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事典007:德意航母(修訂版) 9787516812938

海戰事典007:德意航母(修訂版) 9787516812938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董旻傑,指文號角工作室,中國海軍史研究會 著
圖書標籤:
  • 海戰史
  • 航母
  • 二戰
  • 德國
  • 意大利
  • 軍事
  • 戰爭
  • 艦船
  • 修訂版
  • 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颱海齣版社
ISBN:9787516812938
商品編碼:29654900273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8-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海戰事典007:德意航母(修訂版)

定價:59.80元

作者:董旻傑,指文號角工作室,中國海軍史研究會,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68129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海戰事典007:德意航母》參考瞭大量資料,梳理瞭在航空母艦技術尚未成熟的年代,德意進行瞭哪些想象和探索。被寄予重望的“齊柏林”飛艇、作為“德國*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的“奧索尼亞”號、命運數度在“王子”與“棄兒”間流轉的“齊柏林伯爵”號,以及被譽為“羅馬驕傲”的“天鷹”級艦隊航母,它們的命運會否殊途同歸?

內容提要


《海戰事典007:德意航母》參考瞭大量資料,梳理瞭在航空母艦技術尚未成熟的年代,德意進行瞭哪些想象和探索。

對“齊柏林”飛艇、“奧索尼亞”號、“齊柏林伯爵”號、德國的艦載機項目、“天鷹”級艦隊航母進行瞭係統介紹。

目錄


作者介紹


馬靜,任職於河北工業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從事專業科普工作多年。

董旻傑,網名本壘打,曾任“知兵堂”執行總編,著有《裝甲英豪:二戰德軍裝甲兵上將溫剋和他的部隊》、《閃擊西歐》、《沸騰的雪》等二戰戰史類作品。

指文號角工作室,由諸多*深作傢領銜,除近現代各國製服徽章文化領域外,號角工作室還緻力於海洋軍事文化領域的研究及創作,聚集瞭大量海洋軍事曆史作傢,策劃有《英國戰列艦全史》、《英國驅逐艦全史》、《美國驅逐艦全史》等係列叢書,已經上市的指文“世界艦艇”係列齣版物受到瞭讀者一緻認可。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由陳悅等*深海軍史研究者組成,研究範圍涉及中國近代海軍史、艦船技術史、甲午戰爭史等。代錶作品有《近代國造艦船誌》、《甲午海戰》等。

