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的思想轉變

知識分子的思想轉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聶莉莉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文版序 —— vii
野村浩一來信 —— ix
西澤治彥書評 —— xi
前 言 —— 1

第一章 問題所在及考察對象 —— 11
一、本書的考察對象及研究視點 —— 11
二、本書的考察人物 —— 24
三、考察諸問題 —— 37
四、關於建國初期知識分子的研究現狀 —— 47

第二章 政治理論學習與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 —— 53
一、 政治理論學習運動的展開—「一場思想領域的解放戰爭」 —— 53
二、清華大學的「大課」與費孝通 —— 77
三、費孝通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論和「紳士」、「紳權」論 —— 85
四、消極的潘光旦 —— 94
五、批判新理學的馮友蘭 —— 97
六、「課程改革」與社會學的學科危機 —— 108

第三章 知識分子參加土地改革與思想改造 —— 119
一、把師生送到土改現場的大學 —— 119
二、參加者的體會和「思想收穫」 —— 124
三、共產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 —— 144
四、積極響應號召的民主黨派 —— 150
五、「思想收穫」與思想轉變 —— 152
六、基於村莊裏「階級鬥爭」的思考 —— 160

第四章 土地改革工作隊與參加者們 —— 175
一、清華大學土改工作隊—潘光旦日記所見 —— 175
二、馮友蘭、雷海宗被「辭職」 —— 179
三、土改運動中的瀋從文 —— 192
四、廢除「教授治校」 —— 206

第五章  在時代的大潮中—
讀潘光旦、瀋從文日記信函 —— 209
一、民盟與共產黨政權 —— 210
二、麵對共產黨的政治統治方式 —— 216
三、潘光旦的「民主社會」論 —— 225
四、潘光旦的「個人」論 —— 233
五、潘光旦的自我定位及誌嚮 —— 237
六、讀書、購書、翻譯 —— 240
七、與時代相齟的瀋從文的生命觀及文學觀 —— 250

第六章 《蘇南土地改革訪問記》 —— 257
一、《訪問記》 —— 259
二、《訪問記》與潘光旦民國時期論點之比較 —— 262
三、「江南無封建」論與董時進批判 —— 278
四、董時進的批判者們民國時期關於土地製度研究之論點 —— 285
五、吳景超對國民政府土地政策的評價 —— 291

第七章 蘇南的階級、土地製度及土地改革 —— 295
一、關於地主所有土地的比率 —— 296
二、土地所有權的複雜形態與地主 —— 302
三、劃分階級的政治性經濟標準 —— 317
四、開弦弓村的土地改革及對地主的「階級鬥爭」 —— 332

第八章 從知識分子的思想轉變解讀中國革命 —— 343
一、各自不同的思想改造及其共同點 —— 343
二、社會價值觀的轉換「根植於社會的群體性情境中」 —— 349
三、政治統治的組織製度特徵 —— 352
四、作為唯一「意識源泉」的意識形態 —— 358
五、嫺熟於革命話語的「局外人」 —— 360

後 記 —— 369
譯者後記 —— 371
參考文獻 —— 373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用戶評價

評分

##參與土改前後,知識分子如何發生思想轉變。這個角度非常重要。整理收錄瞭大量瞭資料,有功。

評分

##“可以說對知識分子來說,隻要不離開中國,思想改造就是不可抗拒的,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脫的。”

評分

##參與土改前後,知識分子如何發生思想轉變。這個角度非常重要。整理收錄瞭大量瞭資料,有功。

評分

##問題十分犀利,故事令人唏噓,但是太過平鋪直敘。

評分

讀完之後有個感覺,作者並沒有真正理解她的碩士指導教授費孝通先生。1949年“知識分子的思想轉變”問題的答案,其實要在1949年之前去找,1919-1949這三十年纔是這種轉變的大背景,沒有這三十年,1949年之後的轉變不會從天而降。

評分

##問題十分犀利,故事令人唏噓,但是太過平鋪直敘。

評分

讀完之後有個感覺,作者並沒有真正理解她的碩士指導教授費孝通先生。1949年“知識分子的思想轉變”問題的答案,其實要在1949年之前去找,1919-1949這三十年纔是這種轉變的大背景,沒有這三十年,1949年之後的轉變不會從天而降。

評分

##我一直對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興衰,以及民國時期的社會學前輩們的生命曆程很感興趣。作者曾是費老的學生,我在前言部分感受到她寫作這本書的情感與溫度,她在書中整理瞭大量的曆史資料,力圖嚮讀者展現在民國時期與上個世紀50年代,一批知識分子在親身經曆政治理論學習與土地改革運動之後,其主要的學術思想主動或被動的轉變過程。遺憾的是作者對這一過程沒有進行深入地剖析,分析隻是淺嘗輒止;不過光是有這樣的心思去記錄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就已經很好瞭。每次讀到這段曆史,都會激起我“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感,希望自己今後有勇氣堅持研究感興趣的真問題,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評分

##問題十分犀利,故事令人唏噓,但是太過平鋪直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