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战国策(套装全三册)
定价:70.00元
作者:(汉)高诱 注,(宋)鲍彪 注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013628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章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本书装帧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读者了解和着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钉,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内容提要
《战国策》三十三卷,汉代刘向编录,是一部记载战国史事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并非本名,是由六种性质相近的书——《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整理而来。所记录内容上起春秋之后,下至楚汉兴起之前,凡二百四十五年间事。
《战国策》的内容大略可以分为记事和记言两大类。纵横游说之言,占《战国策》zui da部分,如苏秦、张仪、陈轸、公孙衍之流的言论都属于此类。除了纵横游说之言,《战国策》也记录了很多君臣的治国谋略,还记录了一些有识、有义之士的言论。《战国策》的记事类策文有记史事者,又有介于史事与故事之间者。《战国策》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此次收录的是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宋代刻本。全书框高二十二点五厘米,宽十五点三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此本钤“泽存堂藏书印”“冯氏秋寉”“黄印丕烈”“宋本”“百宋一廛”“士礼居藏”等印。
目录
册
新雕重校战国策目录……七
卷一东周……一五
卷二西周……三一
卷三秦一……四五
卷四秦二……七三
卷五秦三……九三
卷六秦四……一二九
卷七秦五……一四九
卷八齐一……一
卷九齐二……一九一
卷十齐三……二○一
卷十一齐四……二一九
第二册
卷十二齐五……一
卷十三齐六……一七
卷十四楚一……三五
卷十五楚二……六一
卷十六楚三……七一
卷十七楚四……八一
卷十八赵一……一○一
卷十九赵二……一三三
卷二十赵三……一五九
卷二十一赵四……一八九
卷二十二魏一……二一五
第三册
卷二十三魏二……五
卷二十四魏三……二五
卷二十五魏四……四七
卷二十六韩一……六七
卷二十七韩二……八七
卷二十八韩三……一○五
卷二十九燕一……一二九
卷三十燕二……一五七
卷三十一燕三……一八一
卷三十二宋卫……一九九
卷三十三中山……二一一
重校战国策序录……二二九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经典是需要反复品读的,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这套《战国策》的宋本,给了我这种反复研读的可能。不同于一些过于现代化的译注本,它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籍韵味,让读者能够更贴近历史的真实脉络。比如,有些词语在现代语境下可能含义有所偏差,但对照鲍彪的笺注,立刻就能明了其在当时的准确用法。这套书的装帧虽然朴素,但内页的纸张质量上乘,经得起反复翻阅,这对于需要经常查阅和对比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它不只是书架上的摆设,更是案头常备的工具书,每当我在其他历史文献中遇到相关典故,总会习惯性地翻开它,寻求最权威的源头解释。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外交策略感兴趣的人来说,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战国策》都是不可或缺的收藏。它所承载的,是两千多年前的政治智慧结晶,那些关于权衡利弊、揣摩人心、长远布局的论述,至今仍是社会交往和战略规划的宝贵参考。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学术地位,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了解先秦士人精神世界的窗口。通过阅读这些流传千年的策论,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士”阶层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内容扎实、注释精当、装帧考究的精品,值得反复研读,并推荐给所有热爱历史与智慧的同道中人。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战国策》的叙事艺术堪称一绝。那些游说的辞章,辞藻华美,逻辑严密,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张力,读起来酣畅淋漓,简直可以与后世的小说媲美。高诱的注释,恰到好处地解释了那些精妙的比喻和典故,让文学爱好者也能轻松领略其中的美妙。我尤其喜欢那些描绘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段落,寥寥数语,便将一个雄辩家或一个君王的复杂心绪刻画得入木三分。这套书的排版设计也体现了对古籍的尊重,留白适度,字体大小也拿捏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它让学习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代事件罗列,而是一场充满激情和智慧的文学之旅。
评分拿到这套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吸引了,米黄色的纸张,古朴的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古籍研究者,但对古代文献的阅读一直怀有深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先秦诸子的著作更是情有独钟。这套书的排版清晰,注释详实,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每一次翻开书页,都能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仿佛能听到当年策士们舌剑唇枪的激昂陈词,体会到战国时代波诡云谲的政治风云。高诱和鲍彪的注疏,功不可没,它们如同两盏明灯,照亮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的读者也能有所领悟。这本书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画卷,让人在阅读中不断思考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必然。
评分阅读《战国策》的过程,其实是一场对智慧和权谋的深度体验。这部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记录了历史事件,更展现了那个时代士人如何以言辞和智慧游走于列国之间,如何影响乃至改变历史的走向。每一次读到苏秦张仪的纵横捭阖,或是魏冉的深谋远虑,我都忍不住拍案叫绝。他们的策略,时至今日读来,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只是载体和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套丛刊的优点在于,它在保持原貌的同时,提供了详尽的宋代注释,使得我们不必在浩瀚的史料中盲目摸索。那些细微之处的解释,往往能揭示出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心理,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想了解那个“百家争鸣”时代思想碰撞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极佳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