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重启:大灾变后,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 | ||
| 定价 | 39.80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12月 | |
| 开本 | 大32开 | |
| 作者 | (英)·达特内尔,秦鹏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88 | |
| 字数 | 195000 | |
| ISBN编码 | 9787550263222 | |
| 重量 | 382 | |
序言
重启手册
加速发展
内容
1. 世界的终结
2. 宽限期
3. 农业
4. 食物和服装
5. 物资
6. 材料
7. 医药
8. 为民供能
9. 交通
10. 通信
11. 高等化学
12. 时间与地点
13. zui伟大的发明
结语
《世界重启:大灾变后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这个名字,让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关于末日后的电影和小说,但这本书的定位显然更具深度和学术性。作为一名对科技史和人类发展历程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于“全景式人类科技简史”这一部分充满了期待。大灾变无疑会摧毁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科技基础,那么在重建的过程中,哪些科技会被优先恢复?哪些又会因为资源匮乏或技术断层而暂时搁置?书中的“科普读物”标签也表明,它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复杂的科技概念,这对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例如,在能源、农业、医疗、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文明的种子是如何在绝境中重新发芽,并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的。同时,“生态环境”和“灾害与生”也暗示了这本书会非常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在经历浩劫后如何重新审视和修复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的视野会非常开阔,能够提供多维度的思考。
评分《世界重启:大灾变后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这个书名,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它精准地抓住了我对人类未来和灾难后重建的无限遐想。我一直觉得,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当一场“大灾变”发生,一切都归于尘土,那么,从废墟中崛起,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效的方式,将人类文明重新带回正轨,这是一个极其引人深思的课题。这本书的“全景式人类科技简史”的定位,让我看到了它将涵盖人类从古至今的技术发展脉络,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在大灾变后,如何选择性地恢复、改良甚至发明新的技术。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趣味丛生”与“科普读物”相结合的?是不是会有许多关于人类在绝境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关于那些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甚至是关于那些被历史遗忘的技术如何焕发新生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蓝图,让我们理解文明的脆弱与坚韧,以及人类在面对未知时的无限潜力。
评分“世界重启:大灾变后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仅仅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我心潮澎湃。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韧性与创新能力充满敬畏,尤其是在经历过重大考验之后,那种绝境逢生的智慧和勇气,总是最能打动人心。这本书的“全景式人类科技简史”的定位,让我对其内容充满期待。我想知道,在经历了一场席卷一切的“大灾变”后,我们现有的科技基础将何去何从?哪些技术会在最关键的时刻被重新拾起,又有哪些全新的技术会在新的环境中应运而生?“快速再造”这个词语,更是让我对书中可能提出的解决方案充满了好奇,它是否会揭示人类在极端压力下,所能爆发出的惊人创造力?这本书的“趣味丛生”和“科普读物”的标签,也预示着它绝非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而是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那些关于人类生存、关于技术革新、关于文明复兴的精彩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次震撼心灵的阅读体验,让我深刻理解文明的来之不易,以及人类在逆境中永恒的探索精神。
评分读到《世界重启:大灾变后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种可能性。尤其是“趣味丛生的全景式人类科技简史”这个副标题,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演进轨迹感到好奇,而一场“大灾变”无疑是一次最极端的“重启”契机。我迫切想知道,在这场灾难之后,人类社会将如何迅速地从零开始,甚至是从负数开始,重新建立起我们的文明基石。书中关于“快速再造”的阐述,是不是会涉及到一些非常有创意和颠覆性的设想?是依靠幸存的知识精英,还是通过某种集体智慧的爆发?我特别想知道,如果是在一个物质匮乏、技术倒退的环境下,人类会如何运用最原始的智慧和有限的资源,去探索新的科技路径,去解决生存的根本问题。这本书的“科普读物”属性,让我相信它不会是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而是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那些关于技术、关于人类适应性的故事娓娓道来。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史诗感和想象力,“世界重启:大灾变后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光是这个标题就足以勾起我对未来的无限好奇。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韧性与创造力深感着迷,特别是当面对极端挑战时,我们是如何一次次地涅槃重生。这本书似乎就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探索那些可能发生在大灾变之后的重建之路。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快速再造”的具体路径,是依靠现有的科技,还是需要全新的突破?又或者是那些被遗忘的古老智慧?而且,“趣味丛生”和“全景式”这些词语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会是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而是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例子。希望它能带领我穿越时空的迷雾,亲眼见证人类文明在废墟之上再次拔地而起的过程,从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到社会结构的重塑,再到科技与文化的复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与惊奇。我希望书中能给我带来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阅读乐趣的体验,让我能深刻理解人类文明的价值,以及在逆境中永不放弃的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