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51249-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 ||
| 定价 | 59.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4月 | |
| 开本 | ||
| 作者 | ||
| 装帧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GB51249-2017 | |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钢结构以及钢管混凝土柱、压型钢板�不炷�土组合楼板、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等组合结构的防火设计及其防火保护的施工与验收。不适用于内置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1 总 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 防火保护措施与构造
5 材料特性
6 钢结构的温度计算
7 钢结构耐火验算与防火保护设计
8 组合结构耐火验算与防火保护设计
9 防火保护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附录A 防火保护层的施用厚度
附录B 标准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系数
附录C 标准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柱防火保护层的设计厚度
附录D 火灾下组合楼板考虑薄膜效应时的承载力
附录E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附录F 钢结构防火保护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G 钢结构防火保护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这本书,真的可以说是填补了我工作中的一大空白。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对其防火性能一直有所担忧。过去的规范,总感觉在某些方面不够细致,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结构和新型材料时,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而这本GB 51249-2017,简直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好钢结构防火。它对钢结构构件的防火保护,从材料的选择、施工的工艺,到最后的验收,都给出了非常详细和实操性的指导。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不同温度下钢材力学性能的变化,以及构件在火灾中的破坏机理,都有深入的阐述,这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评估和设计构件的耐火极限。 而且,这本书不仅仅关注了单体构件的防火,还对整个建筑的防火系统进行了统筹考虑。比如,对于火灾疏散设计,它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包括疏散通道的宽度、长度、防火分区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细节。我甚至发现,书中还专门讨论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的防火措施,比如地下室、屋顶等,这显示了其内容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每一个条款都力求精准,但又不失逻辑性。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们能够系统地理解和应用钢结构防火的各项技术要求。我经常在遇到棘手的防火设计问题时,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解决的思路和依据。这对于提高设计质量,避免不必要的火灾风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钢结构防火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标准的更新,更是对建筑安全理念的一次升华。我真心觉得,这本书是每一个钢结构从业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守护建筑安全。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钢结构防火设计的“圣经”!我一直觉得,虽然钢结构本身有很多优点,但在火灾面前的脆弱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过去的一些规范,总感觉更新得不够及时,跟不上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钢结构防火设计的新方向。 我特别喜欢它在结构性防火保护方面的详尽阐述。从钢构件的耐火极限计算,到不同防火材料的适用范围、施工工艺、验收标准,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钢结构形式,比如大跨度空间结构、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等,这本书都给出了针对性的防火设计指导,这在以前是比较少见的。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对一个复杂的钢结构节点进行防火设计计算,发现效率明显提高,而且结果更加严谨。 另外,书中对于防火涂料的性能要求、检测方法、防火分隔措施的详细规定,也让我受益匪浅。过去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防火涂料选择和施工的争议,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权威的解答。它不仅强调了材料本身的性能,更注重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这对于确保实际防火效果至关重要。 这本书的内容编排也非常人性化,采用了国家标准一贯的严谨风格,但又不像一些老旧规范那样枯燥难懂。每一项技术要求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和案例说明,使得理解和应用都更加便捷。我经常在工作之余,随手翻阅其中的某一章节,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灵感。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言而喻。它不仅提升了钢结构防火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为建筑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对于任何关心建筑消防安全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值得深入研读和珍藏。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无可估量的。我一直认为,建筑的生命力在于其结构,而结构的生命力,则离不开防火的保障。钢结构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效率,在现代建筑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其固有的易燃性,也一直是行业内的痛点。 GB 51249-2017的发布,可以说是一次“拨乱反正”,将钢结构防火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仔细研读了书中的内容,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防火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评估方面,有了更科学、更严谨的规定。不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构件的受火情况、结构的重要性,以及材料自身的特性,给出更具针对性的防火设计方案。 书中对于钢结构构件耐火极限的计算,引入了更先进的分析方法,这让我们可以更精确地预测构件在火灾中的表现,从而进行更合理的防火设计。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对一个高层建筑中的主要承重构件进行耐火极限复核,发现计算结果更加可靠,也为我们优化材料用量提供了依据。 同时,这本书对火灾蔓延的控制,以及人员疏散的保障方面,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它详细阐述了防火分隔、防烟措施、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求,并结合了实际工程案例,让这些抽象的技术要求变得生动具体。这对于提高建筑整体的火灾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都非常专业,是国家标准一贯的严谨风格。但同时,它又非常注重实用性,每一项技术要求都力求落地,便于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我可以说,这本书为我解决了很多以往在钢结构防火设计中遇到的难题,让我对如何设计更安全的钢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技术规范,它集成了当前我国钢结构防火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我非常肯定它的价值,并相信它将在未来的建筑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对建筑安全充满敬畏的设计师,我一直在关注钢结构防火领域的最新动态。当得知GB 51249-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并替代了原有的CECS 200-2006时,我第一时间就入手了这本书。这本书的质量和内容,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可以说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钢结构耐火极限的确定方法上,引入了更多先进的理论和计算模型。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经验公式,而是结合了更精细的分析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不同构件在火灾条件下的承载能力。这对于优化钢结构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书中对防火材料性能的详细规定,尤其是对无机防火涂料、防火板等新型材料的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施工工艺的阐述,都十分详尽。这为我们选择和应用更高效、环保的防火材料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提升钢结构的整体防火性能开辟了新的途径。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防火分隔的章节,它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如设备用房、楼梯间、竖井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这对于防止火势蔓延,保障人员疏散至关重要。 本书的语言表达也十分专业和精准,作为一本技术规范,它力求严谨,但又充分考虑到了读者在理解和应用上的便利性。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技术要求层层递进,使得整体结构非常完整和易于查阅。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规定,对一个大型展览中心项目的钢结构防火设计进行了复核,发现相较于之前的经验,这本书提供了更全面的考量因素和更精确的计算依据。 总而言之,GB 51249-2017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我国钢结构防火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集成了当前最先进的防火技术理念和实践经验,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权威的指导。我强烈推荐所有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都应该认真学习和使用这本书。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建筑钢结构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规范钢结构防火设计的最新技术指南,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不仅替代了之前广为使用的CECS 200-2006,更是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深化,这对于提高我国建筑钢结构的火灾安全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本书内容的翔实和权威。翻阅其中的章节,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严谨的科学论证。无论是对于钢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还是防火涂料的选用、施工和验收,抑或是防火分隔、疏散通道的设计考量,都给出了明确、可操作的技术指引。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新型防火材料的应用以及在复杂钢结构形式下的防火处理策略,这部分内容为我处理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难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但不失清晰,虽然是技术规范,但对于有一定专业基础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遵循了国家标准特有的逻辑结构,层层递进,条理分明。目录的设置也十分合理,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我尝试着对照书中提供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参数,与我之前接触的一些案例进行比对,发现其在精确性和全面性上都有显著提升。这对于保证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降低火灾风险,从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功不可没。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修订是基于对近年来建筑火灾事故的深刻反思和对钢结构防火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吸收。它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文件,更蕴含了对安全生产的敬畏之心和对行业发展的责任感。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的专业人士,我深切体会到,过往的一些规范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建筑形式和不断涌现的新型防火材料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GB 51249-2017的推出,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为我们提供了更具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技术遵循。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建筑钢结构防火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出版为行业带来了更高级别的技术标准和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是工程师、设计师、施工人员必备的手册,也是研究人员深入探讨钢结构防火机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参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并相信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迈上新台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