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指导丛书 |
| 定价 | 64.00 |
| ISBN | 9787112048168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作者 | 鲍家声 |
| 编号 | 10968899 |
| 出版日期 | 2002-07-01 |
| 印刷日期 | 2012-08-31 |
| 版次 | 1 |
| 字数 | 无 |
| 页数 | 391 |
| D1一章绪论 D1一节图书馆任务、类型及规模 D1二节图书馆的发展概况 D1二章图书馆xuan址及场地设计 D1一节图书馆xuan址原则 D1二节图书馆场地设计 D1三章图书馆建筑功能构成及空间组织 D1一节图书馆建筑功能构成及其关系 D1二节图书馆建筑基本功能要求 D1三节图书馆建筑布局 D1四节图书馆的扩建 D1四章阅览空间设计 D1一节阅览空间分类 D1二节阅览空间设计基本要求 D1三节阅览空间设计 D1四节阅览家具与布置 D1五章藏书空间设计 D1一节书库类别及藏书的方式 D1二节书库规模与层数 D1三节书库位置及书库设计要求 D1四节书库的平面设计 D1五节书架种类及构造 D1六节藏书空间的采光照明和通风 D1七节藏书空间防护要求 D1六章出纳、检索空间设计 D1一节出纳、检索空间的组成及设计 D1二节借书处的位置及要求 D1三节借书处的布置与面积 D1四节目录厅的布置及面积 D1五节现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心 D1七章业务用房及行政办公用房设计 D1一节采编工作用房 D1二节业务部门工作用房 D1三节装订、复修工作用房 D1四节行政办公用房 D1八章公共活动及辅助空间设计 D1一节门厅 D1二节展览陈列空间 D1三节报告厅(多功能厅) D1四节读者休息及厕所 D1五节其他对外服务用房 D1九章图书馆建筑造型 D1一节图书馆建筑造型设计原则 D1二节图书馆建筑造型的设计手法 D1十章图书馆设计过程与案例解析 D1一节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过程 D1二节图书馆设计过程实例解析 D1十一章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 D1一节电子计算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设计 D1二节网络与通迅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D1三节机械传送设备 D1四节缩微复制技术的应用 D1五节静电复制技术的应用 实侈0 一、国内图书馆实例 1.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 2.深圳大学图书馆 3.南京经济学院图书馆 4.浙江师范大学邵逸夫图书馆 5.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 6.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 7.华中理工大学图书馆新馆 8.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图书馆 9.内蒙古图书馆 10.福建省图书馆 11.深圳南山图书馆 12.上海图书馆新馆 13.铜陵市图书馆 14.铜陵财贸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15.马鞍山市图书馆 16.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17.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 18.深圳文化中心图书馆 19.台.湾淡江大学学生纪念图书馆新馆 20.台.湾中央图书馆 21.台.湾大学总图书馆 22.台.湾高雄凤新高中图书馆 23.台.湾元智大学图书资讯大楼 二、国外图书馆实例 24.芬兰维普里市立图书馆 25.美国埃克斯特学院图书馆 26.以色列里捷耶夫大学中心图书馆 27.英国国j1a图书馆新馆 28.英国泰晤士河谷大学学术信息中心 29.法国国j1a图书馆新馆 30.法国国j1a图书馆新馆方案 31.法国奥尔良图书馆 32.荷兰阿迈勒公共图书馆 33.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图书馆 34.美国凤凰城中央图书馆 35.美国丹佛中央图书馆 36.德国明斯特公共图书馆 37.日本横滨市中央图书馆 38.日本湖东图书馆 39.日本惠庭市立图书馆 40.日本早稻田大学综合学术信息中心 41.日本水户市立西部图书馆 42.日本丰之国资源图书馆 43.日本新居滨市立别子铜山纪念图书馆 44.韩国汉南大学信息中心 45.韩国首江达大学图书馆D1三馆 46.土库曼阿什哈巴德国j1a图书馆 47.英国威士敦村公共图书馆 48.德国波恩大学图书馆 49.以色列国j1a图书馆 50.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图书馆 51.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学图书馆 52.瑞典维克舍图书馆 53.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 54.美国乔治亚工学院图书馆 55.澳大利亚国j1a图书馆 56.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
|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指导丛书之一。 |
|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是一部论述现代图书馆设计的专著 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xuan址及场地设计 图书馆建筑功能构成及空间组织 阅览空间设计 藏书空间设计、出纳、检索空间设计 业务用房及行政办公用房设计 公共活动及辅助空间设计 图书馆建筑造型 图书馆设计过程与案例解析 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 图书馆家具等。并精xuan了具代表性的靠前外图书馆设计实例56例。'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图文并茂 理论联系实际 尤其D1十章图书馆设计过程与案例解析是作者长期工作的总结 不仅对图书馆设计有直接帮助 对其他建筑设计也是的经验。'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可作为建筑类院校建筑设计课教材 并可供建筑师、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科研工作者学习参考。 |
作为一名刚刚入行的建筑设计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打开思路、拓展视野的书籍。在众多的选择中,《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美的呈现方式吸引了我。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场所精神”的探讨。它不仅仅关注建筑的形态和功能,更深入地挖掘了图书馆作为文化和知识载体的精神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来体现和强化这种精神。书中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是如何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从而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不失文化底蕴的空间。我被那些将地域特色巧妙融入建筑的作品所打动,比如某个案例中,建筑师就巧妙地运用了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和装饰元素,让图书馆在现代化的外观下,依然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气息。此外,书中关于“可持续性设计”的章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下,绿色建筑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而这本书也积极地展示了如何在图书馆设计中应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些都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肩负着创造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的责任。