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加油站
  • 大气污染物
  • 排放标准
  • 环境监测
  • GB标准
  • 工业排放
  • 环境保护
  • 空气质量
  • 规范标准
  • 2007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建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155019176
商品编码:29238683941

具体描述

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编号】GB 20952-2007
【标准名称】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英文名称】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 for gasoline filling stations
【出版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标分类】 >  > 
【ICS 分类】13.040.40
【代替标准】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标准研究所
【发布日期】2007年6月22日
【实施日期】2007年8月1日
【出版日期】2007年8月
【开本页数】16 开 / 34 页
【标准定价】24.00 

相关公告

 [2007-7-30]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加油站汽油油气排放限值、控制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加油站汽油油气排放管理,以及新、改、扩建加油站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汽油油气排放管理。

工业炉窑烟气净化技术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当前工业领域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控制需求,深入探讨了各类工业炉窑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净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全书内容翔实,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旨在为环保工程师、工业企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本全面、实用的技术参考手册。 第一章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概览与控制趋势 本章首先概述了现代工业生产中常见炉窑类型,如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轮机以及各类工业加热炉所产生的烟气组分及排放特性。重点分析了二氧化硫($ ext{SO}_2$)、氮氧化物($ ext{NO}_x$)、颗粒物($ ext{PM}$)以及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随后,详细阐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演变历程,特别是“超低排放”目标对现有治理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本章通过大量案例数据,对比了不同行业(如电力、建材、化工)在污染物控制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为后续章节的技术选择提供了宏观指导。讨论了能源结构调整(如“煤改气”、“煤改电”)对烟气净化技术的间接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炉窑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如智能化监测与控制、分布式能源的集成治理等。 第二章 硫氧化物 ($ ext{SO}_2$) 脱除技术详解 硫氧化物是燃煤和燃油炉窑中最主要的酸性污染物之一。本章系统梳理了当前主流的脱硫工艺,并对其适用性、效率及经济性进行了深入剖析。 2.1 湿法脱硫技术 详细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法($ ext{FGD}$)的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关键设备(如吸收塔、浆液输送系统、副产品处理单元)。重点剖析了湿法脱硫的优化方向,包括双碱法、海水法、氨法脱硫的技术特点。对于湿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石膏)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路线分析,强调了零液体排放($ ext{ZLD}$)在特定区域的应用潜力。 2.2 干法与半干法脱硫技术 对比分析了喷雾干燥法($ ext{FGD}$)、炉内喷钙法、以及循环流化床脱硫($ ext{CFB-FGD}$)的优势。特别强调了半干法脱硫在处理中低硫燃料和对脱硫副产品有严格要求的场合的应用,探讨了反应剂的选择(如消石灰、氢氧化钙)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2.3 新型与高效脱硫技术 介绍了活性炭干法脱硫、金属氧化物吸附法等前沿技术,尤其关注了适用于中小型锅炉或分布式能源的紧凑型脱硫装置。对不同脱硫技术在去除同步污染物(如汞)方面的协同效应进行了评估。 第三章 氮氧化物 ($ ext{NO}_x$) 控制技术: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 本章将$ ext{NO}_x$的控制划分为炉内低氮燃烧技术和炉外脱硝技术两大板块。 3.1 炉内低氮燃烧技术 详细阐述了实现燃料与空气分级燃烧的原理,包括: 分级燃烧($ ext{Staged Combustion}$): 介绍了分风、分级配风、再循环烟气($ ext{FGR}$)在降低燃烧区温度和富燃区氧浓度方面的作用。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ext{SNCR}$): 探讨了尿素、液氨作为还原剂的反应机理,以及最佳喷射温度窗口的确定方法。 3.2 选择性催化还原($ ext{SCR}$)技术 $ ext{SCR}$是当前最主流的深度脱硝技术。本章深入分析了其核心要素: 催化剂的选择与失效: 对比了常用的钒钛系、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抗硫中毒和抗飞灰能力。探讨了催化剂再生与寿命管理。 反应器设计与布置: 介绍了立式、卧式反应器的结构特点,以及安装位置(高温区、低温区)对脱硝效率和副反应(如硫酸氢铵生成)的影响。 还原剂喷射系统: 优化氨水溶液的雾化效果和均匀性对下游反应效率至关重要。 3.3 $ ext{SCR}$ 辅助技术与后处理 讨论了针对低负荷或间歇运行炉窑的$ ext{SNCR}/ ext{SCR}$组合技术。同时,详细分析了$ ext{DeNO}_x$工艺中可能产生的副产物——硫酸氢铵的腐蚀问题及其相应的材料选择和清洗方案。 第四章 工业烟气中颗粒物($ ext{PM}$)的捕集与控制 颗粒物控制是保障空气质量的关键环节。本章侧重于高效除尘技术的原理、性能优化及工程应用。 4.1 静电除尘器($ ext{ESP}$) 分析了静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板式、管式)、影响除尘效率的关键因素(如比电阻、气流分布)。重点阐述了在处理高比电阻粉尘(如水泥窑、垃圾焚烧炉)时,如何通过脉冲电源、间歇磨擦等技术手段提高除尘效率。 4.2 袋式除尘器($ ext{Baghouse Filter}$) 详细介绍了滤袋材料的选择(玻璃纤维、芳纶、PPS等)及其耐温、耐腐蚀性能。深入研究了清灰方式(脉冲、反吹、振动)对滤饼形成和运营阻力的影响。讨论了PTFE覆膜滤料在超低排放($ ext{PM} < 5 ext{mg/m}^3$)中的应用优势及局限性。 4.3 组合除尘技术 探讨了串联除尘系统的设计思路,如在湿法脱硫前段使用旋流板塔或喷淋塔进行预除尘,以保护后续设备的稳定运行。对比了湿式电除尘器($ ext{WESP}$)在处理高湿度烟气、协同去除亚微米颗粒和酸雾方面的独特优势。 第五章 烟气净化系统的集成、能耗与智能化管理 现代大型工业设施要求烟气净化系统不仅要达标,还需具备高可靠性和低运行成本。 5.1 系统集成与工艺耦合 探讨了脱硫、脱硝、除尘单元在流程上的优化布局,以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和污染物协同控制。例如,利用脱硫浆液预热烟气以维持脱硝反应温度,或利用烟气余热进行干燥。 5.2 关键能耗分析与优化 系统分析了风机、浆液泵、压缩机等主要能耗设备的运行特性。提出了通过变频调速、优化管道设计、降低系统阻力等工程措施,实现脱硫脱硝系统 $ ext{SO}_2$ 100万吨/年或更低能耗的目标。 5.3 过程监测与智能控制 详细介绍了连续排放监测系统($ ext{CEMS}$)的安装、校验与数据管理规范。讨论了基于实时工况反馈的模糊控制、模型预测控制($ ext{MPC}$)等先进控制策略在应对负荷波动、保持排放稳定的应用,以实现烟气治理设施的“少跑、多抓”和优化运行。 附录: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照表、常见催化剂性能指标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环境监测机构的从业人员,我一直致力于为各类工业场所提供专业的环保咨询和监测服务。《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了解加油站行业环保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的规定。一个标准的制定,其核心在于如何科学、准确、有效地进行监测,从而评估其是否达标。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规定了监测的参数,还详细说明了监测的频次、地点、仪器设备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这为我们进行现场监测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大大减少了因方法不统一而产生的争议。此外,书中对不同类型加油站的差异化管理,也体现了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例如,对于老旧加油站和新建加油站,在技术改造的要求上可能有所不同,这更加贴合实际情况。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加油站大气污染的特点,为我的客户提供更精准的环保建议和技术指导,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 cumplir 环保法规要求。

