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底,百万训练有素的德军士兵阵列于莫斯科以西180英里的前线,意图一举拿下东线战场。面对规模同样庞大的苏军,德军士气旺盛,以装甲师为先锋打破了苏军防御,楔入纵深,并围困住了援往莫斯科的大部苏军。
然而,这并未击败苏维埃政府。朱可夫将军回到莫斯科,作出了绝地反击的部署,重建莫斯科以西的防线。雨季的泥泞拖住了德国的作战部队和后勤部队,为朱可夫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德军在11月再次开始攻击,苏德双方进行了殊死较量。苏军凭借极其坚强的抵抗和熟悉的自然条件,顶住了德军进攻,转入反攻。
本书基于众多档案记录、个人日记、信件和其他来源进行编撰,并从士兵和将领的角度重现了战斗。这场战斗对整个德国的东线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结果揭示了为什么德国对莫斯科的袭击未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转折点。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德军进攻莫斯科到停滞的前半部分,关于后半部分苏军的反攻就没有涉及了,关于德军在台风行动第一阶段顺风顺水,作者也讲了很多理由,比如基层军官的素质,苏军防守部署,老兵的缺失,但是随着后期行动的展开,德军弊端开始暴露,各个作战日记关于烂泥影响行动的描述,自身后勤的问题,苏军源源不断的兵力,以及德军假定苏联1941就能灭亡的假定,最终在台风行动中集中暴露,不过作者最终的论断还是德军在一开始就注定走向了失败,只有延长失败的说法,没有转败为胜的机会
评分##泽特林毫无疑问是苏德战争领域最顶尖的学者之一,这本书既有宏观的战略层级的叙述,也有微观的对德军作战细节的展现,译者是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的主笔,审阅者是我朋友,「哈尔科夫:1942」的作者,不过部分人名翻译还是有些问题,如把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给翻译成了莱布(一般译为勒布),但还是很值得推荐一下的。
评分##还不错
评分##现在能让人看着顺畅的译著还真不太好找。烂泥地说不算新说但也算更深入挖掘了一下
评分##很期待的看了下,没有几张战役地图很失望啊 有时间精读看看吧
评分##翻译得准确、流畅
评分##老王的翻译当然是没什么说的~
评分##写到苏军反攻之前就结束了。
评分##翻译得准确、流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