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方志恩书画作品
定价:268.00元
作者:方志恩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0822191
字数:
页码:1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方志恩书画作品》收录了作者方志恩创作的书法及国画作品百余幅,另附一些篆刻及写生速写作品。国画作品以花鸟虫鱼为主,书法兼及楷书、行书、草书。方志恩的书法从传统入手,提按顿挫,起收开合,皆有出处可寻。楷书初学颜柳法,后来兼取张猛龙、张黑女碑、钟繇、智永、褚遂良法,古质端庄,但不呆板、刻厉;行草书以学晋唐书家为主,兼学米芾、赵孟頫诸家,流便清丽,而不流于甜俗、纤巧。他的大字点画精到,气势宏大,不以字体奇险取胜,而以书法功力深厚、雅俗共赏博得世人称道。可以说,这本作品集是作者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表露。
目录
谁放下
国香引蝶
《论语·卫灵公篇》节选
《论语》三则
王昌龄边塞诗三首
北溟之鱼
梅妻鹤子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选
香色销魂
鹤鸣九皋
扇面
扇面
夜深人静五言联
翠羽鸣春
《礼记·学记》
欧阳修《诲学说》等三则
《书谱》节抄
自作诗《古风·学书有感十一首》
海龙王处也横行
留得清香入素琴
瓷画《青松多寿》
瓷画《冷翠清暑》
郑燮《题瓷画》
瓷画《平安长寿》
印章
2003年写生局部
2001年速写作品
2002年速写作品
2005年速写作品
2006年速写作品
2006年速写作品
2003年速写作品
2002年速写作品
2005年速写作品
2002年速写作品
附件
我的知与行——“述而不作”与学术源头文化联想
文天祥《正气歌》
《论语》节选
花娇欲语
寿高秦松
高节多寿
《礼记·礼运》第九节节选
松寿图
苏轼诗句
慎独
闲立
清幽
松阴孤影
千佛洞见鸠摩罗什塑像有感
梅鹤共年华
灵壁清芬
左宗棠诗及随感
高标逸韵
秋艳
南山之寿
春消息
贵妃出浴
桂芳双寿
宋·雷震《村晚》
张旭《山中留客》
君子交
春宵吟月
梅花双寿
临张芝《冠军帖》
素心自知
翠竹兰石图
兰吐幽香竹弄影
凛然之气
素秉岩
李白《蜀道难》
卞同《题倪云林画》
临王羲之《兰亭集序》
村边即景
春和景明
李忱《瀑布》
凭栏倚石五言联
几点梅花可人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篱边情趣
劲节双寿
紫葩春晖
李白《清平调》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选
清供
石贞兰馨
题画旧作古风十首
《论语》一则
《论语·子张篇》节选
君子相伴月明中
龙塘山旧作十首
虚心到白头
国香瑞色
池塘秋景
浩然之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和露临风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陈继儒《岩栖幽事》一则
苍鳞
吴镇《题草亭诗意图》
李白《草书歌行》
与君子为伴
劲节长寿
处事六言联
静翠幽香
毛《沁园春·雪》
庄子语
黄庭坚《论书》节选及随感
劲节兰石古木图
刘熙载《艺概叙》节抄
曹操《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苏轼《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文人书画佼佼者——方志恩先生
藏锋有出锋的灵动——我心中的方志恩先生
《方志恩书画作品》序
《三字经》
清芬幽远
元·释天如《和韵天目一峰云外庵四景》《登西林》诗二首
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羲之《兰亭集序》
苏轼《前后赤壁赋》
刘勰《文心雕龙》摘句
白居易《春题湖上》
范仲淹《岳阳楼记》摘句
为大菽立传
白居易《座右铭》
宋人徐俯诗句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佛说阿弥陀经》
书到事非七言联
菜根香
幽香妙境
《香色如意》写生
临王羲之尺牍
临王羲之尺牍
白居易《续座右铭》
已成文化遗产
文能学到联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选
虞世南《咏蝉》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素衣不碍玉香
早春
不竞繁华
节录《孟子·公孙丑上》
明·董斯张《夜泛西湖》
作者介绍
方志恩,号士心,斋称“山风堂”“近月楼”“二阁居”等。1947年出生,临安昌化人。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围国画家协会会员、浙汀省书法家协会第3—5届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临安市书法家协会第3—6届主席。
文摘
序言
谁放下
国香引蝶
《论语·卫灵公篇》节选
《论语》三则
王昌龄边塞诗三首
北溟之鱼
梅妻鹤子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选
香色销魂
鹤鸣九皋
扇面
扇面
夜深人静五言联
翠羽鸣春
《礼记·学记》
欧阳修《诲学说》等三则
《书谱》节抄
自作诗《古风·学书有感十一首》
海龙王处也横行
留得清香入素琴
瓷画《青松多寿》
瓷画《冷翠清暑》
郑燮《题瓷画》
瓷画《平安长寿》
印章
2003年写生局部
2001年速写作品
2002年速写作品
2005年速写作品
2006年速写作品
2006年速写作品
2003年速写作品
2002年速写作品
2005年速写作品
2002年速写作品
附件
我的知与行——“述而不作”与学术源头文化联想
文天祥《正气歌》
《论语》节选
花娇欲语
寿高秦松
高节多寿
《礼记·礼运》第九节节选
松寿图
苏轼诗句
慎独
闲立
清幽
松阴孤影
千佛洞见鸠摩罗什塑像有感
梅鹤共年华
灵壁清芬
左宗棠诗及随感
高标逸韵
秋艳
南山之寿
春消息
贵妃出浴
桂芳双寿
宋·雷震《村晚》
张旭《山中留客》
君子交
春宵吟月
梅花双寿
临张芝《冠军帖》
素心自知
翠竹兰石图
兰吐幽香竹弄影
凛然之气
素秉岩
李白《蜀道难》
卞同《题倪云林画》
临王羲之《兰亭集序》
村边即景
春和景明
李忱《瀑布》
凭栏倚石五言联
几点梅花可人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篱边情趣
劲节双寿
紫葩春晖
李白《清平调》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选
清供
石贞兰馨
题画旧作古风十首
《论语》一则
《论语·子张篇》节选
君子相伴月明中
龙塘山旧作十首
虚心到白头
国香瑞色
池塘秋景
浩然之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和露临风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陈继儒《岩栖幽事》一则
苍鳞
吴镇《题草亭诗意图》
李白《草书歌行》
与君子为伴
劲节长寿
处事六言联
静翠幽香
毛《沁园春·雪》
庄子语
黄庭坚《论书》节选及随感
劲节兰石古木图
刘熙载《艺概叙》节抄
曹操《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苏轼《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文人书画佼佼者——方志恩先生
藏锋有出锋的灵动——我心中的方志恩先生
《方志恩书画作品》序
《三字经》
清芬幽远
元·释天如《和韵天目一峰云外庵四景》《登西林》诗二首
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羲之《兰亭集序》
苏轼《前后赤壁赋》
刘勰《文心雕龙》摘句
白居易《春题湖上》
范仲淹《岳阳楼记》摘句
为大菽立传
白居易《座右铭》
