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米歇尔•福柯定义了两种形式的权力: 规训权力,即通过监视技术和惩罚制度对身体进行规训;以及生命权力,作用于人口、生物和活人。通过分析种族战争的言论和征服的历史叙述,福柯勾勒出生命权力和国家种族主义的谱系。权力与抵抗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法理上的,而是斗争上的。它不属于法律的范畴,而是战略的范畴。因此,应该反转克劳塞维茨的格言,改为“政治是战争的延续”。
##翻译差评
评分##全系列最中意
评分##值得六星,精华之所在。从战争作为历史政治话语的主题,以颠覆法律_哲学话语遮掩的力量对比出发。试图重新发现真正的潜在的力量对比,这是18世纪以前社会的真实镜像,但18世纪以后伴随着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最后一战:从此不再有战争,而将以民事纠纷与法律取代之。其原因之所在是力量的二元对立,意味着一种特殊权力;而第三等级所追求的是普泛性,即民族/国家,一切为了国家。只有第三等级是代表国家的,从此只有一元化的民族,没有等级之分,皆为公民/市民。战争虽然表面上消失了,但仅是潜伏,其伴随着种族主义与生命权力的结合,又重现天日。
评分##全系列最中意
评分##从战争视角对霍布斯、克劳塞维茨进行了反驳,政治是战争的延续而非相反!这何尝又不是规训社会进一步转向生命政治的原因所在呢(霍布斯式的国家建立何尝又不是一种“生命政治”的人口保命管理学的诞生呢)。其中对法国战争史历史叙事的描写极为丰富,作为福柯的转向标志,期待之后再来重温。
评分##福柯在本書將其“谱系学”称为博学知识和局部记忆的连接,以此反对集权对真理名义的控制。“权力应当做流动的东西,或只有在链条上才能运转的东西加以分析”,因此要从最细微的机制来研究:监视设施、性、疯癫、犯罪的医学化等,规训通过它的建构而在个体间通行。 即必须从“利维坦”模式中解放出来,探究为生产真理话语,权力关系具体实施的规律,这是福柯力图遵循的路线。同时他亦从肉体-惩戒-机构过渡至人口-生物学过程-调节机制-国家的范围。 “社会的历史意识不关注统治权和它的建立问题,而是革命及它对未来的承诺和预言”,国家连续性是能被打断的,包涵种族与阶级斗争,历史知识实际上属于国家话语,而知识被组织,就越有可能让发言主体根据冲突阵线进行划分权力,身份,经济利益等问题,民族就是通过这种话语能拆分国家整体的产物。
评分##B/ 相对前几本总感觉粗放、零碎甚至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直到结尾才和《不正常的人》真正勾连到一起。但提出的“统治权-统治”问题框架依然很有操作性。由此出发,中段对布兰维里耶的定位就很难不想到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重读;与此相对照,之后对战争话语的辩证法化的批判就几乎是在念黑格尔身份证号了。翻译的难度可能比前几本高。尽管译者也做了提示,但假如不能充分辨析peuple的“民族/人民”多重意义,那在关于民族战争、民族主义的部分就肯定会时不时迷失......
评分##写得光芒璀璨的一本书。然而我一个字也没有看懂。(烟)。我终于搞明白福柯在干啥了……谱系学是一种爹学。罗马的语言????犹太的语言????反抗/斗争话语“下沉”中的流变????九三年????“保卫社会”
评分##所以到底删掉了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