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原版】詩經新繹.國風二: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 港颱原版 吳宏一 颱灣遠流 中國古典文學

【中商原版】詩經新繹.國風二: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 港颱原版 吳宏一 颱灣遠流 中國古典文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吳宏一 著
圖書標籤:
  • 詩經
  • 國風
  • 古典文學
  • 颱灣遠流
  • 吳宏一
  • 港颱原版
  • 中國古典文學
  • 衛風
  • 王風
  • 鄭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華商務進口圖書旗艦店
齣版社: 遠流
ISBN:9789573282556
商品編碼:28231652159

具體描述

《詩經新繹.國風二: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




作者: 吳宏一  


齣版社:遠流  


齣版日期:2018/04/2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282556


叢書係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齣版地:颱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 經史子集




內容簡介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瞭西周初年到春鞦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作品。三百篇中,包括十五〈國風〉一六○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帶有濃烈的地方色彩。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共一○五篇,多用於朝會燕饗及祭祀活動,藉以反映朝政。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四十篇,主要是廟堂祭祀的樂歌。


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極高,曾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齣《詩經》的重要影響。並認為讀《詩經》「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具有經世緻用與陶冶情操的雙重作用。


西方漢學傢稱《詩經》是古老東方知識的百科全書。《詩經》的確錶現齣古代豐富多樣的民情風貌、典章製度、禮樂規範,也反映齣現實生活的各種麵相,本書除瞭正文之外,還收錄詩經品物圖,涵蓋動植物、器物、宮室、天文等,希望能幫助讀者領會詩義。


吳宏一教授國學涵養深厚,治學嚴謹,考究精詳,此一新繹全集採白話直譯,注釋力求簡明精確,翻譯貼近原文韻味,「新繹」詮解,兼採眾說、摺衷異同,使得這部傳誦兩韆五百多年的詩集,增添不少閱讀的興味。不論是欣賞或研究,都極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吳宏一


臺灣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文學博士。曾任臺大中文係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主任、中正大學籌備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曾主編教育部編譯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並擔任臺、港、大陸等地多種學術期刊之編審顧問;曾獲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赴美訪問一年,並曾擔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華文顧問;曾獲國科會傑齣研究獎、教育部詩教獎、國傢文藝獎(文學理論類),香港研究資助局多次研究資助等。


已齣版《清代詩學初探》、《清代詞學四論》、《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詩經與楚辭》、《白話詩經》、《先秦文學導讀》、《儀禮鄉飲酒禮儀節簡釋》、《中國文學鑑賞(唐詩、宋詞、元麯、明清小品)》、《溫庭筠菩薩蠻詞研究》、《作文課十五講》、《從閱讀到寫作》、人生三書之《論語新繹》、《老子新繹》、《六祖壇經新繹》等專書三、四十種,學術論文約百篇。除研究中國文學及古代文獻外,也從事新文藝創作,齣版過《迴首》、《微波集》、《波外》、《閤唱》、《留些好的給別人》等詩文集,作品曾被選入臺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語文教科書。






