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景观美——新世纪美育系列丛书 王旭晓 9787537625142

造化钟神秀:景观美——新世纪美育系列丛书 王旭晓 978753762514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旭晓 著
图书标签:
  • 美学
  • 景观美学
  • 造化
  • 神秀
  • 文化研究
  • 美育
  • 新世纪美育
  • 王旭晓
  • 艺术理论
  • 中国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7625142
商品编码:2937287278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3-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造化钟神秀:景观美——新世纪美育系列丛书

定价:34.30元

作者:王旭晓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7537625142

字数:

页码:1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朋友,你爱旅游吗?你爱接近大自然吗?景观美这本书,是写给真正热受大自然的人们看的。
“景观”一词,由“景”与“观”组成,“景”,是指景致、风景。“观”是指景象、样子、外观。所以景观的一般含义就是指风光景色,更确切地说,是指自然景色,而景观美,就是工展示大自然美,更要揭示自然的美的秘密。
热爱自然的人们,不会为想更深入地、更全面地了解自然与自然的美,就请翻开这本书吧,它会引导你走进自然,它会告诉你有关自然与景观美的一些秘密。

目录


一 从被改造的自然到美的自然
1 拔掉门牙的巴托克人
2 炎帝、后稷与田无生活
3 渗渗泉与大禹治水
二 从神化的自然到美的自然
1 《天问》中的问题
2 太阳神福玻斯·阿波罗和儿子法厄同
3 月宫与嫦娥奔月
4 七夕的传说
5 丑陋的火神赫准斯托斯
6 海神波塞冬
7 白比丽丝泉与向晶葵
三 从象征的自然到美的自然
1 300条白兔子的尾巴
2 国旗、国徽上的自然物
3 神女峰与夫从岩
4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5 永远美丽的“故乡”
四 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
1 遥远的美丽
2 晶莹世界
3 光色幻影
4 旱地奇观
5 火山风貌
6 喀斯特胜景
7 江山雄姿
8 海疆魅力
9 夏威夷风情
五 意味无穷的人文景观
1 桃花源与水帘洞
2 赤壁与刘公岛
3 “浣纱溪”也骊山
4 “海天佛国”普陀山
5 “真武道场”武当山
6 印度“圣词”与希腊“圣山”
7 文化名山匡庐
8 “音乐之岛”鼓浪屿
六 典雅瑰丽的艺术化景观
……
七 世界自然景观举要
八 中国自然文化景观法要
结束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造化钟神秀:景观美 一、 什么是景观美? “景观美”并非一个孤立的概念,它是我们理解自然、感知环境,乃至与世界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当我们行走于山川河流之间,漫步于都市街巷之中,或是沉浸于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画作里,我们所体验到的那份愉悦、震撼、宁静,抑或是某种难以言喻的感动,都与景观美息息相关。 从广义上讲,景观美是指人类在观察、体验和创造自然及人文环境时所获得的美感。它不仅仅是对 visual beauty 的简单追求,更包含了情感、文化、历史、生态等多重维度的共鸣。景观美是流动的、动态的,它随着时间、季节、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也随着观察者的心境、认知和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二、 景观美的构成要素:和谐、秩序与变化 理解景观美,离不开对其构成要素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和谐与统一: 景观美往往体现在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包括色彩的协调、形状的呼应、体量的均衡。例如,一片绿色盎然的草坪与旁边挺拔的树木,它们在色彩和形态上构成了一种自然的和谐。在人文景观中,建筑与周遭环境的融合,历史风貌与现代元素的巧妙搭配,也体现了和谐之美。这种和谐并非单调的雷同,而是在差异中寻找共通之处,在对比中寻求平衡,最终达成一种整体的、令人舒适的美学体验。 秩序与节奏: 尽管自然景观充满野性与自由,但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秩序和自然的节奏。例如,河流的蜿蜒曲折,山峦的起伏连绵,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韵律。在人工景观中,如公园的设计、城市的规划,更是需要精心的秩序安排,如道路的布局、建筑的排布、绿植的配置,这些都构成了景观的节奏感,引导着人们的视线,也影响着人们在空间中的感受。有序的景观能够给人带来稳定、安全之感,而富有节奏的景观则能够激发人们的活力与探索欲。 变化与生机: 真正的美,往往蕴含着动态的变化和蓬勃的生机。自然景观中的四季更迭、日出日落、云卷云舒,都为我们呈现出无限变化的魅力。一棵树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一处风景在清晨与黄昏展现出迥异的风情。这种变化性使得景观充满活力,引人入胜。人文景观同样需要引入变化,例如通过不同材质的运用、不同植物的搭配、不同功能空间的设置,来避免单调,增加趣味性,并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景观美绝不仅仅是普适性的形式美,它更深深地根植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积淀。每一片土地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孕育出独一无二的植物、动物,也塑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例如,江南水乡的婉约秀丽,西北高原的粗犷辽阔,都带有鲜明的地域印记。而历史遗迹、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更是为景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景观不再是纯粹的视觉对象,而成为一种承载记忆、传承文明的载体。 尺度与比例: 景观的美感也与人体的尺度和感知息息相关。无论是宏伟的山川还是精致的庭院,其尺度和比例的恰当与否,都会直接影响观者的感受。过大的尺度可能让人感到压迫和疏离,过小的尺度则可能显得局促和压抑。人与景观之间的尺度关系,以及景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构成舒适、宜人景观的关键。 