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B 50472-2008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 ||||||||||
| 【标准编号】 | GB 50472-2008 | |||||||||
| 【标准名称】 |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 |||||||||
| 【英文名称】 |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onic industry clean room | |||||||||
| 【出版单位】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中标分类】 | > > | |||||||||
| 【代替标准】 | ||||||||||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 【归口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编 | |||||||||
| 【起 草 人】 | 陈霖新 秦学礼 晁 阳 张利群 王唯国 | |||||||||
| 【起草单位】 |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 |||||||||
| 【参编单位】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 【发布日期】 | 2008年12月15日 | |||||||||
| 【实施日期】 | 2009年7月1日 | |||||||||
| 【出版日期】 | 2009年5月 | |||||||||
| 【开本页数】 | 32 开 / 165 页 | |||||||||
| 【标准定价】 | 28.00 元(不含运费) | |||||||||
| 相关公告 [2008-12-15] 
 | ||||||||||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是,它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并非仅仅罗列一些条条框框,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洁净厂房设计背后的原理,比如空气动力学在洁净室中的应用,或者不同洁净级别对人员和物料进出的规定是如何形成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洁净室的检测和验收章节印象深刻,这里详细说明了如何进行洁净度检测、风速测量、压差监测等,并且给出了相应的验收标准。这对于确保设计最终能够落地执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非常关键。很多时候,设计图纸上的完美,在实际施工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打折扣,而有了这本书,我们就可以更有底气地进行监督和验收,确保最终交付的厂房符合最高标准。此外,这本书在环境保护和节能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例如如何优化新风量,减少能耗,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等,这些都体现了设计规范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非常注重细节,而且考虑得非常周全。从最初的厂房选址,需要考虑哪些环境因素,到最终的设备安装,如何保证其不成为洁净污染源,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指导。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不同工艺区域的隔离和防护措施的论述。比如,对于一些容易产生污染的区域,书中明确了需要采取哪些屏障措施,如何设置气闸,如何控制人员和物料的流动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这对于我们设计那些复杂多变的电子制造厂房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而且,这本书还对一些常见的工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处理静电防护方面,书中就给出了多种有效的措施,从材料的选择到接地系统的设计,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这无疑能帮助我们在设计中避免很多潜在的麻烦。
评分我个人认为,GB 50472-2008在更新和完善行业标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较于以往的一些标准,这本书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升级,使其更符合当前电子工业发展的需求。例如,在人员洁净和物料洁净的流程设计上,书中给出的方案更加人性化,也更符合实际操作习惯,这无疑会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接受度和执行效率。我也注意到书中对一些新兴的电子制造技术,如半导体封装、精密器件生产等,对洁净度的特殊要求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这使得这本书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和适用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语言清晰易懂,逻辑性强,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仅仅是一本设计规范,更像是一本行业内的“宝典”,为电子洁净厂房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指引。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给电子行业的设计师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以往在设计洁净厂房时,总感觉有些标准上的模糊和不确定,尤其是在一些细分领域,缺乏明确的指导。这次的GB 50472-2008,在结构和内容上都做了极大的充实,几乎涵盖了从厂房选址、总体布局,到空气净化系统、物料洁净、人员洁净等各个关键环节。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洁净度等级划分和控制的详细阐述,这对于我们精确把握不同工艺对洁净度的需求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微电子制造这种对洁净度要求极高的行业,书中给出的参数和要求,比以往的标准更为严谨和具体,甚至细致到了对不同类型颗粒物的控制指标。而且,这本书在工艺流程设计、设备布局方面的建议也非常有参考价值,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空间,避免交叉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它还强调了厂房的安全性、节能性和可维护性,这些都是现代洁净厂房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出现,不仅提升了行业的设计水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设计蓝图。
评分作为一名在电子厂房建设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不得不说,这本规范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我们很多繁琐的工作。过去,很多设计上的细节,需要我们反复查阅各种零散的资料,或者凭借经验进行判断,耗时耗力,而且错误率也难以保证。GB 50472-2008则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将所有需要考虑的因素都囊括其中,并且给出了清晰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空调净化系统部分的章节,这里面的风量计算、换气次数、压差控制等内容,都经过了非常细致的推导和论证,对于保障厂房的洁净度至关重要。另外,书中还对不同类型的洁净室(如万级、千级、百级等)的结构、材料选择、装修工艺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让我们在实际施工中有了明确的依据,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和返工。我举个例子,书中对于门窗密封性的要求,就非常具体,明确了缝隙允许的最大值,这在很多时候是影响洁净度的关键点,但以往的设计文件里却常常被忽略。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一步步完成设计,让人心里踏实了不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