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应用范例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应用范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利金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工程
  • 设计文件
  • 深度规定
  • 编制
  • 应用
  • 范例
  • 规范
  • 工程建设
  • 建筑设计
  • 施工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18219
商品编码:28259150004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作  者:魏利金 主编 定  价:49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页  数:288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2218219 第1章概论
1.12016版与2008版《编制深度规定》主要有哪些变化?
1.2重要术语的解释
1.3建筑工程分类标准
1.3.1民用建筑
1.3.2工业建筑工程
1.3.3构筑物工程
1.3.4建筑工程的基本组成
1.4结构《规范》、《规程》、《标准》用词如何正确理解?
1.5为什么说《规范》的要求是要求?
1.6如何正确理解《规范》条文及条文说明,如何把握规范用词标准?
1.7《规范》正文与条文说明、各种手册、指南、构造措施图集、标准图集如何正确应用理解?
1.8若遇有现行《规范》未含盖的结构体系应如何对待?
1.9执行现行《规范》时,若发现某些条款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不一致时如何解决?
第2章总则
2.1《编制深度规定》主要条文解读
2.2《编制深度规定》深度拓展解析
第3章方案设计阶段
3.1《编制深度规定》主要条文解析
……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是建设工程设计行业重要的文件资料,本套书邀请该规定的负责人或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工程师进行编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执行规定的要求。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靠前部分是对相应部分规定的解读或解析,第二部分列出了满足规定要求的工程师范设计文件,第三部分是规定中相关条文的摘录。 魏利金 主编 魏利金,资历教授级不错工程师,国家首批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历任结构式主任、主任工程师、结构总工、总监。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应用范例 图书简介 本书聚焦于建筑工程设计实践中,如何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设计成果。它并非对现行《规定》的简单重复或理论解读,而是一本旨在解决实际工作中深度把握与文件质量控制的实用工具书。 随着建筑行业对设计质量和信息集成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规定》(2016版)作为指导各阶段设计文件深度的核心标准,其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至关重要。本书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而编写,致力于弥合“标准要求”与“落地实践”之间的鸿沟。 一、 核心定位与目标读者 本书的核心定位是“深度执行的实战指南”。它假设读者已经熟悉《规定》(2016版)的文本框架,转而关注如何在不同专业、不同设计阶段(如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将条文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图纸、报告和说明文件。 目标读者群体包括: 1. 注册执业人员与设计院技术骨干: 需要确保其主持或审核的设计文件深度完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避免因深度不足或超前导致的返工和质量问题。 2.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业主方/监理方): 需要依据本书所展示的深度范例,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成果进行有效评估和验收。 3. 高校建筑、结构、设备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 作为深入理解设计文件编制流程和深度控制的参考教材。 二、 内容结构与特色 本书的结构紧密围绕设计阶段的演进和专业间的协作展开,摒弃了冗长的条文摘录,而是采取“问题导向—规范引用回顾—深度解析—实例展示”的逻辑链条。 1. 阶段性深度控制的剖析: 本书将设计过程划分为关键的深度控制节点,例如: 方案设计阶段的深度聚焦: 如何在满足功能布局、体量控制和初步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下,明确表达设计意图,并确定后续深化所需的主要技术参数,而非陷入过早的构件选型。书中通过典型建筑类型(如办公楼、住宅小区)的方案阶段汇报文件,展示满足《规定》中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关键技术决策”要求的表达方式。 初步设计阶段的深度确立: 重点解析如何落实初步设计阶段必须完成的深度,特别是涉及结构选型、主要设备选型、管线综合布局原则以及节能、防火、抗震等专项论证深度。书中会对比初步设计文件中,哪些内容是必须定死的,哪些仍可保留弹性空间,以指导深度分配。 施工图阶段的深度达标: 这是本书着墨最多的部分。重点不在于绘制完整的施工图,而在于如何组织和呈现施工图深度,以满足《规定》对“可施工性”、“信息完整性”的要求。例如,针对不同专业(结构、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详细展示在“详图深度”、“构造节点”、“设备参数标注”等方面,如何恰到好处地达到规范要求的“完整、准确、清晰”。 2. 专业间的深度协调与接口处理: 设计文件深度的不一致性往往出现在专业间的接口处。《规定》要求各专业深度必须相互匹配。本书通过多专业协同的视角,展示了深度对接的案例: 结构与建筑的接口深度: 建筑专业何时应明确开洞位置和墙体性质,结构专业何时应完成梁柱的初步截面估算,并以对比图表形式清晰呈现。 设备与建筑、结构的交叉深度: 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在确定管井、设备基础、吊顶高度等关键深度时,如何根据建筑提供的空间条件和结构提供的荷载信息,反向支撑自身的深度表达。 3. 关键深度要素的“量化”与“可视化”: 为避免深度理解的模糊性,本书尝试将部分抽象要求进行“量化”或“可视化”的呈现: 技术经济指标的深度控制: 选取关键指标(如建构筑物面积计算、容积率、能耗指标),对照《规定》对不同阶段的指标准确度要求,提供校验清单。 特殊构造节点的深度表达: 针对防水构造、抗震缝处理、特殊材料的接缝等,书中展示了施工图阶段,必须包含的图示深度,以及在初步设计阶段应以何种文字或示意图形式表达其设计原则。 4. 文件组织与质量控制: 本书的后半部分将重点关注如何组织设计文件,以体现其深度的一致性: 设计说明的深度层次: 如何撰写不同阶段的设计说明,确保其中对设计依据、主要技术参数的引用和说明,完全响应《规定》对设计文件“表达清晰”的要求。 图纸深度的目录化管理: 提供一套实用的图纸深度自检表,确保所有必需的图纸(如材料做法表、设备清单、构造详图)均按要求深度生成。 三、 区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的特点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实操性和针对性。它不是一本理论教材,也不是一本纯粹的施工图集。