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正版特价)慈善的商业模式|218537 |
| 图书定价: | 32元 |
| 图书作者: | 林伟贤;魏炜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1/1/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32901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75 |
| 版次: | 1-1 |
| 作者简介 |
| 林伟贤 实践家教育集团创办人暨董事长,陕西实践家商学院创办人,陕西创业技术学校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特约教授,北京大学实践家商业模式研究中心副主任,皇明太阳能集团独立董事。林伟贤先生的国际“社工”经验十分丰富,从酷寒的蒙古草原部落到酷热的非洲难民中心,从中国台湾地区的“9·21”大地震到中国内地的华东大水灾,随处可见他投入最前线全力赈灾的身影。长期协助各基金会与慈济功德会的实务经验,使他积累了有效协助各企业建立社会型企业,并实践CSR企业社会责任的独到经验,被全球最大的佛教慈善组织——慈济功德会的创办人证严法师誉为“金头脑”!他是商界与教育界少见的CSR企业社会责任设计专家。从1994年参与美国《成功杂志》(SUCCESS)国际中文版的创办并进入教育领域开始,林伟贤先生共创办了20家教育培训公司与学校,分别位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定位在有效协助企业家创新商机趋势,建立执行系统,打造商业平台。他同时是美国BSE企业家商学院中文版以及国际课程“华文Money&You;”的创办人,更将其20余年的商战实务经验汇整为VCS商业系统,深受海内外诸多企业家的肯定。他与皇明太阳能集团创办人黄鸣先生共同开设的HDS皇明实践系统课程,更首创了企业家与教育者共同授课的最完美组合,引领海内外企业家实地走进企业体验学习,开创了实境教育的先河。林伟贤先生的著作有:《商道》、《商经》、《正道》、《决策力》、《整合这门课》、《我爱钱更爱你》、《谈判艺术》、《卓越的种子》、《创新中国》、《学校没有教的事》、《商业系统》、《魅力口才》等,用词精简,案例精彩,深受读者喜爱。魏 炜 1965年12月出生于新疆农六师105团,湖南宁乡人。1990年在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组织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曾在新疆工学院和新疆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实践家商业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深圳长园集团、中兴通讯、大连獐子岛、深圳易方数码、新疆金风科技、新疆新能源、北京居泰隆等多家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或管理顾问。在《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统计与决策》、《创富志》等国内外学术和财经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已经出版论著有《发现商业模式》、《重构商业模式》、《管理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设计》、《现代企业管理》等。 |
| 内容简介 |
| 商业模式不仅适用于企业和商业性的组织,也同样适用于众多的非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机构等等,本书中的慈善的商业模式便是对慈善活动和组织中所体现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总结出世界上一些典型的、成功的慈善案例的经验和体系架构,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千余家慈善和社会公益性质的基金会。本书提出的概念——慈善的商业模式,是求取成功慈善之果的新径和捷径,是“道”和“术”的结合。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本书总结出世界上一些典型、成功的慈善案例的经验和体系架构,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大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期用商业模式的力量丰满慈善事业的羽翼,开辟一片慈善事业的崭新天空。 |
| 目录 |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第1章MSN:小图标,大影响1 1.1微软及MSN介绍1 1.2商业模式概述2 1.3活动影响4 1.4潜在的企业利益5 1.5MSN在中国7 1.6总结10 第2章RED:创意性公益11 2.1RED品牌的产生11 2.2波诺与他的慈善事业12 2.3RED品牌的推广和发展13 2.4RED品牌的影响力16 第3章奥比斯眼科:多渠道捐赠19 3.1世界眼病发病趋势19 3.2奥比斯简介20 3.3奥比斯的运营方式21 3.4奥比斯的筹款模式23 3.5奥比斯在中国26 3.6奥比斯的商业模式27 第4章格莱珉银行:穷人的银行30 4.1一个人的信誉牵涉其他四个人31 4.2贷款人提供存款33 4.3鼓励每个贷款者都成为股东34 4.4贴心服务,锦上添花34 第5章再生银行:靠垃圾盈利36 5.1公司背景36 5.2天才的商业模式——公司起源37 5.3多赢模式圈定各方利益——商业模式构架40 第6章捐款:缤纷多彩的发起模式44 6.1彩虹计划——用爱心点亮企业社会责任44 6.2人人网祈雨——“零”成本公关46 6.3一加一募捐模式48 6.4专业捐助49 6.5慈善——“四两拨千斤”50 第7章繁荣网:抢银行生意52 7.1网站背景52 7.2网站简介53 7.3网站的商业模式分析53 7.4网站发展前景与价值58 7.5借钱网在中国58 第8章免费捐赠网:减少垃圾61 8.1公司背景61 8.2公司简介62 8.3公司商业模式分析64 8.4中国国内的捐赠网站68 8.5免费捐赠网的未来发展69 第9章善水机构:在地图上找到你捐的水井70 9.1善水慈善机构的创建及简介71 9.2善水慈善机构的业务系统71 9.3善水慈善机构的关键资源能力73 9.4善水慈善机构的前景75 第10章免费大米网:背单词,捐大米77 10.1背景77 10.2“免费大米”网站介绍78 10.3“免费大米”网站的商业模式分析79 第11章思科:裁员引发的好事84 11.1思科——通往新商道的金桥84 11.2以人为本的思科85 11.3危机中变弊为利的思科85 11.4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思科88 第12章全球捐赠网:看得见的慈善91 12.1一个按钮,匹配供需91 12.2独特的运作流程93 12.3角色的转变94 12.4广泛的合作平台95 12.5多元化收入与盈利96 12.6总体评价97 第13章乐踢:踢出健康98 13.1机构背景98 13.2机构简介99 13.3商业模式分析101 第14章亚拉文医院:富人收钱,穷人免费105 14.1组织背景105 14.2组织简介106 14.3商业模式分析107 14.4关于亚拉文医院112 第15章小母牛国际:“授渔”的接力棒113 15.1组织背景114 15.2组织简介114 15.3组织的商业模式分析116 15.4组织发展前景与价值120 第16章源泉:让穷人也懂得商业模式122 16.1源泉的运作实例123 16.2组织背景124 16.3操作方式124 第17章奥利弗的餐厅:把少年犯练成大厨127 17.1奥利弗其人127 17.2关于“fifteen”餐厅129 17.3关于“fifteen”餐厅慈善的商业模式130 17.4小结133 第18章慈济基金会134 18.1慈济基金会简介134 18.2慈济基金会商业模式分析135 18.3慈济的开始:积少成多,自力更生142 第19章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43 19.1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起源143 19.2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发展145 19.3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商业模式分析148 第20章世界童子军组织153 20.1组织起源153 20.2组织简介154 20.3组织特色——童子军的活动方式155 20.4组织商业模式分析156 20.5女童子军组织159 20.6美国童子军组织简介160 后记预约人间净土161 |
