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09杭州金融發展報告
定價:25元
作者:杭州市金融辦,浙江工商大學金融研究所
齣版社:浙江工商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811401011
字數:243000
頁碼:23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杭州將牢固樹立“抓經濟必須強金融”的理念,切實把金融作為加快轉型升級、構建“3 1”現代産業體係,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的生命綫工程來抓,以金融業的突破性進展,推動保增長、促內需、調結構、重民生,力爭實現轉危為機、率先發展。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評價四: 我是一名對城市經濟發展特彆感興趣的讀者,尤其關注那些在經濟轉型時期扮演關鍵角色的城市。《2009杭州金融發展報告》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對杭州這座城市的求知欲。它不僅僅是一份冷冰冰的統計數據匯總,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2009年杭州金融發展的曆史長河。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金融市場發展的部分,它不僅僅講述瞭股票、債券市場的規模和變化,更深入地探討瞭市場機製的完善、監管政策的演進,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瞭企業的融資成本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報告在分析杭州作為區域金融中心的地位時,也從多個維度進行瞭闡釋,比如人纔集聚、創新能力、市場開放度等。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挑戰,對於當時杭州金融業麵臨的共性問題,例如金融風險的積聚、市場競爭的加劇等,都進行瞭坦誠的分析,並提齣瞭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又不乏商業評論的洞察力,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
評分評價一: 拿到這本《2009杭州金融發展報告》時,我正麵臨著一個棘手的市場分析項目,急需瞭解當時宏觀經濟環境下,一個區域性金融中心的脈搏。這本書的厚度就足以讓我感到它的內容一定相當紮實,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透露齣專業的氣息。翻開目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對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杭州金融業的宏觀概覽。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信貸市場、資本市場以及外匯市場的分析部分,作者們似乎非常細緻地梳理瞭當時杭州金融機構在應對危機、服務實體經濟方麵的具體舉措和成效。我記得其中有一章節專門探討瞭民間藉貸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這對我理解當時杭州民營經濟的活力和挑戰非常有啓發。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現象的描述,而是深入分析瞭背後的成因,並提齣瞭一些頗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議。雖然我目前還未深入研究到每一處細節,但從章節劃分和初步瀏覽來看,這本報告的內容覆蓋麵廣,邏輯性強,對於想要瞭解特定時期區域金融發展動態的研究者或者從業者來說,絕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它的數據支持和案例分析,相信會讓讀者對杭州金融業的發展軌跡有更為深刻和立體的認識。
評分評價五: 當我開始閱讀《2009杭州金融發展報告》時,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望,總覺得這類報告會比較晦澀難懂,充斥著專業術語。然而,這本書卻意外地給我帶來瞭深刻的體驗。報告對2009年杭州金融市場麵臨的挑戰和機遇進行瞭深入剖析,其中關於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杭州金融機構如何應對的探討,令我耳目一新。書中對跨境金融服務、外匯管理創新等方麵的分析,提供瞭許多寶貴的思路。我特彆留意瞭報告中關於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章節,這體現瞭杭州在金融發展的同時,也積極關注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作者們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生動地展示瞭杭州金融業是如何將這些理念付諸實踐的。例如,對一些綠色信貸項目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産品進行瞭詳細的介紹,讓我看到瞭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社會公平方麵的積極作用。這本書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語言錶達也相當清晰易懂,即使是非金融專業的讀者,也能從中獲益匪淺。
評分評價三: 當我在書店的金融類書架上看到《2009杭州金融發展報告》時,我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住瞭。2009年,那是一個充滿變數和機遇的年份,全球經濟在經曆劇烈動蕩後,各國都在尋求新的發展路徑,而杭州作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其金融業的發展無疑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翻閱的第一個部分,是關於杭州金融創新和服務實體經濟的主題。報告詳細闡述瞭在復雜經濟環境下,杭州是如何通過深化金融改革,加大對重點産業和項目的支持力度,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房地産金融、科技金融等新興領域的分析,以及對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的關注。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羅列,而是包含瞭深入的政策解讀、市場分析,甚至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判。我尤其關注瞭報告中關於杭州在應對金融危機、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方麵的策略,其中一些創新的風險防範措施,對於其他城市也具有藉鑒意義。這本書的內容詳實,邏輯嚴謹,為理解2009年杭州金融發展的全貌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的視角。
評分評價二: 說實話,我原本對“金融發展報告”這類書籍並沒有太高的期待,總覺得會是枯燥的理論堆砌和冰冷的數據錶格。然而,《2009杭州金融發展報告》卻給瞭我驚喜。它不僅僅是一份官方的總結,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杭州這座城市在那個特殊年份裏,金融力量如何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書中關於杭州地方金融機構改革創新的篇章,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例如,對一些城商行、農信社在服務“三農”、支持地方中小企業發展方麵的具體實踐,進行瞭詳細的案例剖析。我尤其欣賞的是,報告並沒有迴避問題,例如在探討風險管理和監管機製時,也坦誠地指齣瞭存在的不足和麵臨的挑戰。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讓報告的可信度大大提升。而且,報告的語言風格也並非一成不變,在宏觀分析之後,常常穿插一些生動的案例和人物訪談,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金融話題變得鮮活起來。讀完報告的某個章節,我仿佛能感受到杭州金融業從業者在那一年裏的奮鬥與探索,以及他們為城市發展所付齣的努力。它讓我意識到,金融並非隻存在於高大上的寫捲,更深深地植根於城市的肌理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