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博弈论
定价:68.00元
作者:朱·弗登博格(Drew Fudenberg) 让·梯若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300117850
字数:657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内容提要
本书是博弈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的集大成之作,囊括了迄今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代表了博弈论发展的高水平。它不仅涵盖了博弈论的方方面面。而且几乎对每一个论题都给出了严密的数学推导和证明。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博弈论的各个领域。第二,有丰富的实例、精心构思的习题以及广泛的可扩展性。第三,深入浅出,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博弈论的了解,也可以满足爱好技术性证明的读者对于博弈论精髓的把握。本书是经济学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学习博弈论的好教材,也是其他对博弈论有兴趣的读者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篇 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第1章 策略式博弈和纳什均衡
1.1 策略式博弈和重复严格优势的介绍
1.1.1 策略式博弈
1.1.2 劣势策略
1.1.3 剔除劣势策略的应用
1.2 纳什均衡
1.2.1 纳什均衡的定义
1.2.2 纯策略均衡的例子
1.2.3 纯策略均衡不存在
1.2.4 多重纳什均衡、聚点和帕累托优
1.2.5 作为学习和进化结果的纳什均衡
1.3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性质(技术性)什
1.3.1 混合策略均衡的存在性
1.3.2 具有闭图的纳什均衡映射
1.3.3 具有连续收益的无限博弈的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重复严格优势、可理性化和相关均衡
第2篇 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第3章 扩展式博弈
第4章 多阶段可观察行动博弈的应用
第5章 重复博弈
第3篇 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第6章 贝叶斯博弈与贝叶斯均衡
第7章 贝叶斯博弈与机制设计
第4篇 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第8章 均衡的精练:贝均衡、序贯均衡和颤抖手性
第9章 声誉效应
第10章 不完全信息下的序贯议价
第5篇 专题
第11章 均衡的再精炼:稳定性、前向归纳法及重复剔除弱优势
第12章 策略式博弈专题
第13章 收益相关策略和马尔可夫均衡
第14章 共同知识和博弈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作者介绍
朱·弗登伯格(Drew Fudenberg),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1981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和动态经济学。曾经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法国图卢兹大学任教。从1982年至今,朱·弗登伯格教授一直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文摘
序言
这本《正版 博弈论 梯若尔 弗登博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梯若尔经典之作》给我的第一印象,可以用“厚重”来形容。当然,这种厚重感并非仅仅指物理上的分量,更多的是它所承载的学术深度和思想的精炼。我一直对经济学中那些能够解释现象、预测趋势的理论模型感到好奇,而博弈论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一类。梯若尔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作为一名诺贝尔奖得主,他在这领域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这次能够接触到他在这方面的重要著作,真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我特别关注的,是如何将抽象的博弈模型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分析。书中是否会提供丰富的案例,来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逻辑推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博弈论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时候,看似“不理性”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博弈逻辑。
评分拿到这本《正版 博弈论 梯若尔 弗登博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梯若尔经典之作》的时候,我的心情是相当激动的。毕竟,博弈论这个概念,虽然听起来有些遥远,但细想起来,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它的影子。从日常生活中的讨价还价,到国际政治中的军备竞赛,再到商业竞争中的策略制定,似乎都离不开对“理性人”在互动情境下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考量。而梯若尔,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的著作,尤其是被誉为“经典之作”的这本,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我探索这个领域的首选。封面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标识,也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多了一份信心。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系统地理解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掌握分析复杂策略互动的工具,甚至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博弈关系,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本书的到来,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开始,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升级。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无疑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思考的大门。博弈论,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试图解释人类在相互影响和依赖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策。梯若尔,作为公认的博弈论大师,他的作品自然备受期待。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在理论的严谨性与实际应用之间,是否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我希望能够从中学到如何去识别生活中的各种“博弈”,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它们。比如,在一些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复杂环境中,如何才能找到对自己最有利,同时也能促成整体最优解的策略?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让我能够跳出直觉的限制,用更理性的思维去审视和解决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一个得力助手,帮助我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更明智、更有效的决策。
评分说实话,之前我对博弈论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上,比如“囚徒困境”、“纳什均衡”之类的名词,但始终缺乏一个系统的认知框架。这本《正版 博弈论 梯若尔 弗登博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梯若尔经典之作》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我非常欣赏它能够被冠以“经典之作”的名头,这意味着它在博弈论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深入博弈论的殿堂,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然后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模型和理论。我想知道,梯若尔是如何构建他的理论体系的?他在分析问题时,又会侧重于哪些关键要素?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如何才能避免在浩瀚的理论海洋中迷失方向,真正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评分拿到这本《正版 博弈论 梯若尔 弗登博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梯若尔经典之作》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终于是一本货真价实、由权威机构出版的、来自大师级的著作了。我之前在网上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博弈论的资料,但良莠不齐,很多内容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晦涩,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让我“读懂”并“用起来”的书。梯若尔的名字,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种清晰的分析框架,让我们能够理解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互动背后的逻辑。比如,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的定价策略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在国际谈判中,各国为何会采取特定的立场?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种洞察力,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现象,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表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