宋人徐俯诗句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佛说阿弥陀经》
书到事非七言联
菜根香
幽香妙境
《香色如意》写生
临王羲之尺牍
临王羲之尺牍
白居易《续座右铭》
已成文化遗产
文能学到联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选
虞世南《咏蝉》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素衣不碍玉香
早春
不竞繁华
节录《孟子·公孙丑上》
明·董斯张《夜泛西湖》
拿到《方志恩书画作品 方志恩》这本画册,我怀着一种对传统艺术的敬意去翻阅。方志恩先生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当代书画界一股清流。他没有追逐那些哗众取宠的现代技法,而是回归到中国传统书画的根基,并在此之上,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理解。他的山水画,构图大气磅礴,笔墨沉厚老辣,既有宋元山水的严谨,又有文人画的写意。我尤其喜欢他作品中那种“气韵生动”的感觉,仿佛能够感受到画家在创作时的呼吸与心跳。而他的书法,更是展现了他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个性。无论是篆、隶、楷、行、草,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但又都透着一股沉稳、内敛的气质。他将传统笔法与现代审美巧妙地融合,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时代的活力。这本画册就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一位艺术大师的心灵世界,也让我对方志恩先生的书画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评分《方志恩书画作品 方志恩》这本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刚开始阅读时,我可能会被一些作品的细节所吸引,比如一棵树的枝干如何勾勒,一笔水的起伏如何表现。但随着翻阅的深入,我渐渐发现,方志恩先生的作品并非仅仅停留在技法的层面。它们更像是一种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态度的表达。在他的山水中,我看到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宁静的渴望;在他的花鸟画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与蓬勃;在他的书法里,我读出了胸怀的开阔与气度的不凡。尤其是一些题跋,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豁达与睿智,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默默地陪伴着我,在不经意间,就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我不需要去理解所有的艺术理论,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就能从中获得力量和启迪。
评分翻开这本《方志恩书画作品 方志恩》,脑海中浮现的并非仅是纸上的点墨,而是一种沉淀了时光的韵味。初见封面,那苍劲有力的笔画,仿佛带着古老的呼吸,诉说着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波澜。我并非科班出身,对书画的理解或许浅显,但方志恩先生的作品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那些山水,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情感的抒发,是精神世界的投影。我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松林,看到云雾缭绕的峰峦,感受到一股超脱尘世的宁静。尤其是一些小品,寥寥数笔,却勾勒出无限意境,让人在方寸之间体味到乾坤的辽阔。而他的书法,更是让我惊叹。那种将情感融于笔尖的洒脱,那种将传统功底与个人风格完美结合的娴熟,都让我受益匪浅。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一遍遍地摩挲纸张,试图从中汲取一丝半缕的灵感。这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一次对美的深邃探索。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也让我对方志恩先生的艺术才华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拿到《方志恩书画作品 方志恩》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接触书画的时间不长,很多作品对我来说可能过于晦涩难懂。然而,当我随意翻阅其中一幅山水画时,却被那浓墨重彩和留白之处的巧妙构图深深吸引。画面中的山峦连绵起伏,如同巨龙盘踞,又如仙境缥缈。水墨的晕染处理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水的灵动,又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氛围。我试着去辨认画中的景物,虽然有些抽象,但那种意境却是不言而喻的。再看他的书法作品,更是另一种感受。线条的粗细变化,笔画的顿挫转折,都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特别是那些行书,飘逸洒脱,如同行云流水,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字在艺术表现上的无限可能。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没有过多的理论解读,而是将作品本身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去感受,去体会。这种“少即是多”的处理方式,反而让作品的力量更加凸显,也给了我更多的想象空间。
评分《方志恩书画作品 方志恩》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惊喜的意外。我一直觉得书画是比较高雅的东西,离我生活有些遥远,但这本书却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方志恩先生的作品,有一种很强的亲和力,即使我并非艺术家,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美。比如他画的那些梅花、竹子,寥寥几笔,却仿佛能闻到淡淡的清香,感受到那份傲骨。他的山水画,虽然规模宏大,但却不会让人觉得压抑,反而有一种开阔和舒展的感觉。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用心,每一幅作品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图片清晰,色彩还原度也很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叹于画家对色彩和光影的把握,以及他对笔墨的纯熟运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作品集,更像是一次视觉的盛宴,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认识到,艺术原来可以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打动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