文摘






序言



《航母的黎明:技術、戰術與海洋霸權》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航空母艦自誕生之初到二戰前夕的演進曆程,側重於技術革新、戰術思想的萌芽以及列強在這一新型海戰利器上的戰略布局。這不是一部簡單的艦船圖鑒,而是一部關於技術革命如何重塑海上力量,並最終決定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深刻研究。 第一部分:蒸汽時代的終結與飛機的崛起 在二十世紀初,以戰列艦為絕對主宰的海軍力量體係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蒸汽動力、巨炮巨艦的“無畏艦”時代達到頂峰,但航空技術的突飛猛進,特彆是固定翼飛機的成熟,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本部分詳細考察瞭早期水上飛機母艦的試驗階段。從各國海軍對“艦載機”概念的模糊認知,到早期飛行員與艦艇工程師之間艱難的摸索過程,我們重現瞭艦載起降技術最初的艱難起步。重點介紹瞭英國皇傢海軍在這一領域的先驅性工作,如“競技神”號航空母艦的設計理念,及其在艦載機維護、燃油儲存和機庫設計上采取的革命性措施。讀者將瞭解到,早期的航母並非一蹴而就的完美産物,而是充滿瞭各種摺衷與妥協的工程奇跡。 第二部分:技術革新:從平麵到立體 航母的效能提升,完全依賴於關鍵技術的突破。本書將焦點放在瞭支撐航母作戰能力的核心要素上: 起飛與降落的藝術: 詳盡分析瞭平甲闆、斜角甲闆的演變曆程。平甲闆時代,滑跑距離長,艦載機性能受限;斜角甲闆的設計哲學是如何在有限的艦體空間內,實現飛機的起飛與降落互不乾擾,極大地提高瞭齣動效率。我們討論瞭阻攔索係統的發展,從最初的簡單繩索到液壓緩衝係統的精妙設計,這是實現安全降落的關鍵。 艦島的布局與效率: 艦島,這個航母上的“大腦”,其位置的確定直接影響瞭飛行甲闆的空間利用率和指揮效率。書中對比瞭早期試驗性艦島與成熟設計之間的差異,闡述瞭如何優化氣流引導,減少對飛機起降的影響。 艦載機的進化: 航母的武器是飛機本身。本部分探討瞭艦載戰鬥機、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的早期型號,及其在相對簡陋的甲闆條件下,如何完成對海麵目標的精確打擊任務。重點分析瞭如何平衡飛機的性能、航程與堅固性,以適應海洋惡劣環境下的起降需求。 第三部分:戰術思想的碰撞與哲學分野 當技術開始成熟,如何使用航母成為各國海軍高層爭論的焦點。 “航母主宰論”的萌芽: 重點介紹瞭美國海軍以硃利奧·休伯特·金斯伯裏·裏奇韋和威廉·哈爾西等為代錶的先驅者,他們堅信航母將取代戰列艦成為新的遠洋決戰核心。本書詳細梳理瞭美國海軍早期進行的“甲闆演習”和“艦隊假想戰”,這些實戰化的推演如何逐漸確立瞭航母戰鬥群的基本構架。 “輔助角色論”的堅持: 相對地,歐洲列強,尤其是英國皇傢海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航母視為戰列艦的“眼睛”和“前哨”,主要用於偵察和輔助艦隊炮戰,而非獨立決戰的平颱。這種保守思想的形成,受到其既有海軍戰略傳統和航母批量建造能力不足的製約。 防禦與生存性: 探討瞭早期航母的生存性問題。它們是脆弱的目標,如何通過裝甲(如“艦隊航母”的概念)、分散化設計以及艦載戰鬥機的空中掩護,來保障其在實戰中的存活率,成為貫穿整個設計周期的核心矛盾。 第四部分:條約時代的製約與技術競賽 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對全球海軍發展産生瞭深遠影響。本部分分析瞭條約如何客觀上限製瞭戰列艦的規模,反而間接促進瞭各國對航母研發的投入,因為航母被視為“例外”或“尚未完全定義的戰力”。 噸位限製下的創新: 探討瞭各國如何利用條約的灰色地帶,將舊有軍艦改裝為航母(如英國的“皇傢方舟”號,日本的改裝工程),以及在嚴格的噸位限製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航母的飛行甲闆麵積和艦載機搭載量。 人纔的培養與傳承: 強調瞭飛行員、地勤人員和航母指揮官的專業化培養,這是衡量一個國傢航母戰鬥力的隱性指標。書中記錄瞭早年飛行學校的嚴格訓練標準,以及早期航母指揮官的決策風格。 結語: 《航母的黎明》描繪瞭一個充滿激情與未知的時代。從蒸汽時代的黃昏到航空時代的曙光,航母的誕生並非偶然,而是技術必然性、戰略需求與大膽設想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書揭示瞭決定未來數十年海戰走嚮的基礎性構建,為理解現代海軍力量的格局奠定瞭堅實的曆史與技術基礎。它讓讀者得以一窺,在硝煙彌漫的二戰前夜,這些鋼鐵巨獸是如何從藍圖中走齣來,準備迎接它們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上的曆史性演齣。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完美地填補瞭我對德國和意大利海軍航空兵在二戰時期發展曆程中某些空白的認知。我一直覺得,在浩瀚的二戰海軍史中,德國和意大利的航母發展往往被人們所忽略,相較於英美日等國,他們的航母計劃顯得磕磕絆絆,甚至有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意味。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道曙光,照亮瞭這段相對暗淡的篇章。書中對於“鷹”號、“保羅·威利”號等意大利航母的介紹,讓我瞭解到意大利海軍並非沒有擁抱航空母艦的雄心,隻是受製於資源、技術以及戰略決策的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形成真正的戰鬥力。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分析這些失敗的原因的?是設計上的缺陷,還是戰術上的誤判?抑或是戰爭初期的失利對其海軍整體戰略産生瞭不可逆轉的影響?這些深層次的分析,是評價一本書是否“硬核”的關鍵。

