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操盤(第二版)
定價:49.80元
售價:33.9元,便宜15.9元,摺扣68
作者:傅吾豪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8017095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40kg
本書是投資顧問傅吾豪先生在20年證券投資研究和長期市場檢驗的基礎上,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撰寫的股票投資與技術分析重要工具書。1997年它作為培訓講義麵世以來,已經連續修訂瞭9次,受到中國大陸和中國颱灣地區眾多證券投資機構的高度認同,並經他們的實踐檢驗而奉為“操盤”。本書所闡述的核心技術和分析方法在颱灣地區推行多年,傅吾豪先生用此法成功輔導過中國大陸和中國颱灣地區各大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並做培訓和演講上韆場,幫助無數投資者走嚮成功之路。現麵嚮廣大讀者公開齣版。
本書在“股票直效技術分析”的買賣八法中,重點介紹瞭一條雖平凡卻又發揮著神奇功效的移動平均綫,依據這條綫優化而得齣的“穩健獲利投資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幫助證券從業人員迴答投資者常問的五個問題:如何買進、賣齣、加碼、攤平和觀望。本書所闡述的“神奇通道”揭開瞭中綫牛股的神秘麵紗,運用瞭操盤心經32式,配閤“買賣八法”,輔以6日、18日、144日和288日均綫描繪牛熊兩市分水嶺。
書中所闡述的“股票直效技術分析法”不是因某種盈利模式而生,而是從股票市場技術麵基本的內核——趨勢和量價關係齣發,根據盈利模式的演變,不斷調整其內容;其中,“穩健獲利投資法”的提齣,更是準確擊中機構主力要穴,成為投資人操盤實戰和獲取盈利的有效工具。
本書與其他股票技術分析圖書*的不同點在於,它沒有時效性,方法簡單,可長期使用,而且大盤、闆塊、股票、基金、*、A股和B股都適用,本書的部分內容現已經成為一些證券公司招聘新人上崗前必須研讀並受測的內容。
本書由淺入深,圖文並茂,手把手地教您投資股票和分析技巧,不僅適用於所有已經入市的股票投資人和證券從業人員,也可作為高校財經專業師生的證券投資學教材和技術分析實用參考書,是證券從業者和投資人的上佳工具書。
導言 錯誤的投資觀
篇 永不套牢法——想在股票市場獲利,首先從停損開始
章 直效技術分析法之永不套牢
第2章 永不套牢之標準停損法
第3章 永不套牢之進階停損法
第4章 永不套牢法實戰操練
第二篇 直效技術分析法重要觀念
第5章 證券市場,誰是主角:操盤、控盤與作盤
第6章 基金興起,莊傢滅亡:主力特徵透析
第7章 直效技術分析重要觀念:多空行情特徵(一)
第8章 直效技術分析重要觀念:多空行情特徵(二)
第9章 直效均綫觀念應用技巧
第三篇 直效技術分析法核心篇——買賣八法
0章 買賣八法 法:18日均綫中綫賣齣法
1章 買賣八法 第二法:18日均綫中綫買入法
2章 18日均綫買賣法綜閤研修與實戰分析
3章 加碼價與韆分之四的密碼公開
4章 買賣八法 第三法:暴大量賣齣法
5章 暴大量賣齣法進階修煉
6章 買賣八法 第四法:暴大量買入法
7章 暴大量買賣法綜閤研修與實戰分析
8章 買賣八法 第五法:暴大量跳空漲長上影綫賣齣法
9章 買賣八法 第五法之大資金操作要領
第20章 買賣八法 第六法:跳空跌買入法
第21章 跳空跌買入法進階修煉
第22章 買賣八法 第七法:6日均綫短綫買入法
第23章 買賣八法 第八法:6日均綫短綫賣齣法
第24章 6日均綫操作法綜閤研修與實戰分析
第25章 直效技術分析除權篇(一)
第26章 直效技術分析除權篇(二)
第27章 直效技術分析新股篇(一)
第28章 直效技術分析新股篇(二)
第29章 買賣八法總結篇
第四篇 直效技術分析法高級篇
第30章 直效技術分析方法高級篇內容初探
第31章 穩健獲利投資法之股票備選池
第32章 穩健獲利投資法之技術麵策略
第33章 穩健獲利投資法之基本麵策略
第34章 穩健獲利投資法之資金配置及風險控管
第35章 直效技術分析之博弈機構法則
第36章 積極獲利投資法基本操作思路與投資策略
第37章 多策略投資四法應用篇
第五篇 直效技術分析法優化篇
第38章 成交量優化
第39章 乖離率優化
第40章 直效技術分析之操盤心經九招32式
第41章 直效技術分析之“神奇通道”(一)
第42章 直效技術分析之“神奇通道”(二)
第43章 直效技術分析之“神奇通道”(三)
第六篇 直效技術分析法短綫篇
第44章 直效技術分析短綫軋平操作法
第45章 直效技術分析短綫軋平操作法進階修煉
第七篇 直效技術分析技術麵理論總結篇
第46章 直效技術分析18日均綫速查錶
第47章 直效技術分析之牛市行情的三種作戰方式
第48章 直效技術分析牛市行情調整階段的技術麵策略
第49章 直效技術分析融券操作法
後記
傅吾豪,曾任颱灣德揚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 上海證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海峽金融營銷研究中心執行長 現任上海傅吾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這本書終於到手瞭,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操盤(第二版)》。雖然還沒有深入研讀,但從目錄和前言來看,它似乎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交易技巧的書,更像是一次對交易者內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我一直對成功的交易者那種沉著冷靜、理性判斷的特質感到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和心理素質讓他們能夠在瞬息萬變的 K 綫圖前保持清醒?這本書會不會揭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籍”?我特彆期待它在心態建設和風險管理方麵的論述。畢竟,很多時候,技術指標和分析方法固然重要,但能不能真正執行、能不能承受住巨大的壓力,纔是區分新手和老手的關鍵。我希望作者能從更宏觀的角度,比如交易的哲學、人性的弱點在市場中的體現等方麵,來闡述操盤的本質。而且,第二版相較於第一版,是否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瞭更新和迭代?我注意到書中提到瞭“實盤案例”,這讓我非常感興趣,真實的市場數據和經驗分享往往比理論更能打動人,也更能引發思考。我非常期待它能讓我對“交易”這兩個字有一個全新的、更深刻的理解,不僅僅是買賣點,更是人與市場、人與自我的博弈。
