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 |
| ISBN: | 9787802425361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出版时间: | 2010年10月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字: | 159页/40千字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组编 | |
| 定价: | 68.00 |
目录
总说明
水平弯管支墩简图
水平三通支墩简图
水平管堵支墩简图
垂直向上弯管支墩简图
垂直向下弯管支墩简图
*部分:无地下水
第二部分:无地下水
第三部分:无地下水
第四部分:无地下水
第五部分:无地下水
第六部分:无地下水
第七部分:有地下水
第八部分:有地下水
第九部分:有地下水
第十部分:有地下水
第十一部分:有地下水
第十二部分:有地下水
10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图集是对原03S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图集的修编。适用于市政及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中无地下水(即地下水位低于支墩底面)及有地下水条件下(地下水位低于设计地面以下0.5m)的室外柔性接口埋地给水管道常用支墩,特殊支墩需要另行设计;适用于管道内径为100~2000mm的铸铁管(包括球墨铸铁管、未经退火处理的球态铸铁管等)、混凝土管(包括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化学管材管(包括硬聚氯乙烯圆管(UPVC)、聚乙烯圆管(PE)、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GRP、FRP)等);其主要内容包括:水平弯管、水平三通、水平管堵、垂直向上(下)弯管支墩等室外埋地管道常用支墩的选用及施工详图。
与原图集相比,本次修编根据现行规范对支墩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大了图集的适用范围,同时适用于市政给水管道和小区给水管道施工;改变了编排方式,增加了目录索引,作为施工类图集,方便了设计选用,和施工人员照图施工。
这本《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对于我这个长期在一线施工的项目经理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救命书”。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和施工环境,尤其是在给水管道的敷设过程中,如何确保支墩的稳固性,避免后期出现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头疼事。以前,我们可能更多地依赖经验,或者参照一些零散的设计资料,这其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一套权威、可靠的设计指导。它系统地梳理了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的设计规范,从理论计算到具体图纸,都给出了详尽的说明。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类型支墩的详细解析,比如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构造特点以及施工要点。这些内容对于指导我们的施工队伍,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些复杂项目中,这本书将成为我们现场协调、技术交底的必备工具。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规避风险,更能够提升我们项目整体的专业水平。这种标准化的设计图集,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施工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集技术性、实用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宝贵文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柔性接口给水管道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耐久性,在现代给水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类管道的支墩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流体压力、土体荷载、温度变化以及地震等多种因素,其设计难度不言而喻。本书的出现,无疑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份权威性的参考。我细读了书中关于不同类型支墩的选型原则和构造要点,例如,在何种情况下选择混凝土支墩,何种情况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支墩,以及不同支墩的配筋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都有着极为详尽的描述。特别是书中提供的若干典型节点详图,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直观而清晰的指导。这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师们更准确地完成设计任务,也能有效指导施工人员规范操作,减少因设计或施工偏差可能引发的隐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以国家标准的高度,统一了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对提高我国给水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评分当我看到《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这本书时,我立刻意识到它在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对建筑材料和结构细节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对那些支撑起宏伟建筑的“幕后英雄”们感到着迷。给水管道,作为城市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容忽视。而柔性接口的给水管道,其特点在于能够适应一定的位移和变形,但这也对支撑它们的支墩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设计要求。这本书,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系统地讲解了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各种荷载分析以及结构形式的介绍,这些内容对于理解支墩为何要这样做,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承载效果,有着极其深入的阐释。书中提供的图纸,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实用,它们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构件,清晰地展示了各个部分的连接方式和尺寸比例,这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窥见工程设计的严谨与智慧。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以一种易于理解和应用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评分拿到《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这本书,我首先就被它所涵盖的专业性所吸引。作为一个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一个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细节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给水管道作为建筑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墩的设计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柔性接口的给水管道,相比于刚性接口,在应对地基沉降、温度应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对支墩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本书恰恰就聚焦于这一细分但极其重要的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国家层面的标准设计方案。我翻阅了其中的章节,对各种力学计算的依据、材料的选用原则以及不同工况下的支墩形式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书中提供的图例非常丰富,涵盖了多种常见的设计场景,并且标注清晰,易于理解。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则提供了明确的施工指导,避免了因理解偏差而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比如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或者在需要承受较大动荷载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合理的支墩设计,这些内容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我国给水管道工程标准化建设的一次重要推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评分这本书的名称叫做《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我拿到它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种学习的目的去的。我一直对建筑工程中的细节设计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部分,比如管道支墩。我们都知道,给水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会承受压力、温度变化以及水流的冲击,这些都会产生振动和位移。如果支墩设计不当,不仅会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漏水甚至安全事故。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的设计原则、构造要求以及各种典型节点图。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埋深以及不同口径管道的支墩设计方案,这些内容非常实用。而且,图集里的图纸清晰、标注详细,很多尺寸和构造都经过了严谨的计算和验证,这对于我们实际施工人员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集,更像是一个经验的总结和标准的传递,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设计依据,让我们可以更有信心地进行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对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更多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技巧,这对我未来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