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起源:从宇宙大爆炸到文明的兴起 | ||
| 定价 | 48.00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5月 | |
| 开本 | 32开 | |
| 作者 | 大卫·贝尔科维奇 著,舍其 译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59807649 | |
| 重量 | 319 | |
前言 i
第壹章 宇宙与星系 3
第2章 恒星与元素 25
第三章 太阳系与行星 41
第四章 大陆与地球内部 67
第五章 海洋与大气层 99
第六章 气候与宜居性 123
第七章 生命 157
第八章 人类与文明 187
进一步阅读书目 205
致谢 213
读完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张巨大的思维导图,连接着从遥远的过去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智慧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时空的洪流,去探寻那些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文明的兴起”的论述,它是否会涉及到人类社会结构、科技进步、文化传播等多个维度?而“地球科学”部分,又将如何与宇宙的宏大叙事巧妙地结合起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学科壁垒,为我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知识体系,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增长见识,更能获得一种对生命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吸引人,深邃的宇宙背景,点缀着璀璨的星辰,还有一条若隐若现的银河,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万物起源”的宏大主题。我一直对宇宙的诞生和生命的演化过程充满好奇,而这本书的书名恰好击中了我的兴趣点。从“宇宙大爆炸”这个起点,到“文明的兴起”,这跨越的时间尺度之宏大,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但也因此充满了探索的魅力。我尤其期待书中如何将如此庞杂的信息,通过科普的方式呈现出来,既要保证科学的严谨性,又要做到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跟随作者的思路,一步步解开宇宙和生命的奥秘。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认知大门,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的渺小与伟大。
评分我一直认为,科普读物的价值在于它能否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本书的“综合”特点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宇宙的科普书,更是一本关于我们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独的探讨,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的哲学性思考。虽然是科普读物,但如果能够触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并给出一些科学的解答,那将非常有启发性。同时,我也会关注书中关于未来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走向的预测,看看它能否为我们描绘出一些可能的前景。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天文爱好者,我对书中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部分尤为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描绘出宇宙大爆炸那一刻的场景,以及之后恒星、星系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些天文学上的基本概念,比如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这些都是目前最吸引我的研究前沿。同时,我也会留意书中对地球科学的探讨,毕竟我们所知的生命诞生于地球。了解地球的形成、演变过程,以及生命如何从简单的有机物演化出复杂的形式,这对于理解“万物起源”同样至关重要。如果书中能够用精美的插图和图表来辅助讲解,那将大大提升阅读的体验。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首先翻看了目录,发现它涵盖了从宇宙学、天文学到地质学、生物学,乃至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让我对作者的博学和编排的功力感到佩服。在我的认知里,“大历史”的概念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它要求我们跳出单一学科的视角,用更宏观、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发展。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多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且以一种流畅、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特别是关于“文明的兴起”这一部分,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探讨人类文明发展的驱动力、关键节点以及未来走向。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帮助我建立起对历史事件和科学现象之间联系的更清晰认识,那将是极大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