三、 景观美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景观美的概念可以触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微观的室内设计,从壮丽的自然风光到精致的艺术品,都能找到其身影。 自然景观: 这是景观美最原始、最纯粹的体现。雄伟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宁静的湖泊、奔腾的河流,以及广袤的森林、辽阔的草原,它们以其磅礴的气势、细腻的纹理、丰富的色彩,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想象。欣赏自然景观,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审美体验之一。 人文景观: 人类活动创造出的景观,同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古老的寺庙、现代化的摩天大楼、精心设计的公园绿地、乡村的田园风光,都属于人文景观的范畴。人文景观往往融合了人类的智慧、情感和创造力,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城市景观: 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集中的体现,城市景观的美学价值不容忽视。一个宜人的城市,不仅体现在其高效的运转,更体现在其优美的环境。城市的街道、广场、建筑、绿化、水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一个高品质的城市景观,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吸引外来投资和旅游,并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 园林景观: 园林艺术是景观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将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供人休憩、观赏、体验的艺术空间。从中国古典园林的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到西方园林的规整对称、开阔大气,不同的园林风格都体现了对景观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数字景观: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世界也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景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艺术等,都在构建着全新的、非物质的景观体验。这些数字景观的视觉表现、互动性、叙事性,也开始成为景观美学研究的新课题。 四、 景观美的意义与价值 景观美并非可有可无的装饰,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和个人价值。 提升生活品质: 优美的景观能够缓解人们的压力,放松身心,提供精神慰藉。无论是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还是漫步于精心设计的城市公园,良好的景观环境都能为人们带来愉悦的体验,提升整体生活品质。 促进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接触自然景观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情绪、增强免疫力。即使是短暂的绿色空间体验,也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传承文化与历史: 许多景观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符号。保护和传承这些景观,就是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让后人能够感知和理解祖辈的智慧与情感。 激发创造力与灵感: 丰富的景观体验能够开阔视野,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家、设计师、作家等,都常常从自然和人文景观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促进可持续发展: 景观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紧密相连。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合理利用资源,是创造真正持久美丽的景观的前提。将生态智慧融入景观设计,不仅能够创造美的环境,更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五、 审美的主体性与景观的感知 值得强调的是,景观美并非客观存在,它很大程度上与审美的主体——观察者有关。 文化背景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塑造不同的审美偏好。例如,东方文化中崇尚含蓄、留白,追求意境的深远;而西方文化则可能更倾向于直观、鲜明,强调力量与秩序。 个人经历与情感: 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情感体验都是独特的,这些也会影响他们对景观的感知和评价。一段充满回忆的山坡,可能因为承载了美好的过往而显得格外动人。 认知与理解: 当我们对一个景观的形成过程、历史文化、生态意义有所了解时,我们的审美体验也会随之深化。对一处古迹的解读,对一种植物的认识,都能让原本普通的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因此,理解景观美,不仅要关注其形式和要素,更要理解人类与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审美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六、 景观美的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景观美的追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珍贵的自然景观?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破坏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具互动性和体验感的数字景观? 未来的景观美,必然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将不再是单纯的视觉享受,而是一个集生态、文化、社会、心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它要求我们在设计和创造过程中,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关注人类的需求,融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为当代和未来的人们,创造出更丰富、更深刻、更动人的景观体验。 “造化钟神秀”,这句诗道出了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也点出了景观中蕴含的无穷魅力。景观美,是造物之美,是人化之美,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自我、安顿心灵的永恒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景观的意义远不止于眼前的视觉享受,它还承载着人类的情感、记忆以及我们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这本书的标题“造化钟神秀”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对自然造物的敬畏之情,而“景观美”的副标题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探讨景观美学的理论,但更希望能看到书中丰富的实例分析。比如,作者会如何解读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移步换景,或是如何看待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设计,它们又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美学原则?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涉及一些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摄影、绘画、文学作品中是如何呈现景观之美的,以及这些艺术形式如何影响我们对景观的感知和理解。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比如如何去观察、去欣赏、去解读一个景观,那就更好了,这样我不仅能获得理论上的提升,更能将这份美学素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又透着些许现代的简约。封面上“造化钟神秀”几个字,一下子就勾勒出了我想象中的意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川湖海的壮丽画卷,仿佛能从中窥见天地初开时的那份磅礴。而“景观美”这个词,又精准地定位了本书的主题,让我好奇作者将如何解读这份“美”。结合“新世纪美育系列丛书”的定位,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重新认识景观,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风景,更是承载着文化、历史、情感的深层体验。我尤其关心作者是如何将“美育”的理念融入景观的解读中,是侧重于审美理论的普及,还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引导读者去感受、去思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作为一名对自然和艺术都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获得启发,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隐藏在平凡景物中的不凡之美。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哲思,“造化钟神秀”仿佛一句古老的赞叹,指向天地万物的鬼斧神工,而“景观美”则让这份壮丽变得触手可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带领读者一同探索景观的奥秘。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定义“景观美”,它是否仅仅是视觉上的愉悦,还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历史、情感的积淀?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景观特色,以及它们各自的美学表达?作为“新世纪美育系列丛书”的一员,我更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培养现代人审美能力的具体指导。比如,如何通过观察和体验景观,提升我们对自然和人文的感知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美好。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立刻被它所传递出的一种宏大而细腻的气息所吸引。“造化钟神秀”这四个字,就足以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自然画卷,让人联想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无穷生命力。而“景观美”的定位,则将这份宏大拉回到了我们能够感知和体验的范畴。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身边的景观,不仅仅是那些著名的自然风光,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城市角落、乡村田野。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美育”的答案。在新世纪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如何从景观中汲取养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我尤其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思路,让我们能够主动去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评分

翻开这本书,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造化钟神秀”所描绘的壮丽景象,仿佛置身于鬼斧神工的自然之中,被那份磅礴而细腻的美所震撼。而“景观美”这个词,则将这份宏大的视野聚焦到了我们身边的世界。我非常好奇作者王旭晓将如何解读这份“美”,它仅仅是山川河流的秀丽,还是包含了更多人文的印记?作为“新世纪美育系列丛书”的一员,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美育视角,让我们重新认识景观的价值。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不同类型景观的深入剖析,例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它们各自所承载的美学理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自身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学会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