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革命與復仇

進化、革命與復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鍾誠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導 言 1
第一章 “人國”理想與文化民族主義 14
一、“人國”理想的確立 14
二、文化民族主義和對“誌士英雄”的批判 25
第二章 文學與革命 40
一、十年沉默與文學的無力 40
二、文學與革命的歧途 52
第三章 左聯經曆與曆史“中間物” 75
一、對社會活動的參與及對知識人實踐模式的批判 76
二、左聯“實踐” 95
三、曆史“中間物”和魯迅政治觀的特色 110
第四章 政治道德基礎的重構 127
一、人性、規則與正義 127
二、權力、公意與復仇 168
餘 論 240
參考文獻 282
索 引 292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魯學界一直有從“文學魯迅”到“政治魯迅”的研究呼籲,但目前“政治魯迅”研究多是基於文化政治的視野而展開,缺少比較係統的、有深度的政治哲學的分析路徑。林毓生教授2006年來北大訪問時我曾去拜訪他,他提及魯迅政治觀的獨特性和復雜性,值得深入研究,這也是促成我後來的博士論文《魯迅政治觀研究》(北京大學,2010年)産生的一個契機。這次對原來的博士論文做瞭係統的修改。 專傢的意見:中國人民大學的黃樸民教授認為論文從政治學視角研究魯迅思想比較有新意,尤其是對魯迅政治觀的反思不同於常見的文化政治視野;論文答辯時,專攻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蕭延中教授對論文給予瞭較高的評價,認為論文中對魯迅思想與尼采思想關係的討論,對“竹內魯迅”傳統的反思,對魯迅尋求政治道德基礎的努力及其睏境的分析都有新意,且論證較為充分。 主要創新之處:運用政治哲學的視野對魯迅的思想尤其是政治觀展開瞭較係統的分析和反思。其中尤其關注人性問題、正義問題、政治的道德基礎等問題。

用戶評價

評分

##就我一個文盲的眼光來看,車軲轆話太多瞭。

評分

作者齣身政治學專業,故關照魯迅問題的視野與文學諸公略有差異,且能以更內行的話語解析作為政治人物,或謂對政治性話題擁有內在悖論式興趣的魯迅,其睏境究竟如何生成,卻又為何歪打正著地具備專業性的探討所無法繞開的重大意義。惜此書語言過於纏繞,歐化腔已然影響流暢閱讀體驗瞭。

評分

##就奇奇怪怪的味道,注釋比正文好看。

評分

##對日常世界的重視。還有一點,魯迅的批判本身顯示齣瞭他自身的反移情。

評分

##就奇奇怪怪的味道,注釋比正文好看。

評分

##政治學者論現代文學巨擘,每每能夠有新的洞見。作者雖然是政治學齣身,但是文史修養甚佳,且耐得住寂寞,因此能夠寫齣這種挑戰陳詞濫調之作。

評分

##就奇奇怪怪的味道,注釋比正文好看。

評分

##嗯,講真,作者你知道自己想說什麼嗎?反正我看不齣來你想說什麼。真的是北大的碩士嗎?你寫的是“漢語”,不是英文版的翻譯。怎麼可以行文措辭這樣爛呢?為瞭齣書,就強行加詞搞成一本書麼? 莫非這是公知派為瞭打擊從毛澤東思想角度談魯迅,而炮製齣來的一個“小公知”? “魯迅對文學之定位的轉變很值得我們注意,因為這種對文學理解的轉變過程,正是其對共同體道德基礎的關懷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講真,隨便找一句,作者自己還能理解自己寫的是什麼嗎?

評分

##後半本重復前半本的引用和判斷有點多,內容倒是還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