目..................錄


衛風解題  12


淇奧  15


考槃  20


碩人  25


氓  31


竹竿  38


芄蘭  42


河廣  46


伯兮  50


有狐  54


木瓜  58




王風解題  64


黍離  65


君子於役  70


君子陽陽  74


揚之水  78


中榖有蓷  83


兔爰  87


葛藟  91


采葛  95


大車  99


丘中有麻  103




鄭風解題  108


緇衣  110


將仲子  114


叔於田  119


大叔於田  124


清人  129


羔裘  133


遵大路  138


女曰雞鳴  142


有女同車  146


山有扶蘇  153


蘀兮  157


狡童  162


褰裳  166


豐  170


東門之墠  175


風雨  179


子衿  183


揚之水  187


齣其東門  191


野有蔓草  195


溱洧  199




齊風解題  204


雞鳴  206


還  210


著  214


東方之日  219


東方未明  223


南山  227


甫田  232


盧令  236


敝笱  240


載驅  244


猗嗟  248




魏風解題  254


葛屨  256


汾沮洳  260


園有桃  265


陟岵  270


十畝之間  274


伐檀  278


碩鼠  283




華夏典籍的智慧之光:一部關於古典文學的探索之旅 這本【中商原版】詩經新繹.國風二: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 港颱原版 吳宏一 颱灣遠流 中國古典文學,是對中華文化瑰寶《詩經》的深入解讀與現代詮釋。它不僅是一部學術專著,更是一場引人入勝的文學考古,旨在引領讀者穿越時空,領略先秦時期人民的情感、社會風貌與藝術成就。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它聚焦於《國風》中極具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五個部分: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 《詩經》:文學之源,文化之根 《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其地位無可取代。它匯集瞭自西周初年至春鞦中葉(約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內容廣泛,體裁多樣,涵蓋瞭祭祀、宴饗、戰爭、勞動、愛情、婚姻、諷諫等多個麵嚮。這部經典是研究先秦社會、歷史、民俗、思想、語言、音樂的寶貴資料,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原鄉。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其語言風格、文化背景以及作者意圖往往需要藉助現代學者的精深研究纔能得以充分理解。本書的作者吳宏一先生,以其深厚的古典學養和敏銳的洞察力,對這五捲《國風》進行瞭「新繹」,旨在打破傳統箋釋的藩籬,以更貼近當代讀者的視角,重新發掘這些古老詩篇的生命力與內在邏輯。 聚焦《國風》:庶民情感的生動寫照 《國風》是《詩經》中最具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的部分,被譽為「風之正始」。它記錄瞭周朝各地諸侯國(特別是王畿周邊)的風土人情和百姓心聲。本書選擇的這五個部分,尤為精采,也最能體現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 一、衛風:禮教與情慾的交織 衛國位於黃河下遊,地域相對富庶,但其社會風氣在春鞦時期逐漸顯露齣複雜性。《衛風》中的詩篇,多描寫男女之間的愛戀、相思與離別,其中不乏大膽率真的情感流露,如《氓》、《碩鼠》。吳先生的解讀,著重探討瞭在周代嚴格的禮教規範下,個體情感如何掙紮求存的社會心理背景。他細膩地分析瞭詩中人物的語言模式、行為動機,並將其置於衛國的歷史脈絡中進行考察,揭示瞭禮法對人性的壓抑與解放的微妙平衡。這部分的新繹,力求在尊重原義的基礎上,展現齣詩歌中蘊含的強大生命力與悲劇美學。 二、王風:天子之地的沉鬱與哀歌 王畿所在之地,本應是天下文化的中心,然而《王風》的基調卻顯得尤為沉鬱、莊重,甚至帶有一絲蒼涼。這些詩歌往往與宮廷生活、宗廟祭祀、以及國君的德行相關。《王風》的解讀,側重於分析周王室衰微的時代背景下,詩歌如何體現對先王功業的追思,對現實政治的微妙諷刺,以及對禮樂崩壞的深切憂慮。作者深入探討瞭「雅」的風格如何滲入「風」的領域,使得這些詩篇在抒情之外,更添一層歷史的厚重感。 三、鄭風:活潑明快的鄉土情韻 鄭國地處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商業相對發達,這使得《鄭風》的風格呈現齣無與倫比的活潑、明快與世俗化傾嚮。這些詩歌是當時情歌的代錶,充滿瞭青春的氣息、對美好愛情的嚮往,以及日常生活的細節。《鄭風》的新繹著重於其語言的生動性、場景的鮮活性,以及民間婚俗的描摹。吳先生的研究,不僅關注詩歌錶層的浪漫情調,更挖掘瞭在相對開放的文化環境下,普通百姓在情感錶達上的自由度,使得讀者如同親臨那片沃土,感受著春風拂麵的氣息。 四、齊風:東方沃土的氣象萬韆 齊國素有「東方之冠」的美譽,其經濟發達,文化兼容並蓄。《齊風》的內容豐富多樣,既有農耕的辛勞,也有宴飲的歡樂,更有對地方風俗的描寫。本書對《齊風》的詮釋,試圖勾勒齣一個富庶而充滿活力的東方大國的社會圖景。作者的分析特別強調瞭地域文化對文學錶達的塑形作用,例如齊地特有的歌謠形式和音樂節奏,如何被鑄入詩篇之中,形成瞭其獨特的藝術風格。 五、魏風:邊緣地帶的堅韌與憂思 魏國在春鞦戰國交替之際,地理位置較為邊緣,常處於列強夾縫之中。《魏風》的詩歌,往往帶有一種堅韌不拔的底色,以及對戰爭、遷徙、以及政治動盪的深切憂患意識。本書對此的解讀,側重於揭示在動盪年代中,普通人在傢國命運麵前所展現齣的強大生命韌性。這些詩篇不再僅僅是風花雪月,更融入瞭對生存哲學的追問,以及對安定生活的期盼。 「新繹」的學術價值與當代意義 吳宏一先生的「新繹」並非是無根的臆測,而是建立在對歷代註疏(如《毛詩正義》)的嚴謹審視之上,並輔以語言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的視角進行的綜閤判讀。他試圖在保持古典的音韻和意境的同時,用現代的學術語言和清晰的邏輯,解釋古人在特定社會結構和語言環境下所創造的意義。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瞭精準的文本分析,更在於重建瞭文化情境。它引導讀者思考:當我們閱讀這些兩韆多年前的詩句時,我們真正讀到的是什麼?是單純的文學形式,還是那個時代社會結構、倫理道德和個體情感的複雜交響?通過對《衛、王、鄭、齊、魏》這五風的係統梳理,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詩經》並非鐵闆一塊,而是由無數鮮活的地域色彩與人生體驗編織而成的宏偉織錦。 對於古典文學愛好者、歷史研究者乃至文化傳播學者而言,這部由颱灣遠流齣版社精心齣版的專著,無疑是一扇重要的窗口,它不僅傳承瞭傳統的學術精神,更注入瞭當代解讀的活力與深度。它讓《詩經》這部古老的經典,在當下依然能夠以清晰、有力的姿態,與讀者的心靈產生共鳴。

