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
定價:30.00元
售價:20.4元,便宜9.6元,摺扣68
作者:張化橋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508622460
字數:
頁碼:21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41kg
“佳中國分析師”、“敢講真話的和有良知的分析員”張化橋的力作!
在人們都“摸著石頭過河”的年代,成韆上萬的人其實並不知道錢是什麼,股市是什麼,投資是什麼……後,生活是什麼。在人們轟轟隆隆地往前摸的隊伍裏,張化橋像一個打著快闆的宣傳員。他會突然停一下,站在一邊的高坡上,打著快闆說一段。對也罷,錯也罷;聽也好,不聽也行。
在這本小書裏,他說:你越摺騰虧損的概率越高,股票投資“越簡單越粗獷越好”;不要妄圖去作預測,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傻瓜;對於股市的未來,好的迴答是“我不知道”;中國的房地産價格還可能大漲,而房地産股卻往往充滿陷阱……
在這些真話背後,我們可以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作為普通股民,我們應該如何避開各類陷阱、如何挑選優質的投資對象、如何形成正確的投資習慣、良好的投資心態,做一個簡單、幸福、跑贏大市的股民?
張化橋,1963年齣生於湖北荊門,自稱“湖北農民”。16歲邁入大學校門,23歲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畢業後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工作,隨後砸碎“鐵飯碗”轉戰證券市場,以“敢言”著稱,自稱“投資者的走狗”。現任瑞銀中國投資銀行部副主管和亞洲房地産部聯席主管。 在擔任瑞銀中國研究部主管期間,其團隊曾連續五年(2001-2005年)獲得《機構投資者》雜誌評選的“佳中國研究團隊”稱號,其本人亦連續四年(2001-2004年)榮膺《亞洲貨幣》評選的“佳中國分析師” 殊榮。
但同時,因為敢言,張化橋曾多次“惹禍上身”。
1998年,張化橋在匯豐當中國研究部主管時,因發錶“雙輸論”,反對中國財政部發行美元“揚基債”而被匯豐解雇,但他一點都不介意,更是聲稱:這是分析員生涯中光榮的一個“片段”。 2002年,發錶質疑H股公司格林柯爾管理不透明、産品存在問題的文章,導緻格林柯爾股價齣現大幅動蕩,因此本人也遭到瞭起訴;隨後,他對歐亞農業的質疑也差點為其帶來另一場訴訟。
但對於自己的敢言,他一直無悔。即使被罵“黑嘴”、被起訴,仍然執著於“怎樣想就怎樣說”的信念,因為,“要保持分析員的獨立性”。
2003年,他是推進中國成功引進QFII製度的乾將之一。
2006~2008年,他擔任紅籌公司深圳控股的首席營運官,為業務轉型和股東增值起瞭很大的作用。
篇 假如我是傻瓜,我如何戰勝市場?
有幾句大實話我不能不說,雖然我的直言會讓有些人不舒服。過去的16年,我在香港被寵壞瞭:這裏的股票便宜,而且我還可以隨便買任何其他國傢的股票。另外,衍生工具也很多。這裏,跌破淨資産,跌破發行價,甚至跌破每股淨值,都是司空見慣的事。
內地的股票很貴,這不需要爭論。下頁的錶4(來自財華網)顯示的是2010年6月3日在A+H 兩地上市的60傢中國公司的股價。除瞭前麵10隻股票的A股比H股便宜以外,另外的50隻都是H股更便宜,而且H股的摺讓相當大。注意,這是2010年6月3日的數字,這一天,上海A股指數是2 677點,已經比較低,從高位下跌瞭很多。在這種情況下,A股還是貴過H股(這裏已經考慮到瞭匯率的因素)。而且可以看到,前麵的10隻股票都是大盤。內地的股民喜好小盤股,而在香港和海外,一般小盤股比大盤股更容易有摺扣(但並非永遠如此)。
內地的股票很貴的原因在於股票的相對稀缺。為什麼稀缺?貨幣供應量增長太快,而公司上市的限製太多。我們的股市以前(長期以來)帶有幫助國企脫貧的任務,所以,委屈瞭很多股民。股民們不高興。但你不會自我保護嗎?為什麼要湊熱鬧呢?現在,股市的情況有瞭一些改善。池子大瞭,水也深多瞭,股民的活動天地大瞭一些。可是,如果你想在長期內有良好的迴報,有些基本原則必須遵守:
……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這個書名,在我腦海中激起瞭無數的聯想。它不像一般的投資指南那樣直白,反而帶著一種哲學式的韻味。我設想,這本書的作者,必然是一位在證券分析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人,他見證過市場的繁榮與蕭條,經曆過分析師生涯中的輝煌與低榖。而“醒悟”二字,則預示著他經曆瞭某種深刻的頓悟,這種頓悟很可能改變瞭他對整個金融世界的認知,甚至是人生哲學。我迫切地想知道,這種“醒悟”是否源於對某種投資理論的顛覆?還是對市場中某種普遍存在的“盲區”的洞察?我希望書中能夠描繪齣作者的心路曆程,分享那些讓他一度陷入迷茫的時刻,以及最終找到方嚮的契機。這本書或許能為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理解金融市場的深層邏輯,以及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思考。它更像是一場關於認知升級的旅程,從證券分析的視角,摺射齣對人性、欲望和未來的深刻洞察。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直擊人心,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作為一個對金融市場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常常覺得,很多證券分析的書籍都過於偏重技術層麵,雖然實用,但卻缺乏一種更深層次的思考。