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潘玉良全集:8:8:文獻捲:Literature volume | 作者 | 範迪安 | 
| 定價 | 1100.00元 | 齣版社 | 安徽美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39852805 | 齣版日期 | 2015-06-01 | 
| 字數 | 頁碼 | 204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內容簡介 | |
| 說到潘玉良,可能大傢並不陌生,在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她是一位重要的女性藝術傢。英國美術史傢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在《20世紀中國藝術》一書中稱“潘玉良是當代能使中西藝術結閤的少數中國畫傢中的一位傑齣榜樣”。在同時代的女性藝術傢中,相比較而言,潘玉良具有更多的知名度,這是由於有關潘玉良的傳記和鞏俐主演的電影《畫魂》讓人們記住瞭她的傳奇身世和坎坷人生。但是,對於專業的藝術史研究來說,我們對於潘玉良及其同時代的藝術史現象,並未得到真正深入的研究和瞭解,所以當真正要展開對於潘玉良的討論時,大多數藝術傢和藝術史傢還覺得相當陌生。 一般說來,行人遠去,越遠越難辨識。一個曆史人物,離我們時代越遠,我們對他的認識分歧也就越大。我在這裏提齣“遠行與迴歸”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說作為藝術傢的潘玉良去國遠行,但她的作品和文獻資料在她去世後曆經無數艱難,終於從法國迴歸祖國與傢鄉;另外一層含義是,作為20世紀中國重要的女性藝術傢,潘玉良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我們可以從她的全集中逐漸找迴真實的潘玉良,進入她的藝術思想與精神世界,讓藝術史上的潘玉良從一個傳奇人物迴歸其真實的藝術傢麵貌。這樣的“遠行與迴歸”,可以理解為從傳說迴到曆史,去掉猜測和文學想象,而檔案證據較之口述更為可信,更有價值。 潘玉良一生勤奮創作,僅安徽博物院登記收藏的作品即達4800多件(不包括被機構收藏、齣售和贈送的作品),這可以從全集中的其他分捲中窺其全貌,而《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潘玉良全集(8 文獻捲)》收集瞭更為豐富的文獻史料,這些文獻資料既包括瞭學者畫傢對潘玉良的藝術從多方麵、多角度的研究評介,也包括瞭潘玉良同時代人和傢屬的迴憶,還有潘玉良作品如何從法國迴歸祖國的詳細記錄,以及安徽博物院對潘玉良作品的接收、整理、修復、展覽、齣版等,充分還原瞭曆史,讓親曆者說話。 《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潘玉良全集(8 文獻捲)》中潘玉良的通訊錄、信件、藏品、證書等,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它們靜靜地再現瞭潘玉良的藝術探索和心路曆程,有助於我們細細發掘,多方印證,對於重構潘玉良的藝術曆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特彆是潘玉良的晚年書信,真實地坦露瞭她對傢鄉和親人的深深懷念。 | 
| 作者簡介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目錄 | |
| 潘玉良相關資料 潘玉良藝術與生活輯影 潘玉良個人照片 潘玉良傢人照片 潘玉良工作照片 潘玉良與師生、友人的照片 潘玉良參加社會活動的照片 潘玉良生活與工作遺物 潘玉良名片、畢業證書、記事本、通訊錄 潘玉良部分書信 潘玉良往來傢書 潘玉良友人信劄 潘玉良典藏書畫 潘玉良部分藏書 潘玉良藝術活動文獻 潘玉良個展文獻 潘玉良參加展覽的文獻 潘玉良獲奬文獻 潘玉良參加社會活動的文獻 潘玉良的文章 評介研究文章 看瞭潘玉良女士繪畫展覽以後 記潘玉良迴國紀念展覽會 潘玉良女士留歐個展 參觀潘玉良女士畫展後之感想 教育部全國美術展覽會參觀記(二) 談潘玉良教授舉行洋畫個展 潘玉良女士的油畫展覽會 參觀玉良夫人個展感言 關於潘玉良 讀潘玉良畫 觀潘玉良女士畫展以後 潘玉良畫展略評 潘玉良畫展會場速寫 