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講解理論與實踐
定價:40.00元
作者:萬紅、徐湮、鄭巍、金雪、李淵淵、金雯俐、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046753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一批熱愛科普事業的展教員花費一年多時間和心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們將實踐經驗總結,整理成文,與全國的科普同行交流分享,是積極貫徹“科技三會精神的有意義之舉。本書來源於實踐,凝練精華,又將迴歸指導實踐,不斷螺鏇上升,對我國科普工作的具體展開大有裨益。
內容提要
本書從當代國際科學教育和公眾科學學習的視角,係統闡述瞭科普講解員應具備的綜閤素質能力,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既有國際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方麵的*理論,又有語言錶達、講解技巧、形象禮儀等方麵的基本技能,並結閤上海科技館在科學錶演方麵的探索與實踐,總結瞭科普錶演的創作與錶演經驗,拓展瞭科普講解的內涵與外延。本書還收錄瞭部分的科普講解稿案例,包括在全國科普講解員大賽獲奬的參賽講解稿以及在上海科技館實際應用的展覽講解稿,供讀者參考和藉鑒。
目錄
見圖片
作者介紹
萬紅,上海科技館展示教育處處長、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助理(展示工程建設)、高級工程師、碩士,曾任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助理。徐湮,上海科技館展教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碩士,“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鄭巍,上海科技館展教部主任、副研究館員、碩士。金雪,上海科技館展教部副主任、館員、碩士,全程講解員。李淵淵,上海科技館科普輔導員、館員、碩士,雙語全程講解員。金雯俐,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科普輔導員、館員、碩士,“全國十佳科普使者”、 “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俞炯,上海科技館科普輔導員、館員、碩士,雙語全程講解員。江山,上海科技館科普輔導員、助理館員、碩士。主創人員的主要研究方嚮為: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科普展示、科普講解、博物館學等。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長期緻力於科學傳播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深感科普講解的藝術性與挑戰性。市麵上關於科普理論的書籍不少,但真正能觸及“實踐”層麵,並深入剖析其“理論”基礎的,卻著實難得。《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講解理論與實踐》這個書名,瞬間抓住瞭我的目光。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理論與實踐”的結閤點,因為我知道,再精妙的理論,若脫離瞭實際運用,終究隻是空中樓閣。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對於恐龍化石的講解,如何將其龐大的身軀、生存的年代、滅絕的原因等信息,巧妙地融入到一段引人入勝的講解詞中?或者,在講解關於宇宙星係的奧秘時,講解員又是如何將抽象的距離、巨大的尺度,用觀眾能夠理解的比喻和想象來呈現的?我非常想知道,成功的科普講解,是否有一種通用的“公式”或者“模型”,可以適用於各種不同的科學主題和受眾群體?更重要的是,書中是否能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如何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甚至如何鼓勵他們提齣更多問題的“技巧”?因為在我看來,科普講解的最終目的,絕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點燃人們對未知的好奇,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熱情。這本書,如果能做到理論的深度與實踐的可操作性兼具,無疑將是我在科學傳播道路上的又一重要指引。
評分我一直認為,科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公民。而科普講解,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絕不應止於知識的普及。《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講解理論與實踐》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在這一深度上的可能性。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探討,如何通過科普講解,引導觀眾去辨彆科學信息,理解科學方法的嚴謹性,甚至培養對科學倫理的認知。例如,在講解關於轉基因技術或者人工智能的展品時,講解員是否能客觀地呈現其科學原理,同時也能引發觀眾對潛在的社會影響進行思考?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有關於“提問與互動”的深入論述。因為我認為,一場真正有價值的科普講解,不應是單嚮的輸齣,而應是雙嚮的交流,是知識的碰撞和思想的啓迪。講解員如何設計問題,如何引導觀眾的討論,如何處理不同意見,這些都直接關係到科普講解的教育深度。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長期教育效應”的案例,例如,一次精心設計的科普講解,是如何在觀眾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並在日後持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甚至促使他們選擇與科學相關的職業道路的。這本書,如果能讓我感受到科普講解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教育意義和社會責任,那將是我一次非常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評分我是一名博物館的普通參觀者,每次帶孩子去博物館,都希望能讓他們有所收獲,不僅僅是記住幾個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而博物館的科普講解,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環節。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講解理論與實踐》這本書時,我的好奇心被瞬間點燃。我一直覺得,那些能夠把枯燥的科學知識講得生動有趣,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中閃爍著求知欲的講解員,簡直是“魔法師”。這本書,是否能揭示他們是如何施展“魔法”的?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如何與兒童溝通”的講解技巧,畢竟,孩子們的世界是充滿想象力和童趣的,如何將科學融入他們的視角,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去解釋,是非常重要的。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場景化”講解的案例?比如,在參觀關於古代生物的展廳時,講解員如何能讓孩子們“穿越”迴那個時代,感受當時的生態環境?又或者,在講解關於地質構造的展品時,講解員如何能讓孩子們理解地球億萬年的變遷?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讓講解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方法,讓科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科,而是充滿趣味和驚喜的探索之旅,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愛上科學。
評分《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講解理論與實踐》這本書,拿到手時就覺得分量十足,裝幀也很精美,一看就是精心製作的。我一直對自然科學博物館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那裏不僅僅是陳列著各種奇特的標本和模型,更是知識的寶庫,隱藏著無數引人入勝的故事。每次參觀,我都特彆留意那些講解員,他們是如何將復雜的科學概念,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傳遞給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的?他們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人們的好奇心,留下深刻的印象的?這本書的名字恰好點齣瞭我內心深處的疑問,它似乎在試圖揭示科普講解背後的“秘籍”,讓我有機會從理論層麵和實踐層麵去深入瞭解這個過程。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構建講解內容、如何運用肢體語言和聲音語調、如何與觀眾互動、甚至是如何處理突發情況的係統性指導。我想知道,一位優秀的科普講解員,究竟需要具備哪些素質?他們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將科學的魅力展現得淋灕盡緻的?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理解,科學的嚴謹與趣味性的結閤,是如何在一個個生動的講解中實現的?我尤其好奇,在麵對不同背景和知識水平的觀眾時,講解員是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人都能有所收獲,都能對科學産生濃厚的興趣,甚至渴望進一步探索的。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科普講解的書,更是連接我與科學世界、博物館文化之間的一座橋梁,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一探究竟。
評分在我的認知裏,科普講解絕非簡單的知識搬運,它更是一門藝術,一門需要深厚功底和巧妙構思的藝術。《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講解理論與實踐》這本書名,立刻讓我聯想到其中可能蘊含的關於“講故事”的學問。科學本身就充滿瞭故事,從宇宙的誕生到生命的演化,從微觀粒子的奇妙舞蹈到宏觀宇宙的壯麗圖景,無一不是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篇章。我渴望瞭解,如何纔能將這些科學“故事”以最吸引人的方式呈現齣來?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敘事結構”的指導?比如,如何設置懸念,如何運用對比,如何適時地拋齣問題,引導觀眾跟隨講解員的思路去探索答案?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在講解一些相對抽象或復雜的科學概念時,講解員是如何運用類比、比喻、甚至是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來幫助觀眾建立起直觀的理解?我希望書中能夠分享一些“反思性”的實踐經驗,例如,講解員是如何在一次講解結束後,評估自己的錶現,並從中學習和改進的?是否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團隊協作”的指導,因為我知道,一場成功的展覽背後,往往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講解員與策展人、科學傢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本書,如果能讓我看到“科學”與“藝術”完美融閤的脈絡,那將是我最大的收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