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操盘(第二版)
定价:49.80元
售价:33.9元,便宜15.9元,折扣68
作者:傅吾豪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8017095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本书是投资顾问傅吾豪先生在20年证券投资研究和长期市场检验的基础上,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撰写的股票投资与技术分析重要工具书。1997年它作为培训讲义面世以来,已经连续修订了9次,受到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众多证券投资机构的高度认同,并经他们的实践检验而奉为“操盘”。本书所阐述的核心技术和分析方法在台湾地区推行多年,傅吾豪先生用此法成功辅导过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各大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并做培训和演讲上千场,帮助无数投资者走向成功之路。现面向广大读者公开出版。
本书在“股票直效技术分析”的买卖八法中,重点介绍了一条虽平凡却又发挥着神奇功效的移动平均线,依据这条线优化而得出的“稳健获利投资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证券从业人员回答投资者常问的五个问题:如何买进、卖出、加码、摊平和观望。本书所阐述的“神奇通道”揭开了中线牛股的神秘面纱,运用了操盘心经32式,配合“买卖八法”,辅以6日、18日、144日和288日均线描绘牛熊两市分水岭。
书中所阐述的“股票直效技术分析法”不是因某种盈利模式而生,而是从股票市场技术面基本的内核——趋势和量价关系出发,根据盈利模式的演变,不断调整其内容;其中,“稳健获利投资法”的提出,更是准确击中机构主力要穴,成为投资人操盘实战和获取盈利的有效工具。
本书与其他股票技术分析图书*的不同点在于,它没有时效性,方法简单,可长期使用,而且大盘、板块、股票、基金、*、A股和B股都适用,本书的部分内容现已经成为一些证券公司招聘新人上岗前必须研读并受测的内容。
本书由浅入深,图文并茂,手把手地教您投资股票和分析技巧,不仅适用于所有已经入市的股票投资人和证券从业人员,也可作为高校财经专业师生的证券投资学教材和技术分析实用参考书,是证券从业者和投资人的上佳工具书。
导言 错误的投资观
篇 永不套牢法——想在股票市场获利,首先从停损开始
章 直效技术分析法之永不套牢
第2章 永不套牢之标准停损法
第3章 永不套牢之进阶停损法
第4章 永不套牢法实战操练
第二篇 直效技术分析法重要观念
第5章 证券市场,谁是主角:操盘、控盘与作盘
第6章 基金兴起,庄家灭亡:主力特征透析
第7章 直效技术分析重要观念:多空行情特征(一)
第8章 直效技术分析重要观念:多空行情特征(二)
第9章 直效均线观念应用技巧
第三篇 直效技术分析法核心篇——买卖八法
0章 买卖八法 法:18日均线中线卖出法
1章 买卖八法 第二法:18日均线中线买入法
2章 18日均线买卖法综合研修与实战分析
3章 加码价与千分之四的密码公开
4章 买卖八法 第三法:暴大量卖出法
5章 暴大量卖出法进阶修炼
6章 买卖八法 第四法:暴大量买入法
7章 暴大量买卖法综合研修与实战分析
8章 买卖八法 第五法:暴大量跳空涨长上影线卖出法
9章 买卖八法 第五法之大资金操作要领
第20章 买卖八法 第六法:跳空跌买入法
第21章 跳空跌买入法进阶修炼
第22章 买卖八法 第七法:6日均线短线买入法
第23章 买卖八法 第八法:6日均线短线卖出法
第24章 6日均线操作法综合研修与实战分析
第25章 直效技术分析除权篇(一)
第26章 直效技术分析除权篇(二)
第27章 直效技术分析新股篇(一)
第28章 直效技术分析新股篇(二)
第29章 买卖八法总结篇
第四篇 直效技术分析法高级篇
第30章 直效技术分析方法高级篇内容初探
第31章 稳健获利投资法之股票备选池
第32章 稳健获利投资法之技术面策略
第33章 稳健获利投资法之基本面策略
第34章 稳健获利投资法之资金配置及风险控管
第35章 直效技术分析之博弈机构法则
第36章 积极获利投资法基本操作思路与投资策略
第37章 多策略投资四法应用篇
第五篇 直效技术分析法优化篇
第38章 成交量优化
第39章 乖离率优化
第40章 直效技术分析之操盘心经九招32式
第41章 直效技术分析之“神奇通道”(一)
第42章 直效技术分析之“神奇通道”(二)
第43章 直效技术分析之“神奇通道”(三)
第六篇 直效技术分析法短线篇
第44章 直效技术分析短线轧平操作法
第45章 直效技术分析短线轧平操作法进阶修炼
第七篇 直效技术分析技术面理论总结篇
第46章 直效技术分析18日均线速查表
第47章 直效技术分析之牛市行情的三种作战方式
第48章 直效技术分析牛市行情调整阶段的技术面策略
第49章 直效技术分析融券操作法
后记
傅吾豪,曾任台湾德扬证券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 上海证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海峡金融营销研究中心执行长 现任上海傅吾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次关于“交易生命”的探讨。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交易的敬畏之心,这让我觉得,作者本人一定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实战派。我尤其欣赏他在讲解那些复杂交易模型时,能够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这对于很多像我一样,数学基础不是特别好,但又对交易充满热情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在“信号过滤”和“止损策略”这两个方面,有没有给出一些新的、更具创新性的方法。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成功的交易并非在于抓住了多少次完美的入场,而在于能够有效地规避多少次致命的亏损,以及能否在不利局面下,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另外,书中对于“交易系统”的构建,是否有提供一些“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市场特点,进行个性化的组合和调整?我总觉得,最好的交易系统,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而不是照搬照抄的。这本书有没有提供这样的一种“定制化”的指导,让我感到很期待。