评分

作为一名在加油站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员工,看到《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有了一个权威且明确的指导!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减少加油站的油气挥发,但总感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努力是否到位,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支撑我们的环保投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文件,更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体现。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油气回收系统要求的章节,这关系到我们日常运营中最直接的环保措施。以前,很多设备的选择和改造都是凭经验,效率不高,甚至有些盲目。有了这本书,我们就可以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技术指导,知道什么样的设备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如何进行安装、维护和检测,这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标准中明确的监测频次和方法,也让我们有了一个清晰的考核依据,方便监管部门进行检查,也让我们自己知道如何去改进。这本书,可以说为我们加油站的环保工作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南,非常有价值。

评分

作为一名对环境保护充满热情的城市居民,我一直关注着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本书,虽然不是我日常阅读的消遣读物,但它代表了一种重要的社会进步。我了解到,加油站是城市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而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国家在这一领域有了更明确的监管和控制措施。通过阅读这本书的相关介绍,我能体会到它对于减少油气挥发、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意义。书中提到的各种技术要求,比如油气回收装置的设置和维护,就是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对于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意味着更清新的空气,更健康的居住环境。这本书的存在,让我看到了政府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决心,也让我对未来城市的空气质量有了更多的信心。它是一个具体行动的体现,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环节。

评分

以前,对于加油站的环保问题,我们更多的是凭着一种“应该做”的自觉,但具体怎么做,做得好不好,心里其实没底。《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本书,就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它把很多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比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总量控制,油气回收系统的效率要求等等,这些以前感觉很遥远的东西,现在有了明确的数字和标准。我个人对书中关于“鼓励技术创新”和“推广先进工艺”的内容印象深刻。这说明,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鼓励我们不断学习和引进更先进的环保技术,从而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环保水平。这本书对于我们加油站的经营者来说,不仅仅是需要遵守的法规,更是一种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个真正注重环保的加油站,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肯定会更好。它让我们知道,环保投入是可以带来长远效益的。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太把它当回事,以为就是一本枯燥的政府文件。毕竟,我们平时接触的更多是客户服务、油品销售这些实际的运营环节。但当我翻开来看,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入和实用。它不仅仅列出了几个冷冰冰的排放数值,而是详细地分析了加油站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以及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书中对油气回收的技术原理、设备选型、安装调试都有非常细致的描述,甚至连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和验收标准都一一列举。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最佳可行技术”的论述,它提供了一种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环保水平的思路,而不是一味地要求高投入。这对于一些小型加油站来说,尤其重要,可以让他们在有限的资金下,找到最有效的环保解决方案。这本书的语言也比较清晰易懂,虽然是技术标准,但并没有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对于我们基层操作人员来说,也能很好地理解和执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