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傳統銀行蝶變
定價:88.00元
作者:馬蔚華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496304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戰略轉型篇
現代商業銀行經營與發展趨勢
強化資本約束走嚮理性發展
戰略轉型與商業銀行的發展路徑
關於推進經營戰略轉型的幾個問題
應對嚴峻挑戰加快經營戰略轉型
中國經濟崛起與商業銀行國際化
認識變化的世界突破成長的瓶頸
戰略、管理、文化與招商銀行發展
次貸危機、宏觀調控與招商銀行經營轉型
進一步轉變經營方式加快經營戰略轉型
在路上:中國銀行業的國際化
推進二次轉型再創新的輝煌
中國銀行業步入轉型季
……
經營轉型篇
管理轉型篇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就是《正版 傳統銀行蝶變》,作者是馬蔚華,ISBN是9787504963048。我拿到這本書後,第一時間翻閱瞭目錄,發現內容相當豐富,涵蓋瞭從宏觀經濟環境到微觀的銀行經營策略。我一直覺得,傳統銀行在經曆瞭多年的發展後,不可避免地麵臨著來自新興金融科技公司的挑戰,它們在技術應用、客戶服務等方麵往往更具靈活性。因此,這本書所探討的“蝶變”話題,對我來說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深入理解傳統銀行在信息化、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的生存之道,以及它們是如何通過創新來適應市場變化,並最終實現業務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升級。作者馬蔚華先生的經曆和洞察力,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期待,相信他能為我們勾勒齣一幅清晰的銀行轉型藍圖,讓我看到傳統銀行的希望所在。
評分這本書我早就聽說瞭,名字叫《正版 傳統銀行蝶變》,作者是馬蔚華,ISBN是9787504963048。最近終於入手瞭,拿到手感覺書的質感就挺不錯的,紙張摸起來很舒服,排版也很清晰,這一點對於我這種喜歡邊讀邊做筆記的人來說非常重要。這本書的名字就很有吸引力,“蝶變”這兩個字,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對傳統銀行轉型的興趣。我一直覺得,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傳統行業都在經曆前所未有的變革,銀行作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轉型過程一定充滿瞭故事。我特彆想知道,在馬蔚華教授這樣一位有經驗的領導者的視角下,他是如何看待和解讀傳統銀行的“蝶變”之路的。這本書的齣版日期也讓我覺得內容不會過時,因為 ISBN 9787504963048 看起來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版本。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對銀行的未來發展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甚至能從中看到一些普通人也能理解和參與的機遇。
評分我之所以對《正版 傳統銀行蝶變》這本書,作者馬蔚華,ISBN 9787504963048 如此感興趣,是因為我一直關注著金融行業的動態。在我看來,傳統銀行的“蝶變”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升級,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根本性轉變。這本書的標題非常精準地抓住瞭這一點。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浪潮下,傳統銀行是如何剋服重重阻力,進行戰略調整、業務創新和組織變革的。我特彆好奇的是,作者會如何分析傳統銀行的優勢與劣勢,以及它們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所遇到的獨特挑戰。這本書對我而言,將是一次學習和思考的機會,讓我更深入地理解銀行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它們為瞭適應時代發展所付齣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評分拿到《正版 傳統銀行蝶變》這本書,我首先被它厚重的分量所吸引,封麵上馬蔚華的名字以及那個獨特的 ISBN 9787504963048,都透露齣一種專業和權威感。我一直對金融業的發展趨勢很感興趣,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們越來越感受到科技對傳統銀行業務的衝擊和改變。從網上銀行到移動支付,再到如今的金融科技浪潮,銀行似乎在不斷地刷新自己的形象。這本書的名字《正版 傳統銀行蝶變》恰恰點明瞭這一核心主題。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瞭解究竟是什麼力量在驅動著銀行的“蝶變”,這種蝶變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是戰略性的還是戰術性的?馬蔚華先生作為業內資深人士,他的見解一定深刻而獨到。我希望他能通過這本書,為我們揭示傳統銀行在麵對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的挑戰時,是如何一步步實現鳳凰涅槃的,其中有哪些值得藉鑒的成功經驗,又有哪些需要警惕的風險和誤區。
評分我是在一次行業交流會上偶然聽到有人提起《正版 傳統銀行蝶變》這本書的,當時對方提到作者馬蔚華,以及書的 ISBN 9787504963048,我就記下瞭。作為一個對銀行業務有一定瞭解的人,我深知“蝶變”二字絕非易事,它意味著顛覆性的變革,需要勇氣、智慧和決心。我一直認為,傳統銀行並非是故步自封的,它們也在積極擁抱變化,隻是這個過程往往是緩慢而麯摺的。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明瞭核心,我想作者一定會在書中深入剖析傳統銀行在轉型過程中所麵臨的種種睏境,比如如何打破體製的束縛,如何進行技術升級,如何重塑客戶體驗等等。我特彆好奇的是,作者會如何定義“正版”的蝶變,以及在整個過程中,銀行的哪些“基因”是可以保留的,哪些又必須被拋棄。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銀行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在時代洪流中保持生命力,實現自我超越的教科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