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参考,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我对建筑设计的理解,让我认识到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承载文化、传递价值的精神空间。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找一些关于空间叙事的灵感。虽然它主打的是建筑设计,但我相信好的建筑设计一定蕴含着深刻的空间叙事。而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不同图书馆的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这些设计案例的解读,巧妙地展现了空间如何被“讲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流线”的讨论,设计师是如何通过空间的组织,引导人们的行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阅读体验。比如,从入口处开阔的空间,过渡到相对私密的阅览区,再到互动交流的区域,这一系列的路径设计,就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知识探索的故事。读者在其中穿梭,也仿佛在经历一场心灵的旅程。书中的一些案例,更是将人文关怀融入了空间设计,比如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设计的专属空间,或是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设置的无障碍通道和阅读设施。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我看到了设计背后的人文温度,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还在书中发现了一些关于光影运用的独特手法,设计师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来营造不同的氛围,比如宁静的学习区,或是充满活力的社交空间。这些都为我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让我明白,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的容器,更是承载情感和故事的载体。
评分作为一名非建筑专业的读者,我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美好空间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公共空间,能够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炉,更应该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地方。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吸引力”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书中呈现的图书馆,不再是过去那种刻板、沉闷的形象,而是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和充满活力。它们有的像一座座艺术品,外观造型独特,充满想象力;有的则像一个温馨的社区客厅,舒适而亲切。书中的一些图片,展现了图书馆内部丰富的空间功能,有供人安静阅读的区域,也有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举办讲座、甚至放映电影的场所。这种多功能的设置,让我看到了现代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以及社区活动中心的多重角色。我还对书中关于“技术应用”的讨论很感兴趣。比如,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来优化图书馆的借阅流程,如何设计互动式的阅读设备,以及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来拓展阅读的可能性。这些都让我看到了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着未来的阅读空间。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图书馆的传统认知,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新世界。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想入手了,但一直没找到机会。最近终于把它抱回家,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印象是它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厚实沉甸甸的,纸张的触感也很好,翻阅起来是一种享受。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高清的图片,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插图,更是对建筑美学的直观展现。每一张照片都经过精心挑选,构图、光影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仿佛能带领读者身临其境,感受那些宏伟的空间和别致的细节。那些现代图书馆的设计案例,简直是视觉的盛宴,从宏观的整体布局,到微观的家具陈设,都充满了灵感。我常常在一页页翻阅中,被那些大胆的线条、创新的材料运用、以及对自然光的巧妙运用所吸引,甚至会停下来,对着一张图仔细揣摩设计师的意图,思考这种设计是如何在功能性和美观性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风格的图书馆,有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型图书馆,也有温馨舒适的社区型图书馆,还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型图书馆。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也为我提供了非常多元的设计思路。我个人比较偏爱那些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内部的设计,比如天井、绿植墙、或是大面积的落地窗,这些设计不仅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感,也让阅读环境更加宜人。这本书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建筑设计爱好者的宝藏,无论是作为参考资料还是纯粹的欣赏,都非常有价值。
评分我平时对一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建筑特别感兴趣,而这本书中的一些案例,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偏好。虽然书名是“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但我发现其中不少作品,在设计理念上都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的元素,或者是在对传统图书馆功能进行创新的同时,保留了其原有的学术氛围和宁静感。我尤其喜欢那些对老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的案例。这些项目,在保留原有建筑骨架和历史痕迹的同时,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赋予了老建筑新的生命和功能。它们就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人们在感受现代设计魅力的同时,也能回味历史的沉淀。书中的一些图片,清晰地展现了新旧元素的碰撞与融合,比如在古老的石墙旁,矗立着现代化的玻璃幕墙,这种对比和对话,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张力。我还在书中看到了一些关于“阅读体验”的设计思考。设计师是如何通过空间的布局、家具的选择、甚至是灯光的明暗变化,来营造最适合阅读的环境。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的地方,更是一个能够激发人们阅读兴趣、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的空间。我常常会想象自己置身于书中的某个图书馆,感受那种宁静而又充满启迪的氛围,这种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