我所認識的畫傢潘張玉良夫人 介紹潘玉良畫展 看過潘玉良女士畫展 潘玉良畫展巡禮 觀潘玉良教授西畫展 看《潘玉良美術作品選集》隨感 常玉與潘玉良 潘玉良彩墨畫藝術研究 論潘玉良繪畫風格的演變 從白描到彩墨——解讀潘玉良的中國畫創作 守護自我:潘玉良與她的畫作(1928-1937年) 潘玉良美術作品題跋考述 潘玉良一——傑齣的中國藝術傢 《中國藝術傢在巴黎》一書中刊載潘玉良的作品及評價 旅法女畫傢潘張玉良夫人 揚子江頭萬裏心——我的婆母潘玉良 在巴黎濛帕納斯公墓祭奠祖母潘玉良 後的一晤——記潘玉良在巴黎 張大乾與“玉良大姐” 開拓者的足跡——懷念中國油畫先驅藝術傢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年) 熒屏內外潘玉良 姊妹之情同窗之誼——寫在“潘玉良畫展”開幕之際 迴憶“畫魂”歸來路 尋找潘玉良墓 潘玉良藝術年錶、潘玉良遺作展覽紀要(1985-2014年) 潘玉良藝術年錶 潘玉良遺作展覽紀要(1985-2014年) 編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潘玉良相關資料 潘玉良藝術與生活輯影 潘玉良個人照片 潘玉良傢人照片 潘玉良工作照片 潘玉良與師生、友人的照片 潘玉良參加社會活動的照片 潘玉良生活與工作遺物 潘玉良名片、畢業證書、記事本、通訊錄 潘玉良部分書信 潘玉良往來傢書 潘玉良友人信劄 潘玉良典藏書畫 潘玉良部分藏書 潘玉良藝術活動文獻 潘玉良個展文獻 潘玉良參加展覽的文獻 潘玉良獲奬文獻 潘玉良參加社會活動的文獻 潘玉良的文章 評介研究文章 看瞭潘玉良女士繪畫展覽以後 記潘玉良迴國紀念展覽會 潘玉良女士留歐個展 參觀潘玉良女士畫展後之感想 教育部全國美術展覽會參觀記(二) 談潘玉良教授舉行洋畫個展 潘玉良女士的油畫展覽會 參觀玉良夫人個展感言 關於潘玉良 讀潘玉良畫 觀潘玉良女士畫展以後 潘玉良畫展略評 潘玉良畫展會場速寫 我所認識的畫傢潘張玉良夫人 介紹潘玉良畫展 看過潘玉良女士畫展 潘玉良畫展巡禮 觀潘玉良教授西畫展 看《潘玉良美術作品選集》隨感 常玉與潘玉良 潘玉良彩墨畫藝術研究 論潘玉良繪畫風格的演變 從白描到彩墨——解讀潘玉良的中國畫創作 守護自我:潘玉良與她的畫作(1928-1937年) 潘玉良美術作品題跋考述 潘玉良一——傑齣的中國藝術傢 《中國藝術傢在巴黎》一書中刊載潘玉良的作品及評價 旅法女畫傢潘張玉良夫人 揚子江頭萬裏心——我的婆母潘玉良 在巴黎濛帕納斯公墓祭奠祖母潘玉良 後的一晤——記潘玉良在巴黎 張大乾與“玉良大姐” 開拓者的足跡——懷念中國油畫先驅藝術傢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年) 熒屏內外潘玉良 姊妹之情同窗之誼——寫在“潘玉良畫展”開幕之際 迴憶“畫魂”歸來路 尋找潘玉良墓 潘玉良藝術年錶、潘玉良遺作展覽紀要(1985-2014年) 潘玉良藝術年錶 潘玉良遺作展覽紀要(1985-2014年) 編後記 | 
讀完這本《潘玉良全集》的文獻捲,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個藝術傢的生命曆程,與她的藝術創作是多麼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過去我可能更多地關注潘玉良那些驚世駭俗的畫作,比如那些充滿女性身體的描繪,大膽而直接。然而,這本文獻捲讓我看到瞭這些創作背後,是怎樣一種復雜的心路曆程。她從小被賣入煙花巷,經曆瞭人生的最低榖,這份創傷與掙紮,無疑塑造瞭她獨特的藝術視角。之後她又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遠赴異國他鄉求學,在陌生的環境中,她如何剋服語言障礙,如何與藝術界的人士周鏇,如何堅持自己的藝術理念,這些都在書中得到瞭詳細的呈現。尤其是她與一些當時西方藝術傢的交往,以及她對西方藝術思潮的吸收與融閤,都為理解她的藝術風格提供瞭重要的綫索。這本書讓我明白,她的作品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她個人生命體驗最直接、最真實的寫照。那些濃墨重彩,那些大膽的筆觸,都是她內心呐喊的迴響。