而“醒悟”這個詞,卻暗示著一種超越,一種從經驗中提煉齣的智慧。我非常想知道,這位證券分析師的“醒悟”究竟是指什麼?是他對市場運作的本質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還是他對投資的風險與收益有瞭更豁達的認識?我希望書中能夠分享一些具體的、感性的故事,那些讓他從迷茫走嚮清晰的瞬間,那些曾經讓他備受煎熬的疑問,以及最終答案的齣現。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更人性化的視角,來解讀金融市場的復雜性,讓我們明白,在冰冷的數字背後,也跳動著鮮活的生命和情感。它或許能幫助我擺脫對市場的一些刻闆印象,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財富的積纍和風險的管理。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我,有一種沉靜而深邃的力量,正如書名所暗示的那種,仿佛一位經曆過風雨的智者,在某個頓悟的時刻,將他畢生所學和感悟傾囊相訴。我特彆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經曆,能夠讓一位專業的證券分析師迎來“醒悟”?是市場中一次驚心動魄的波動?還是對某些根深蒂固的投資理念産生瞭動搖?我期待著書中能描繪齣這樣一個轉變的過程,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升華,更重要的是,這種醒悟如何體現在作者對投資的實際操作和思考上。如果書中能夠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那些曾經讓他陷入睏境、最終卻成為他頓悟契機的事件,那將是非常寶貴的閱讀體驗。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看到證券分析領域更深層的邏輯,理解那些隱藏在數據和圖錶之下的,人性與市場的復雜互動。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他在醒悟之後,對於風險控製、價值投資以及如何看待市場短期波動等問題的全新視角。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證券分析的書,更像是一次關於人生智慧的探索,從市場的潮起潮落中,摺射齣對自我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像是一聲低語,又像是沉鍾敲響,充滿瞭故事性。它讓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畫麵:一位曾經遊走在數字和圖錶的海洋中,以客觀、理性的姿態剖析著市場的專業人士,在某個時刻,經曆瞭某種深刻的洗禮,從而獲得瞭對金融世界乃至人生更遼闊的視野。我好奇的是,這種“醒悟”究竟是一種理論上的突破,還是一種情感上的升華?它是否伴隨著某種犧牲,又帶來瞭怎樣的饋贈?我希望書中能夠描繪齣這種轉變的軌跡,比如,是否曾有一次重大的投資失誤,讓他開始質疑過往的判斷?又或者,是在某個安靜的時刻,對人生的意義産生瞭新的思考,並將這份感悟投射到瞭對金融市場的理解上?我期待的是,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分析技巧的層麵,更能觸及到那些影響我們決策的深層心理機製,以及如何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方嚮。它應該是一本能夠觸動靈魂的書,讓我們在閱讀中,也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滌蕩。
評分我一直對金融投資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常常感到睏惑,尤其是在麵對復雜的市場信息和瞬息萬變的行情時。當我看到《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這個書名時,心中湧起一種強烈的共鳴。它讓我聯想到,在海量的數據分析和嚴謹的邏輯推理背後,是否還存在著一些更本質、更難以捉摸的因素,是導緻分析師最終“醒悟”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我的疑問,讓我看到一個證券分析師是如何超越錶麵的浮華,直抵投資的核心。我期待書中能有對市場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方麵的深入探討,因為我總覺得,很多時候市場並非完全理性,人性的弱點常常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作者能夠結閤自己多年在證券行業的從業經驗,分享一些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盲點”或“誤區”,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突破這些認知局限的,那將是對我非常有價值的啓示。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建立更成熟、更理性的投資觀,學會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市場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