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识产权、人工智能等法律问题和人类危机剥茧抽丝,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思考。
作者说,近年因为专注于解经译经,法学方面的文章写得少了。此番结集,重读一遍,觉得几个题目颇受益于一门课“知识产权与中国革命”的教学。不论知识产权、劳动法、宪法,还是大学教育、接班人伦理和人工智能,都是经过课堂讨论,得了学生回馈的。可见“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而“教学相长”,对于写作的重要了。
##羡慕
评分雅理签名本。其中大部分篇章之前都看过,如《我是阿尔法》此前发表在《文化纵横》上。冯象老师是极尊重的前辈。但客观地说,对不熟悉冯象老师的读者来说,本书其实几乎没有多少读的价值,一本拉拉杂杂的随笔集,不成系统,也不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专论,封面和副标题实在都有些误导性。
评分##借人工智能热点出书,可能是我不懂法律,人工智能那篇真的很水,旁征博引但是都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洞见,显然作者没有去了解人工智能,就是看看相关新闻,引用新闻资料多。
评分##批判有余,建设不足
评分##仿佛都能看到冯老师说话时的神情。大部分文章发表过,重读还是有趣。《国歌赋予自由》现在看来依然很有意义。《知识产权的终结》我不确定,成文之后有一些变化(至少在著作权交易方面),大概已经被驯化了。《我是阿尔法》之前没有看过,很有意思,已经脑补一万字赛博朋克,顺便解决POI中the Machine和Samaritan的冲突,如果the Machine最终称神,或许世界也进入大同新纪元了。
评分##我是阿尔法,是先知絮语:愚蠢的人类啊,人工智能已来。 知识产权、法律历史批判、劳动者的团结、宪法宣誓,这些文字和《政法笔记》《木腿正义》是一以贯之的,表达了一个老左派对沦为资本工具的法学和与资本沆瀣一气的官僚主义的无情批判。有些文字看似迂腐,其实是我们已经浸淫资本和体制太久,失去了元气淋漓的反思能力。 但集子里最亲切有味的还是信手拈来的掉书袋,是肃穆灵动的圣诗文学,是高雅真挚的回忆师朋,那才是冯象所以为冯象的地方。冯象赞叹林肯少读《圣经》与《天路历程》,修得“诗性文体”,高贵而朴素、坚韧。其实冯象亦是如此啊。
评分##从接班人伦理到人机伦理
评分##专门买的港版怕内容有缩水,但后来看书发现自己多虑了。提供了很尖锐的视角,但好多问题都悬着而没有解决办法。阿尔法那篇最精彩。
评分##泛读而过,不晓得禁忌在哪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