评分我拿到《操盘(第二版)》之后,第一眼就被它沉甸甸的厚度所吸引,感觉内容一定非常丰富。从目录上看,它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高级策略的各个方面,这对于我这个刚入市不久的交易新手来说,无疑是一座宝藏。我最关注的是书中关于“趋势识别”和“波段操作”的章节。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市场的主要趋势,以及如何在趋势的各个阶段,找到最佳的介入和离场时机。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或图形模式,来帮助我识别趋势的启动、延续和反转?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讲解这些内容,并且最好能配以真实的图表案例进行分析。另外,我也对书中关于“资金管理”的论述很感兴趣。我深知,在交易中,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超越技术分析。如果作者能够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模型,帮助我控制风险,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那将是对我交易生涯的一大助力。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引我在迷雾重重的市场中找到方向,让我少走弯路?
评分我是一名有几年交易经验的老股民了,一直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也算是见过一些风浪。听说《操盘(第二版)》口碑不错,就买来翻翻。读了前几章,感觉作者的思路还是挺扎实的,尤其是在基础概念的梳理上,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对于新手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入门。不过,对于我这种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更关注的是那些能够带来质的飞跃的“干货”。我比较在意书中对于不同市场环境下,策略的适应性和调整性。毕竟,牛市、熊市、震荡市,这三种行情对交易策略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我希望作者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在不同的市场周期中,灵活切换和优化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不是仅仅提供一套固定的模型。另外,我想了解书中对“盘感”的解释。虽然“盘感”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我相信它背后一定有其客观的规律可循,可能与对市场情绪的捕捉、对主力资金动向的判断有关。如果这本书能够对“盘感”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并给出一些量化的训练方法,那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我对书中关于“交易心理”的部分也充满期待,这块内容往往是很多人容易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部分,如果能有深度和实操性,那这本书就值了。
评分这本书终于到手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操盘(第二版)》。虽然还没有深入研读,但从目录和前言来看,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交易技巧的书,更像是一次对交易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我一直对成功的交易者那种沉着冷静、理性判断的特质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在瞬息万变的 K 线图前保持清醒?这本书会不会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秘籍”?我特别期待它在心态建设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论述。毕竟,很多时候,技术指标和分析方法固然重要,但能不能真正执行、能不能承受住巨大的压力,才是区分新手和老手的关键。我希望作者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比如交易的哲学、人性的弱点在市场中的体现等方面,来阐述操盘的本质。而且,第二版相较于第一版,是否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迭代?我注意到书中提到了“实盘案例”,这让我非常感兴趣,真实的市场数据和经验分享往往比理论更能打动人,也更能引发思考。我非常期待它能让我对“交易”这两个字有一个全新的、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买卖点,更是人与市场、人与自我的博弈。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与实战经验的完美结合。作者在阐述每一个交易理论和方法时,都显得非常严谨,并且有理有据,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信任感。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交易心理学”的深度剖析。我常常觉得,很多时候,阻碍我交易进步的,并非是技术上的不足,而是情绪上的失控,比如贪婪、恐惧、懊悔等等。这本书有没有提供一些方法,来帮助我识别和克服这些负面情绪,从而在交易中保持更稳定的心态?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市场情绪”在交易中的作用,并且是否有提供一些分析市场情绪的方法。此外,我注意到书中提到了“进阶交易策略”,这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更具前瞻性、更适合当前市场变化的交易思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些陈旧的理论上。例如,在当今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中,量化交易、高频交易等新兴领域,这本书是否有涉及,或者是否有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