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 電影四十

許鞍華 電影四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卓男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難?有幾難? 卓男、吳月華
今夕光影燦爛——專題文章
01 細讀細說許鞍華 羅卡
02 精誠創作,能屈能伸──許鞍華的電影人生 李焯桃
03 青鳥殷勤為探看──許鞍華的電影之旅 黃愛玲
04 許鞍華電視電影論 湯禎兆
05 「人生客路永沒平」──許鞍華的旅程電影與香港意識 李展鵬
06 徒勞的關懷者──一個故事,一重心結,一種態度 蒲鋒
07 許鞍華的中國日與夜 李照興
08 白雲深處有人家──許鞍華的家庭情懷 喬奕思
09 「看到+看不到」──震顫電影兩面睇 紀陶
10 自恃的電影藝術——許鞍華與作者論之間 張偉雄
11 感悟人生的寫實筆觸 吳月華
12 女性、身份與政治——許鞍華電影的回顧 譚以諾
13 當許鞍華遇上張愛玲──《傾城之戀》與《半生緣》之文學改編 麥欣恩
14 威權與俠義──許鞍華的《書劍恩仇錄》和《香香公主》 鄭政恆
15 許鞍華——人脈豐厚的作者導演 馬蘭清(Gina Marchetti)
萬語千言——人物專訪
01 許鞍華 能拍多久和拍甚麼,我不強求
02 陳文強 觸景而生視覺意象
03 岸西 我們很夾,我最相信她
04 李恩霖 律己以嚴、待人以寬的大導演
05 黃仲標 我們都是電影發燒友
06 余力為 我的伯樂,我的老師
07 關本良 生命力頑強的獨行俠
08 林誌堅 讓每個崗位各展所長
09 潘燚森 唯一未曾涉獵的工作,只有茶水
10 文念中 堅守拍電影的初心
11 劉德華 她送我一條開往羅馬大道的金鎖匙
12 葉德嫻 從粉絲到影後
13 鮑起靜 輕鬆演出 暢快淋漓
14 林嘉欣 意義重大的電影初體驗
附錄
電影作品簡介
其他作品資料
許鞍華小傳
作者簡介
鳴謝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許鞍華四十年的電影生涯,拍攝了廿六齣電影。首部劇情長片《瘋劫》(1979)便獲第十七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1982年拍的《投奔怒海》更囊括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等五個獎項,自此奠定其香港新浪潮作者導演的重要地位。1995年執導《女人,四十。》為首部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滿貫的電影。2008年拍攝的《天水圍的日與夜》、2012年的《桃姐》延續對平凡人物的關懷,後者更榮獲第三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五項大獎。2017年的《明月幾時有》亦令她第六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殊榮。

許鞍華的作品包括驚慄片、鬼片、文藝片、武俠片、紀錄片、半自傳、輕喜劇和歷史劇等,類型多變。更難得的是影片不隨俗又不離地,緊跟時代又不失自己的觀點和風格,人文視野及香港關懷貫徹始終,在香港影壇實屬難得一見。

本書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兩年半前開始策劃,分為專題文章和人物專訪兩部分,藉與她相交多年的影評人從多角度縱論,剖析她的影視作品之風格特色,以及許鞍華和她的工作夥伴的訪談,嘗試以切身角度進入她創作和製作的世界,瞭解背後鮮為人知的苦與樂,有系統地展示她四十年來拍過的電影和事業發展。

用户评价

评分

##采访是最新的。桃姐时刘德华始终怀疑描述的温情中是否掩盖了现实的某种残酷,许鞍华让他别多想,并且删除了一个两人的冲突片段,我觉得Ann后期温柔很多。许反复感叹自己对剧本缺乏判断力,也感叹自己的班底不固定导致风格变化。对于北上拍戏,许包容度比较高,但还是有抱怨。新片怕是又栽在剧本那儿了。/原来新片是因为导演脱逃临时受命啊。

评分

##采访是最新的。桃姐时刘德华始终怀疑描述的温情中是否掩盖了现实的某种残酷,许鞍华让他别多想,并且删除了一个两人的冲突片段,我觉得Ann后期温柔很多。许反复感叹自己对剧本缺乏判断力,也感叹自己的班底不固定导致风格变化。对于北上拍戏,许包容度比较高,但还是有抱怨。新片怕是又栽在剧本那儿了。/原来新片是因为导演脱逃临时受命啊。

评分

##重读。访问略杂乱,但也有不少线索可以了解许鞍华。其中收录一篇外国学者介绍性文章,不知意义何在。。

评分

##仍是半学术影评半访谈,影评反而没有访谈精彩。这书牵出陈韵文对许的不满,让人可惜没有对陈的访谈收录,不然能看到另一个Ann。文中也有摄影师坦阵与Ann不和未能拍完,但估计采访不便追问下去。采访还是当面比较有料,可以根据回答再设问题,故邮件采访逊色很多。文念中说在拍关于Ann的纪录片,还不知怎么剪。希望能跳出花絮,能做成女性导演史的一部分(如《金门银光梦》)。很喜欢有对摄影师这种偏技术的工作人员的访问,但作为导演的“心理医生”的剪接师没有访问实在可惜。如果将来还有机会做学术,很想研究一下技术发展对内容表达的影响

评分

##采访是最新的。桃姐时刘德华始终怀疑描述的温情中是否掩盖了现实的某种残酷,许鞍华让他别多想,并且删除了一个两人的冲突片段,我觉得Ann后期温柔很多。许反复感叹自己对剧本缺乏判断力,也感叹自己的班底不固定导致风格变化。对于北上拍戏,许包容度比较高,但还是有抱怨。新片怕是又栽在剧本那儿了。/原来新片是因为导演脱逃临时受命啊。

评分

##重读。访问略杂乱,但也有不少线索可以了解许鞍华。其中收录一篇外国学者介绍性文章,不知意义何在。。

评分

##许导对于电影的态度值得所有影视界从业人员学习。

评分

訪問紮實,幕後人員較坦白,親身經歷也補足不少我們對許的不理解,許沒有穩定的創作班底,風格題材又多變,書似乎也無法能為許定下什麼,廣意上的涉足多個主題,最後調子也變成跟著導演為人而走,反覆地說人文精神,女性身份,編者是有意無意回避她的歷史觀,身份等許氏木一不願多談的東西,但四十年來的創作真是沒有累積一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嗎?許與整個香港歷史發展的互動不是也可大寫特寫嗎?她猶如商業運作下的「生還者」,她的成功和失敗是不是也反映了制度以至香港電影工業存在的可能性?許也是被工業跟著走的創作者,雖然沒有杜Sir和徐克這樣,至少她也自覺。只針對作品的隱喻和意識出發,缺少了以電影工業為基礎的理解,電視作品只有一章明顯不夠,最可惜是沒有人寫「去日苦多」呢,(其實一本書要那麼多都好難,做好一本電影書真的好難..

评分

##麥欣恩一文最好,余力為的訪問也非常有參考價值,可以簡單學到一些許鞍華的指導風格。其他都是一些基本的評論和一些Trivia,部份更是明顯的Over-interpret。(27/9-4/10/20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