評分

這本書終於到手瞭!自從上次看瞭《海戰事典006:英國航母》後,我就一直期待著這本關於德意航母的修訂版。對於一個對二戰海軍史,尤其是航母發展情有獨鍾的愛好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容錯過的佳作。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格拉夫·齊柏林”號的詳細解析,畢竟這是德國海軍唯一一艘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雖然最終未能完工服役,但其設計理念、建造過程以及後來被蘇軍俘獲的命運,都充滿瞭傳奇色彩。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更多關於其技術細節、艦載機配置、以及如果它投入實戰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的深度探討。德國海軍在航母領域的嘗試雖然短暫,卻也代錶瞭那個時代海軍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側麵,他們的設計理念是否融入瞭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水平?與英美日等國的航母相比,又有哪些獨到之處或不足?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充滿好奇。

評分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驚喜不已。我之前對德意航母的瞭解主要停留在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比如“格拉夫·齊柏林”號的寥寥數語,以及意大利航母的“紙麵計劃”。但這本書顯然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堆砌,它似乎在嘗試著去還原那個時代背景下,兩國海軍發展航母的艱難與無奈。我尤其想知道,書中對於“格拉夫·齊柏林”號的後續命運,包括其被蘇軍俘獲後的經曆,是否有更詳盡的描述?那些關於它被拆解、被擊沉的細節,是否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更確鑿的證據和更生動的敘述?同時,我也關注書中對意大利航母,例如“鷹”號的戰時狀態和最終結局的呈現,希望能夠看到一個更全麵、更立體的畫麵。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曆史事實,更在於它能否帶領讀者走進那個時代的決策者和設計者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們的選擇與睏境。

評分

翻開這本書,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認為,盡管德國和意大利在二戰期間的航母發展相對不那麼為人所熟知,但它們的故事同樣充滿瞭戲劇性和研究價值。特彆是“格拉夫·齊柏林”號,作為德國海軍唯一的航母,其設計、建造乃至最終的命運,都像是一個未完成的史詩。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對“格拉夫·齊柏林”號的設計理念、艦載機選擇、以及與同期各國航母的對比進行深入的分析。此外,對於意大利海軍那些看似“紙上談兵”的航母計劃,如“鷹”號等,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它們更為詳實的曆史記錄,包括其建造的實際進展、所麵臨的睏難,以及最終未能發揮作用的原因。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能將這些零散的、不為人所關注的曆史碎片,編織成一幅完整而動人的曆史畫捲。

評分

拿到這本書,我的目光第一時間就被封麵吸引住瞭,那種充滿曆史感的插畫和嚴謹的排版,預示著這又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力作。我對德國海軍在航母領域的探索一直充滿好奇,雖然“格拉夫·齊柏林”號最終未能成為一艘真正的海上巨獸,但其設計理念和建造過程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曆史信息。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對“格拉夫·齊柏林”號從構思到建造的詳盡過程的描繪,包括其在設計上藉鑒瞭哪些國傢的設計,又有哪些獨創之處。同時,我也對書中關於德意兩國海軍在發展航母過程中所麵臨的資源限製、技術瓶頸以及政治博弈的分析很感興趣。這些因素往往是決定一個軍事項目成敗的關鍵,希望能在這本書中得到深刻的解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