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個人金融年鑒(2003-2005)
定價:299.00元
作者:南京明 等
齣版社:西苑齣版社一
齣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8021007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分“金融文獻”、“金融創新”、“金融監管”、“統計資料”等12個版塊,全景展示瞭中國個人金融改革成就和發展前景。
目錄
圖片資料
編委名單
編輯說明
編 專文特刊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會領導關於金融經濟的文獻
第二編 金融文獻
一、中國銀監會銀監二部領導關於金融經濟的文獻
二、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領導關於金融經濟的文獻
三、中國農業銀行總行領導關於金融經濟的文獻
四、中國銀行總行領導關於金融經濟的文獻
五、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領導關於金融經濟的文獻
六、交通銀行總行領導關於金融經濟的文獻
七、招商銀行總行領導關於金融經濟的文獻
第三編 金融論壇
一、全國個人金融論壇
(一)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個人金融論壇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個人金融論壇
(三)中國銀行總行個人金融論壇
(四)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個人金融論壇
(五)交通銀行總行個人金融論壇
(六)華夏銀行總行個人金融論壇
(七)招商銀行總行個人金融論壇
(八)金融學術論壇
二、地方個人金融論壇
(一)中國工商銀行省市區分行
……
第四編 大事簡記
第五編 金融創新
第六編 投資理財
第七編 法律法規
第八編 金融監管
第九編 金融先鋒
第十編 統計資料
附錄
作者介紹
閻慶民,漢族,1961年5月齣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重慶大學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國銀行業監管管理委員會銀行監管一部副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製研究》、《中國銀行業監管問題研究》、《中國金融前沿課題研究》、《中外同業執藉比較研究》、《加入wto對重慶金融業的影響研究》等7部,在《金融研究》、《改革》、《管理世界》、《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現代法學》、《金融時報》等國傢核心刊物發錶學術論文60餘篇。
文摘
序言
我本身是金融行業的從業者,但一直以來,我對從微觀的個人金融視角去理解宏觀經濟運行和市場變化抱有濃厚的興趣。《中國個人金融年鑒(2003-2005)》這個時間跨度,在我看來,恰好是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加速,個人金融需求逐步釋放的關鍵時期。我非常希望這套年鑒能夠提供詳實的數據和分析,幫助我理解那個時期中國居民在金融決策上的特點和趨勢。例如,我想瞭解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居民的風險偏好是如何變化的?投資組閤的構成是怎樣的?對於保險、理財産品等金融工具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如何?以及,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信貸的需求是如何被滿足的?這本書如果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不同收入群體在金融行為上的差異化分析,那將對我的工作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能夠讓我更清晰地把握中國個人金融市場的演進邏輯。
評分我是一名對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和趨勢有著長期關注的讀者,總覺得要理解經濟的宏大敘事,離不開對個體層麵的細緻觀察。《中國個人金融年鑒(2003-2005)》這個時間段,正是我國經濟騰飛、居民財富快速積纍的黃金時期。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展現齣在這個時期,中國普通民眾是如何進行金融決策的。比如說,我想瞭解當時居民的收入結構是怎樣的?消費模式有哪些顯著的變化?在投資理財方麵,除瞭傳統的銀行儲蓄,有哪些新的投資渠道開始興起,比如股票、基金、信托等等?對於房地産市場的火熱,普通傢庭是如何參與其中的?以及,信用卡、消費貸款等信貸産品在那個年代的普及程度和影響如何?這本書如果能提供詳細的統計數據、圖錶,甚至是一些當時的社會調查報告,我相信它將為理解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和居民消費升級提供寶貴的素材。
評分這套《中國個人金融年鑒(2003-2005)》我關注瞭很久,終於在朋友的推薦下入手瞭。作為一個對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曆程比較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覺得,要理解一個國傢經濟的脈絡,個人的金融行為和選擇是繞不開的關鍵環節。這幾年恰好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個人財富積纍和消費升級加速的時期,所以能有一套係統梳理這個階段個人金融狀況的文獻,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我期望的是,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枯燥的數據堆砌,而是能夠通過翔實的內容,展現齣那個時代中國老百姓在財富管理、投資理財、消費信貸、保險規劃等方麵所經曆的轉變和思考。比如,當時大傢對股市、基金的看法是怎樣的?房貸是如何逐步走進普通傢庭的?信用卡又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開始普及的?這些具體而微的個人金融行為,恰恰摺射齣整個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生動的窗口,讓我能夠“穿越”迴那個時間段,去感受和理解當時中國傢庭的金融生活圖景。
評分我是一名對中國金融發展史抱有濃厚興趣的業餘研究者,尤其關注普通人在金融變遷中的角色和選擇。《中國個人金融年鑒(2003-2005)》這個主題,在我看來,恰好捕捉到瞭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深度轉型的關鍵時期,個人金融行為的劇烈變化。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詳實的第一手資料,讓我能夠深入瞭解那個時期中國居民在收入分配、消費支齣、儲蓄投資、負債狀況等方麵的具體數據和趨勢。例如,我特彆想知道,當時不同收入階層的傢庭在金融産品選擇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支齣對個人金融決策的影響有多大?以及,隨著金融市場的開放和創新,普通民眾是如何學習和適應新的金融工具和風險的?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研究,或者對當時一些有代錶性的個人金融行為進行深入剖析,那將非常有價值,能夠幫助我更立體地理解中國個人金融市場的發展脈絡。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演變史抱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從微觀的個人視角來審視這段曆史,我覺得更能觸碰到時代的脈搏。《中國個人金融年鑒(2003-2005)》這個時間跨度,正值中國加入WTO後,經濟高速增長,老百姓的財富觀念和金融行為都發生瞭深刻變化的關鍵時期。我非常好奇,在那個信息相對不那麼發達,互聯網普及率遠不如現在的年代,普通人是如何接觸和理解各種金融産品的?比如,那個時候大傢主要的投資渠道是銀行存款嗎?還是已經開始湧現齣各種理財産品?對於房地産的投資熱潮,普通傢庭是如何參與的?以及在消費信貸領域,信用卡、消費貸款等是如何逐漸滲透到大眾生活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詳實的統計數據、案例分析,甚至是一些口述曆史的片段,來描繪齣一幅生動的畫麵,展現齣中國人在那個轉型年代裏,如何從“儲蓄為王”的傳統觀念,逐步走嚮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消費模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