| 编辑推荐 |
| 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在探讨和实践新的捐赠模式,本书的出版适逢其时。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新奇独特的慈善捐赠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商业模式! ——朱武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学教授 本书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爱心更有力量 |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特价》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接地气,但内容却着实令人惊喜。我一直以来都对社会企业和公益创新很感兴趣,总觉得有很多潜力等待被挖掘。这本书就正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没有停留在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慈善”背后的“商业模式”。我非常喜欢它提供的那种系统性的分析框架,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慈善事业的运作。书中关于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公益项目,如何平衡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强调了“创新”在慈善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商业的思维来解决社会问题。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参与公益、如何支持有意义的社会项目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也对未来公益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独特,它并没有让我沉浸在悲天悯人的情绪中,而是引导我用一种更加理性、更加“商业”的眼光去看待慈善。我之前一直觉得,慈善就是捐钱、做志愿者,是一种纯粹的爱心驱动的行为。但这本书却告诉我,慈善也可以是一种“模式”,一种可以被设计、被优化、被有效执行的体系。我非常欣赏书中那种务实的态度,它没有回避慈善运作中的实际困难,而是试图为解决这些困难提供方法论。比如,它可能会探讨如何吸引更多资源,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及如何衡量慈善项目的实际成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成功的慈善不仅需要一颗善良的心,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它挑战了我的一些传统认知,也让我对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他人产生了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对如何让公益事业更加可持续和有效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立刻就被吸引了。它并没有给我带来预期的那种“心灵鸡汤”式的感动,而是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解读“慈善”。一开始我还有些疑惑,觉得商业和慈善似乎是两条平行线,但越看越觉得书中探讨的内容非常有深度。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做善事”,而是深入分析了慈善项目如何能够像一个成功的商业企业一样,拥有清晰的目标、有效的运营、可持续的资金来源,以及能够衡量其社会效益的指标。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优秀的慈善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它需要智慧、策略和系统的规划。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吸引投资、如何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以及如何建立信任的论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些经验同样适用于很多非营利组织。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叫做《特价》的书,虽然书名给人的感觉有点像是打折促销,但我一直对“慈善”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所以就入手了。拿到书的时候,确实有点意外,它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充满了各种感人的故事或者呼吁大家捐款的内容。相反,这本书似乎在探讨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一种关于“模式”的思考。我一直在想,慈善本身,是不是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模式”?它如何运作,如何才能更有效,如何才能可持续?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特价》,但我感觉它提供的内容绝非廉价,而是需要细细品味和深入理解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解答我长久以来的一些困惑,比如,那些看起来非常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他们背后是不是真的有一套成熟的、可以复制的运作机制?又比如,为什么有些慈善项目能够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而有些却昙花一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从一个更加理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去理解慈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情感的层面。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之前对“商业”和“慈善”之间关系的模糊认识,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我一直觉得,商业就意味着逐利,而慈善就意味着奉献,两者似乎是完全对立的。但这本书却巧妙地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且强调了“模式”的重要性。它并没有鼓励大家为了赚钱而去“做慈善”,而是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商业的效率和运作方式,运用到慈善事业中,从而实现更广泛、更持久的社会影响力。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严谨的逻辑和条理清晰的论述,它不像一些泛泛而谈的书籍,而是真正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些现实中的慈善案例,然后尝试用书中的理论去分析它们,感觉非常有启发性。总的来说,这本书挑战了我之前的一些固有观念,让我看到了慈善领域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可能性,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