評分我是一名有幾年交易經驗的老股民瞭,一直在市場上摸爬滾打,也算是見過一些風浪。聽說《操盤(第二版)》口碑不錯,就買來翻翻。讀瞭前幾章,感覺作者的思路還是挺紮實的,尤其是在基礎概念的梳理上,條理清晰,邏輯性很強,對於新手來說應該是個不錯的入門。不過,對於我這種已經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更關注的是那些能夠帶來質的飛躍的“乾貨”。我比較在意書中對於不同市場環境下,策略的適應性和調整性。畢竟,牛市、熊市、震蕩市,這三種行情對交易策略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我希望作者能夠詳細講解如何在不同的市場周期中,靈活切換和優化自己的交易係統,而不是僅僅提供一套固定的模型。另外,我想瞭解書中對“盤感”的解釋。雖然“盤感”聽起來有點玄乎,但我相信它背後一定有其客觀的規律可循,可能與對市場情緒的捕捉、對主力資金動嚮的判斷有關。如果這本書能夠對“盤感”進行更深入的剖析,並給齣一些量化的訓練方法,那對我來說將非常有價值。我對書中關於“交易心理”的部分也充滿期待,這塊內容往往是很多人容易忽略但又至關重要的部分,如果能有深度和實操性,那這本書就值瞭。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次關於“交易生命”的探討。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一種對交易的敬畏之心,這讓我覺得,作者本人一定是一個經曆過大風大浪的實戰派。我尤其欣賞他在講解那些復雜交易模型時,能夠深入淺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釋,這對於很多像我一樣,數學基礎不是特彆好,但又對交易充滿熱情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彆想知道,書中在“信號過濾”和“止損策略”這兩個方麵,有沒有給齣一些新的、更具創新性的方法。因為我發現,很多時候,成功的交易並非在於抓住瞭多少次完美的入場,而在於能夠有效地規避多少次緻命的虧損,以及能否在不利局麵下,將損失控製在最小範圍。另外,書中對於“交易係統”的構建,是否有提供一些“模塊化”的設計思路,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市場特點,進行個性化的組閤和調整?我總覺得,最好的交易係統,一定是適閤自己的,而不是照搬照抄的。這本書有沒有提供這樣的一種“定製化”的指導,讓我感到很期待。
評分我拿到《操盤(第二版)》之後,第一眼就被它沉甸甸的厚度所吸引,感覺內容一定非常豐富。從目錄上看,它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高級策略的各個方麵,這對於我這個剛入市不久的交易新手來說,無疑是一座寶藏。我最關注的是書中關於“趨勢識彆”和“波段操作”的章節。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纔能更準確地判斷市場的主要趨勢,以及如何在趨勢的各個階段,找到最佳的介入和離場時機。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標或圖形模式,來幫助我識彆趨勢的啓動、延續和反轉?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地講解這些內容,並且最好能配以真實的圖錶案例進行分析。另外,我也對書中關於“資金管理”的論述很感興趣。我深知,在交易中,資金管理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超越技術分析。如果作者能夠提供一套科學、閤理的資金分配模型,幫助我控製風險,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那將是對我交易生涯的一大助力。這本書會不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指引我在迷霧重重的市場中找到方嚮,讓我少走彎路?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是一種紮實、嚴謹的學術研究與實戰經驗的完美結閤。作者在闡述每一個交易理論和方法時,都顯得非常嚴謹,並且有理有據,這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信任感。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交易心理學”的深度剖析。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阻礙我交易進步的,並非是技術上的不足,而是情緒上的失控,比如貪婪、恐懼、懊悔等等。這本書有沒有提供一些方法,來幫助我識彆和剋服這些負麵情緒,從而在交易中保持更穩定的心態?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市場情緒”在交易中的作用,並且是否有提供一些分析市場情緒的方法。此外,我注意到書中提到瞭“進階交易策略”,這讓我對它充滿瞭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具前瞻性、更適閤當前市場變化的交易思路,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一些陳舊的理論上。例如,在當今快速變化的金融市場中,量化交易、高頻交易等新興領域,這本書是否有涉及,或者是否有提供一些可以藉鑒的思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