它是一本以《规定》(2016版)为纲,以实际工程文件为骨架,着重解析“为什么这样做才是符合深度要求的”的桥梁书。书中展示的范例,均是基于当前主流设计规范和行业惯例,力求实用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它旨在帮助设计人员在日益严格的深度审核环境中,高效、准确地输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设计文件。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从事建筑工程多年的一线工程师,一直以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都遵循着国家发布的各项规定和标准来编制设计文件。然而,有时候,那些规范条文的表述确实显得有些理论化,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或者在具体执行时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它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结合了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项规定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比如,在编制给排水设计文件时,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详细阐述了需要包含的内容和深度,甚至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图纸示例,这对于我们规范工作流程、减少错误非常有帮助。书中对于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图纸,比如暖通、电气等,也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我最看重的一点。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专业人士,我深知一份规范、详尽的设计文件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这本书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从而更准确地进行工程量计算和成本估算。书中对于一些关键的设计节点的深度要求,比如结构构件的尺寸、材料等级、连接方式等,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引,这极大地减少了我们在理解设计意图时产生的歧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设计文件深度之间关系的阐述,它让我明白,设计文件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精度,进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本核算。这本书就像一本“操作手册”,帮助我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我的本职工作。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它让我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一直觉得设计文件编制是一件非常枯燥且繁琐的事情,但这本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翔实的案例,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条条框框变得易于理解。尤其是书中对一些关键节点的图例和说明,简直是手把手教学,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很快掌握要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结构设计部分,它不仅列举了常见的结构形式,还详细解释了在不同设计条件下如何选择和优化,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设计荷载计算示例。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大大提升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人性化,重点内容用醒目的字体标出,方便我快速查找和回顾。总之,如果你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感兴趣,或者正在从事相关工作,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不仅能够帮助你理解规定,更能让你学以致用,提升专业技能。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觉得无非是把现有的规范条文再重新组织一下。但翻开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想象。它并没有简单地重复规范,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项目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例如,在讲解绿色建筑设计时,书中列举了几个成功案例,并分析了它们在节能、节水、环保方面的具体措施和设计亮点,让我对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还特别强调了设计文件的“可执行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平衡,这一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在实际施工中是难以实现的,或者成本过高。这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向我展示了如何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兼顾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合理的设计。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入职不久的建筑设计助理,我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很多不足。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了解设计文件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每一部分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深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技术经济指标”部分的讲解,它不仅说明了这些指标的重要性,还提供了计算方法和参考数据,让我明白如何在设计初期就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另外,书中对“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阐述也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觉得施工图就是把方案图再细化一下,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施工图的深度要求非常细致,涉及到材料、规格、构造做法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有清晰明确的表达,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它就像一个宝藏,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