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学生绘画心理应用手册 |
| 作者 | 严虎 |
| 定价 | 49.80元 |
| 出版社 | 湖南科技出版社 |
| ISBN | 9787535792464 |
| 出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手册分为上、中、下三篇,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展示了绘画心理学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应用。上篇分章节介绍了中学生的11种常见心理问题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并通过120个中学生绘画心理分析实例详细讲述了如何进行中学生绘画心理分析;中篇主要讲述绘画心理学在中学生心理建设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心理普查及心理课活动等,以便让读者们知晓如何将绘画心理学与自身的工作有机地结合;下篇首先介绍了绘画测试(包括普查和个体咨询)的测试过程,然后结合400余幅例图详细讲述了如何进行绘画心理分析。该手册为目前关于中学生绘画心理学的内容*为详实的一本书,我们希望通过本手册,读者们能够更好地通过绘画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实践广泛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
| 作者简介 | |
| 严虎,医学博士,心理医生,临床心理治疗专家,湖南省艺术治疗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绘画心理研究中心主任,10余所高校心理中心特聘专家,《CCTV-1·挑战不可能》年度挑战王候选,国家卫计委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专家组秘书,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精神心理专委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疗养院特聘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艺术治疗中心主任,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治疗师及精神科医生。以作者在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包括《青少年图画心理分析手册》《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军人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手册》《绘画心理分析词典》《绘画读心术》《儿童心理画》《妈妈陪孩子画画》《多维添加画》《精神康复艺术治疗实务》《我的涂鸦日记》等,为多家电视台、多家报刊媒体特邀心理专家和专栏心理作家,并多次在各类学术会议报告个人研究成果。 梁珊,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师大应用心理学硕士导师。现任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沙市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长沙市“高考名师大讲坛”主讲专家,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内多家媒体心理咨询专栏作者,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评审专家,首届全国“辅导之星”获得者,全国心理教研员。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实践证明绘画心理学技术是发现并解决处于叛逆期及学业压力繁重阶段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全面涵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11种常见心理问题,详细讲解120个图文分析实例,提供400余幅例图以供参考。 ★语言通俗易懂,不管是心理咨询师,还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抑或是中学教师、学生家长,都能轻松学会运用绘画技术对中学生心理进行分析。 ★作者专业,著作等身。严虎博士致力于绘画心理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每年进行的培训和讲座多达几十场,拥趸者众多,以前出版的《儿童心理画》《绘画读心术》等书畅销,并成为了《CCTV-1?挑战不可能》2017年度挑战王候选。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是一本打开了我新视角的宝藏。 作为一名对心理学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在寻找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很多心理学入门书籍往往侧重于理论,读起来会有些枯燥,而一些艺术疗愈的书籍又可能过于感性,缺乏系统性。当我看到《中学生绘画心理应用手册》时,我被它“应用”这个词吸引了。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绘画来改善心理状态的书。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这个需求。 我被书中的许多案例和练习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画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画”,以及“画完之后该如何解读”。书里提供的不同主题的绘画练习,能够帮助我触及到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而作者严虎先生的解读则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关于“描绘你的烦恼”的练习,画完之后,我意外地发现,那些曾经让我困扰的问题,在画布上呈现出来时,似乎就没有那么可怕了。我能更客观地看待它们,甚至能从中找到解决的线索。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心理咨询的压力,但却给了我一种自我探索的动力,让我觉得,原来改变是可以从一幅画开始的。
评分一份关于自我成长的温暖指南。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更是心灵上的成熟和独立。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但关于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却相对较少。当我拿起《中学生绘画心理应用手册》时,我感觉自己像找到了一位可靠的向导,它将带领我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友好,没有使用复杂的心理学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日常化的语言,像是在和朋友聊天一样。它让我感到放松,也让我愿意去尝试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我尤其喜欢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把绘画定义成多么高深的技艺,而是强调了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重要性。通过书中的引导,我学会了如何用色彩、线条甚至形状来表达我内心的情绪,无论是喜悦、焦虑还是沮丧,都能找到一种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这种过程让我觉得非常舒缓,也让我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份温暖的陪伴,它鼓励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惧怕表达,不害怕去感受,而是用绘画来记录和疗愈自己。
评分一本翻开就能感受到治愈力量的书。 最近压力有点大,生活琐事缠身,情绪也跟着起伏不定,感觉整个人被困在了一个小小的漩涡里,喘不过气来。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它的名字《中学生绘画心理应用手册》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我早就过了中学生的年纪,但“绘画”和“心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总会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和期待。我一直相信艺术是有疗愈的力量的,而心理健康更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课题。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简洁,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但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吸引我把它带回了家。 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虽然我不是学美术出身,也没有什么绘画基础,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一点也不像枯燥的理论书。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我一步步地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特别喜欢它里面介绍的那些绘画练习,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鼓励你去自由地表达。比如,书里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情绪,我试着画了一幅画,用了很多我平时不敢用的鲜艳色彩,结果发现,那种压抑在心底的不安,似乎随着颜料的涂抹而一点点释放了。还有关于线条的练习,让我体会到不同线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流畅的线条让人舒缓,而粗犷的线条则能宣泄情绪。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压力,反而让我觉得绘画是一件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点滴。
评分一次关于内在风景的奇妙探索。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信息淹没,忽略了内心深处的呼唤。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让我慢下来,重新连接自己内心的方式。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学生绘画心理应用手册》,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吸引了我。 这本书并没有强迫我去画出多么“好看”的作品,而是鼓励我以最真实、最自由的方式去表达。它就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探索自己内心的风景,去发现那些平时被我忽视的情感和想法。我尝试了书里的一些绘画练习,比如用色彩来描绘我的一天,或者用线条来表达我的心情。令我惊喜的是,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绪和感受。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烦恼,在画布上变得清晰可见,而那些被遗忘的美好,也重新被唤醒。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通过绘画,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也能够从中获得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一本唤醒内在创造力的启迪之作。 我一直对如何激发内在创造力感到好奇,也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当我看到《中学生绘画心理应用手册》时,我被它“绘画”与“心理”的结合所吸引,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更具情感连接的方式来探索创造力。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绘画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直观、情感化的表达工具。它鼓励读者放下对“画得好不好”的担忧,而是专注于“画出自己的感受”。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练习,比如“描绘你的梦想”或者“用颜色表达你的情绪”。在创作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可以如此流畅地通过线条和色彩展现出来。这种过程不仅是一种释放,更是一种自我发现。我开始明白,创造力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只需要一个引导,就能被唤醒。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绘画在心理成长和创造力激发方面的巨大潜力,它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启迪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