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传统银行蝶变
定价:88.00元
作者:马蔚华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49630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战略转型篇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趋势
强化资本约束走向理性发展
战略转型与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
关于推进经营战略转型的几个问题
应对严峻挑战加快经营战略转型
中国经济崛起与商业银行国际化
认识变化的世界突破成长的瓶颈
战略、管理、文化与招商银行发展
次贷危机、宏观调控与招商银行经营转型
进一步转变经营方式加快经营战略转型
在路上: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
推进二次转型再创新的辉煌
中国银行业步入转型季
……
经营转型篇
管理转型篇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正版 传统银行蝶变》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厚重的分量所吸引,封面上马蔚华的名字以及那个独特的 ISBN 9787504963048,都透露出一种专业和权威感。我一直对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很感兴趣,尤其是近些年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科技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和改变。从网上银行到移动支付,再到如今的金融科技浪潮,银行似乎在不断地刷新自己的形象。这本书的名字《正版 传统银行蝶变》恰恰点明了这一核心主题。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了解究竟是什么力量在驱动着银行的“蝶变”,这种蝶变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是战略性的还是战术性的?马蔚华先生作为业内资深人士,他的见解一定深刻而独到。我希望他能通过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传统银行在面对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挑战时,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凤凰涅槃的,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又有哪些需要警惕的风险和误区。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是《正版 传统银行蝶变》,作者是马蔚华,ISBN是9787504963048。我拿到这本书后,第一时间翻阅了目录,发现内容相当丰富,涵盖了从宏观经济环境到微观的银行经营策略。我一直觉得,传统银行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来自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的挑战,它们在技术应用、客户服务等方面往往更具灵活性。因此,这本书所探讨的“蝶变”话题,对我来说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深入理解传统银行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生存之道,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变化,并最终实现业务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升级。作者马蔚华先生的经历和洞察力,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期待,相信他能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晰的银行转型蓝图,让我看到传统银行的希望所在。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名字叫《正版 传统银行蝶变》,作者是马蔚华,ISBN是9787504963048。最近终于入手了,拿到手感觉书的质感就挺不错的,纸张摸起来很舒服,排版也很清晰,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喜欢边读边做笔记的人来说非常重要。这本书的名字就很有吸引力,“蝶变”这两个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传统银行转型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行业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银行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转型过程一定充满了故事。我特别想知道,在马蔚华教授这样一位有经验的领导者的视角下,他是如何看待和解读传统银行的“蝶变”之路的。这本书的出版日期也让我觉得内容不会过时,因为 ISBN 9787504963048 看起来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版本。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对银行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甚至能从中看到一些普通人也能理解和参与的机遇。
评分我之所以对《正版 传统银行蝶变》这本书,作者马蔚华,ISBN 9787504963048 如此感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关注着金融行业的动态。在我看来,传统银行的“蝶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本书的标题非常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浪潮下,传统银行是如何克服重重阻力,进行战略调整、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的。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会如何分析传统银行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它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独特挑战。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让我更深入地理解银行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它们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评分我是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偶然听到有人提起《正版 传统银行蝶变》这本书的,当时对方提到作者马蔚华,以及书的 ISBN 9787504963048,我就记下了。作为一个对银行业务有一定了解的人,我深知“蝶变”二字绝非易事,它意味着颠覆性的变革,需要勇气、智慧和决心。我一直认为,传统银行并非是故步自封的,它们也在积极拥抱变化,只是这个过程往往是缓慢而曲折的。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明了核心,我想作者一定会在书中深入剖析传统银行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比如如何打破体制的束缚,如何进行技术升级,如何重塑客户体验等等。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会如何定义“正版”的蝶变,以及在整个过程中,银行的哪些“基因”是可以保留的,哪些又必须被抛弃。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银行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保持生命力,实现自我超越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