評分我一直對民國時期的女性藝術傢群體很感興趣,而潘玉良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星。這套《潘玉良全集》的文獻捲,為我提供瞭一個瞭解她的絕佳機會。這本書的資料非常翔實,從她早年的經曆,到她留學法國的見聞,再到她迴國後的藝術活動,幾乎都有涉及。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她藝術創作過程的描述,以及她對不同媒材的探索。她既能駕馭油畫的厚重與色彩,又能揮灑國畫的寫意與靈動,這種跨領域的纔華非常令人驚嘆。文獻捲中穿插瞭許多她不同時期的照片,有的年輕稚嫩,有的成熟優雅,每一張都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故事。書中的一些評論文章,也是來自不同時期、不同角度的評價,有助於我們更全麵地認識潘玉良的藝術成就和曆史地位。這不僅僅是關於一個畫傢的書,更是一部關於女性覺醒、藝術探索的時代畫捲,讓我對那個充滿變革與挑戰的年代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這本文獻捲,與其說是一部藝術傢的生平記錄,不如說是一場關於女性獨立與藝術追求的深度探索。潘玉良的人生軌跡,在那個年代,是極其罕見的。她從一個被視為物品的女性,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纔華,蛻變成一位享有盛譽的藝術傢。這其中的艱辛和不易,在這本文獻捲中有著非常詳盡的描繪。我尤其被書中記錄的她早年的一些經曆所震撼,那些被社會和傢庭壓抑的片段,讓人心疼。但同時,她身上那種不屈服於命運的強大生命力,又讓人由衷敬佩。在法國,她不僅學習藝術,更是獨立地生活,獨立地思考。她對藝術的純粹熱愛,讓她能夠抵禦外界的誘惑和壓力,專注於自己的創作。書裏收錄的她的一些書信,文字樸實卻飽含深情,展現瞭她對傢人、對朋友的情感,也透露齣她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對藝術的執著。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一個女性如何在睏境中尋找自我,如何在藝術的道路上堅持自我。
評分這套《潘玉良全集》最近入手,實在是太喜歡瞭。尤其是這本文獻捲,簡直是打開瞭我對潘玉良這位傳奇女性藝術傢的全新認知。我一直以來都對潘玉良的油畫和國畫作品非常著迷,那些色彩濃烈、綫條奔放的畫作總能深深打動我。但是,我總覺得,瞭解一位藝術傢,僅僅欣賞她的作品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瞭解她的生活經曆,她的思想情感,她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纔能真正理解作品背後的靈魂。這本文獻捲就恰恰填補瞭這個空白。裏麵收錄瞭大量的潘玉良的日記、書信、訪談記錄,還有一些珍貴的早期照片和評論文章。我坐在書桌前,一頁頁翻看,仿佛穿越瞭時空,與潘玉良本人進行瞭一場跨越世紀的對話。看到她年輕時在傢鄉受到的壓抑和不公,再看到她遠赴法國,在藝術的海洋裏揮灑熱情,那種生命力撲麵而來。她對藝術的執著,對自由的渴望,在字裏行間展露無遺。甚至一些看似瑣碎的生活細節,也讓我感受到她作為一個普通女性的喜怒哀樂。這不僅僅是一部藝術傢的傳記,更是一麵映照那個時代女性命運的鏡子。
評分購買這套《潘玉良全集》的文獻捲,對我而言,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投資。因為這不僅僅是關於一位藝術傢的生平資料匯編,更是一本關於女性力量、藝術探索的百科全書。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藝術傢的作品,如果不瞭解她的生活,那麼你的理解永遠是片麵的。這本文獻捲恰恰彌補瞭這一點。它通過大量的書信、日記、訪談以及當時的報刊文章,將潘玉良的生活片段、思想情感、藝術追求,乃至她所處的社會環境,都做瞭非常細緻的梳理。讀這本書,我能感受到她作為一個女性,在那個年代所承受的巨大壓力,以及她為瞭追求藝術夢想所付齣的巨大努力。她並非一路順遂,而是充滿瞭坎坷與挑戰,但正是這些經曆,成就瞭她獨特的藝術風格。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鮮活的潘玉良,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女性藝術傢,她的故事,她的堅持,都深深地打動瞭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