣碎敘述,但事實完全齣乎意料。譯注的版本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舒適度,使得那些蘊含在古文深處的智慧得以清晰地呈現齣來。我尤其喜歡的是譯注者對“節儉”和“用人”兩個主題的重點闡釋。在當代社會,資源浪費和人纔流失的問題日益突齣,而書中對唐太宗時代如何在國傢初定、百廢待興之時,要求上行下效,身體力行地推行節儉的論述,簡直是當頭棒喝。同時,譯注中對當時選拔官員的標準、考察方式的細緻分析,也讓我們看到瞭一個成熟政治體係運作的內在邏輯。這本書讀完,最大的感受就是,真正的長治久安,絕非依靠一時的權術或武力,而是建立在對民生、對人纔、對自我剋製這三大基石之上的。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一麵映照當世的鏡子,提供瞭解決當代睏境的古老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