用戶評價

評分

與其他一些嚴肅的古典文學解讀版本相比,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顯得格外親切和富有感染力。它似乎避免瞭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姿態,而是以一種平等交流的姿態與讀者對話。行文流暢自然,偶有幽默或富有哲理的感慨穿插其中,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趣味性,而非枯燥的知識灌輸。這種‘亦師亦友’的寫作風格,讓原本可能顯得遙不可及的古代經典,變得觸手可及、充滿煙火氣。它成功地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究相關曆史背景的興趣,可以說,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通往古典文學寶庫的堅實橋梁。

評分

這本書的重量感和厚度,體現瞭其內容的詳實程度。我翻閱瞭其中關於“鄭風”的一些章節,那份對風俗人情的捕捉和描摹,簡直是活靈活現。它不僅僅是對文字的解讀,更是對當時社會生活場景的重構。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能夠從短短的篇章中挖掘齣豐富的人情世故,無論是貴族之間的微妙關係,還是民間疾苦的真實寫照,都刻畫得入木三分。這種對曆史情境的細緻還原,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讓人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青銅器與禮樂並存的年代,切身感受古人的喜怒哀樂。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講究,封麵的設計既古典又帶有現代的審美,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我尤其喜歡它在字體選擇上的用心,排版清晰易讀,即使是這樣浩瀚的古典文本,閱讀起來也不會感到吃力。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確實下瞭功夫。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或學術著作,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對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光是欣賞這本書的實體本身,就已經是一種享受瞭。而且,從側邊看,書籍的裝訂工藝也相當紮實,翻閱起來很順暢,不用擔心書頁會輕易脫落。這種對實物美感的追求,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難得。

評分

這本書在翻譯和解讀部分展現齣的功力,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它沒有采取那種過於直白或過於晦澀的翻譯腔,而是巧妙地在“信、達、雅”之間找到瞭一個極佳的平衡點。讀起來既能感受到原詩詞的韻味和美感,又能準確理解其深層含義。特彆是對於那些充滿瞭地域色彩和特定曆史事件的篇章,作者的闡釋顯得尤為精準和到位,避免瞭望文生義的誤讀。這種深入骨髓的理解和再創作,讓原本沉睡在曆史中的聲音重新煥發齣瞭鮮活的生命力,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有“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之感。

評分

這本書的整體結構布局實在是太贊瞭,作者似乎非常理解普通讀者在麵對古籍時的睏惑點。它不是那種堆砌難懂注釋的冷冰冰的學術叢書,而是真正做到瞭“導讀”的精髓。我個人感覺,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對於像我這樣半路齣傢、對詩經的背景知識瞭解不深的人來說,它提供的背景介紹和文化脈絡梳理簡直是雪中送炭。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就像是有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師在旁邊耐心講解一樣,讓你能夠迅速抓住每篇詩歌背後的時代風貌和情感張力,而不是被生僻的字詞卡住而掃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