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国画
定价:28.00元
作者:王军平,邹登顺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62168348
字数:
页码:1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国画》以国画为描写对象,以历史朝代为序,详细描写了国画的起源、演变、发展史,以及作为中国艺术精粹对外传播的过程及影响。 同时,《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国画》还分门别类地对各画风、画派、画家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图文并茂,内容详实。
目录
编 国画概述
一、国画简介
二、国画类别
三、国画创作
第二编 国画的源流与先声
一、神秘的刻画符号与器物纹饰图案
二、色彩凝重的壁画
三、风格瑰丽的帛画
四、精美灵动的画像砖石
第三编 宗教情怀与浪漫色彩:魏晋南北朝绘画
一、形神兼备的人物画
二、呈现自然之美——山水画的出现
第四编 画科完善的盛世华彩:隋唐五代绘画
一、的人物画
二、渐入佳境的山水画
三、独立成科的花鸟画
四、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第五编 从富丽绚烂到萧疏简逸:两宋至元代绘画
一、精工华美的两宋宫廷画
二、写意传情的文人绘画
三、元代前期的士大夫绘画
四、四家崛起的元代中后期绘画
第六编 集古与创格并存:明清绘画
一、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
二、明中期文人画与“吴门画派”
三、流派纷呈的明后期绘画
四、清初的笔墨高峰——“四王”与“四僧”
五、清中后期绘画与“扬州画派”
第七编 走向世界的国画
一、面向世界、继往开来的近现代绘画
二、画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呈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国画》这本书,王军平与邹登顺先生联袂呈现的,是一幅宏大而细腻的中国画卷。我作为一个对传统艺术略有所知的读者,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书中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国画发展脉络的梳理,可谓是匠心独运。作者们没有拘泥于简单的年代顺序,而是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例如“山水意境的演变”、“人物画的时代精神”、“花鸟画的象征意义”等,从不同角度切入,将国画的发展融入到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解读。在讲解山水画时,他们不仅提及了“荆关”、“董巨”等大家,更深入探讨了文人画如何从客观描绘走向主观抒情,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是如何逐步形成的。这种解读方式,让我对那些熟悉的画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国画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同时,书中对一些绘画理论的阐述,也让我茅塞顿开,例如对“气韵生动”的理解,以及对“骨法用笔”的解析,这些都比我以往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更为深入和透彻,仿佛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艺术之门。
评分这本《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国画》着实让我惊艳,尤其是王军平和邹登顺先生在这本厚重的著作中,为我们娓娓道来的国画发展史。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法的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大门。我尤其欣赏作者们在梳理各个朝代国画风格演变时所展现出的细腻洞察力。从早期青绿山水的辉煌,到宋代文人画的崛起,再到元明清的多元发展,每一个转折点都被描绘得生动形象。书中对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深入剖析,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是挖掘了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哲学思想以及画家个人的人生际遇。例如,在讲解宋代山水画时,作者们并没有简单罗列名家名作,而是深入探讨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自然山水的精神寄托,以及佛教、道教思想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笔墨意境。读到此处,我仿佛也置身于那烟雨朦胧的山水之间,感受着古人的胸怀与抱负。此外,书中关于水墨晕染、线条勾勒等技法的阐述,也足够详尽,即使我非科班出身,也能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对国画的创作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国画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也让我对“中国文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王军平与邹登顺合著的《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国画》,以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带领读者探索中国绘画的博大精深。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不像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引领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我尤其喜欢作者们在分析艺术作品时,融入的对当时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的描写。例如,在谈到唐代仕女画时,他们不仅介绍了画家对女性服饰、妆容的描绘,还联系了当时的社会审美趣味和女性地位,让我更加立体地理解了这些画作的意义。书中对不同时期绘画材料、工具的介绍,也增加了知识性,让我了解到宣纸、墨、笔的演变,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绘画的表现力。更让我赞叹的是,作者们对国画“意境”的解读,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丰富的实例,将抽象的艺术概念具象化,让我体会到了中国画“写意”的独特魅力。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是“看”画,而是开始“读”画,去感受画中人物的情感,去体会画外之音,去领略中国画所蕴含的东方哲学和审美情趣。
评分《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国画》这本书,王军平与邹登顺先生的笔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以一种兼具学术深度和艺术温度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国画的发展历程。我被书中对中国画“情”与“理”的结合所深深吸引。在讨论中国画中的山水时,作者们不仅仅是描绘自然风光,更是挖掘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感诉求。例如,在解读南朝谢灵运的山水诗画时,他们就将其置于当时玄言诗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山水画如何成为士人表达隐逸情怀和对自然景仰的载体。这种跨学科的解读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联想和思考。书中对每一幅重要画作的分析,都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而是深入剖析其构图、色彩、笔墨,以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作者们对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对比分析,也让我对国画的多元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中国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艺术家情感、思想和精神的表达,它承载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哲学思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翻阅《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国画》,王军平与邹登顺先生以一种近乎考古学家般的严谨态度,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国画世界。他们的叙述逻辑清晰,从远古时代的壁画萌芽,到历代王朝的绘画高峰,再到近现代的创新与融合,层层递进,脉络分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们对于不同流派风格差异的解读,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比如,在谈到花鸟画时,他们不仅区分了工笔和写意,更深入剖析了不同时期花鸟画所象征的寓意,从吉祥瑞兽到隐逸情怀,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文化底蕴。书中穿插的对一些冷门画派的介绍,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到除了我们熟知的山水、人物、花鸟之外,国画还有如此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追求。读这本书,我常常会暂时放下书本,去网络上搜索那些被提及的画作,然后对照书中的讲解,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们对历史史料的考证,对艺术家生平的挖掘,以及对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都为这本书增添了无可比拟的价值。它让我明白,中国画不仅仅是笔墨的挥洒,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