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美)海曼?P.明斯基 著作 石寶峰//張慧卉 譯者 定 價:68 齣 版 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年07月01日 頁 數:301 裝 幀:平裝 ISBN:9787302401100 ●第Ⅰ部分 概 論
●第1章 經濟進程、行為與政策
●第Ⅱ部分 經濟危機迴顧
●第2章 1975年一場並非“大蕭條”的深度衰退:大政府的影響
●1973―1975年的經濟衰退年錶
●1974―1975年的經濟事件
●大政府的影響
●收入和就業效應
●大政府對現金流的影響
●解讀資産負債錶
●第3章 1975年一場並非“大蕭條”的深度衰退:
●貸款人乾預的影響
●貸款人操作的本質
●詳述融資關係
●貸款人功能
●銀行業慣例
●貸款人概念
●機構改革的必要性
●1973―1975年的銀行破産:作為貸款人的“中央銀行”機製
●使用的技術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經濟學傢將曆次金融危機的破壞性等同於世界大戰,它們周而復始,肆無忌憚地吞噬著人類的財富。對於危機的成因,人們多將矛頭指嚮諸如華爾街的鼓噪、格林斯潘長期積極貨幣政策造成的流動性泛濫以及風險意識逐漸淡漠等,然而這些都不足以令人信服。美國經濟學傢明斯基對此早有鞭闢入裏的分析和精準的預測。
作為一個在“黑闆經濟學”中鮮有耳聞的名字,明斯基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以“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永載史冊。在海曼?P.明斯基著石寶峰、張慧卉譯的《穩定不穩定的經濟(一種金融不穩定視角中文修訂版)》中,藉助於資産負債錶的原理,明斯基以簡明的邏輯揭示瞭周期性資産泡沫和金融危機之必然,而這種“金融脆弱性”也造成瞭宏觀經濟的內生不穩定性;“穩定不穩定的經濟”之關鍵,事前在於控製杠杆率,事後則在於提供充足流動性。若以之對照2008年優選金融危機的事後反思和政策處方,其不啻為一部精等 (美)海曼?P.明斯基 著作 石寶峰//張慧卉 譯者 海曼?P.明斯基(Hyman P.Minsky),美國經濟學傢,金融不穩定論的開創者,當代研究金融危機的開創性人物。他1941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54年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布朗大學、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和華盛頓大學,是巴德學院利維經濟研究所的傑齣學者。他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是金融領域的經典理論之一,不斷被人們討論和完善。
他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認為,資本主義的本性決定瞭金融體係的不穩定,金融危機及其對經濟運行的危害難以避免。他是靠前位提齣不確定性、風險及金融市場如何影響經濟的經濟學傢。
從流動性泛濫到流動性瞬時枯竭,2008年世界範圍的金融危等 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齣現的如此明顯的經濟不穩定性,是脆弱的金融體係的結果,該體係是在二戰後金融關係和金融機構多年纍積的變化中形成的。金融關係中那些不經意和不引人關注的變化以及經濟良好運轉所導緻的投機性金融,已經使基於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的經驗形成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失效。沒有任何一組貨幣和財政操作的組閤能夠重建和維持那段時期的相對平靜。如果我們想重獲那種相對良好的境況,就必須進行基本的製度變革,這應當與羅斯福政府前六年的基礎性改革的範疇和眼界相似。能解釋當前明顯的不穩定性的理論遠見所啓發的改革,纔能獲得成功。
為瞭使新時代的一係列改革獲得長久成功,就必須具備如下認識:一是為什麼分散的市場機製(保守主義者所謂的自由市場)是處理經濟生活中諸多細節的有效方式;二是資本主義的金融機構,特等
穩定不穩定的經濟:一種金融不穩定視角(中文修訂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