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

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欧阳江河 编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002 / 贾樟柯 & 侯孝贤
相信什么就该拍什么
012 / 王超 & 戴婧婷
我愿意自己的作品被归入“中国现实主义”流派
036 / 李杨 & 刘辉
电影的意义
055 / 李玉 & 崔卫平
电影——它使你的心没有那么冰冷
083 / 章明 & 徐枫
在期待之中
136 / 朱文 & 翟永明
我的电影不能没有诗意
156 / 万玛才旦 & 崔卫平
我注意的可能是一种状态
178 / 李红旗 & 杨海崧
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187 / 韩杰 & 贾樟柯 & 管娜
可贵就可贵在人的那种个人精神
225 / 徐枫 & 梅峰
个体记忆之孔雀
247 / 郑隆福
贾樟柯电影作品《世界》两个版本的比较
273 / 李陀 崔卫平 贾樟柯 西川 欧阳江河 汪晖
《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为访谈录,由九篇对话、三篇评论组成,为诗人欧阳江河所编。

本书收录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特别是独立电影导演对自己电影的剖析、对社会与人的价值观的畅谈,以及对自己从事导演生涯的回顾等等。所谈之电影,虽然多为小众、小投资电影,少有上映之作,但坚持独立电影的理念、不为票房所主导、反映时代特色、个人精神和底层人物生活的观念,传达了中国独立电影独立之精神。在电影产业欣欣向荣,却又唯票房、过度商业化的今天,这部书中所访谈的上世纪90年代涌现的这批年轻导演的独立思考和执着精神尤其让人钦佩。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这些“小众”的电影了,书中访谈的年轻导演也不再年轻,正因为如此,记录下他们的思考、他们的电影理念、他们的电影创作,更加必要。这一批独立电影人不该被遗忘,他们是中国电影史不可忽略的一笔,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访谈对话的形式,既介绍了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同时也涉及对具体电影的解读。一部电影,带给我我们的,不只是娱乐,甚或更是为我们提供一种乃至多种的视角,使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思考人性的张力与局限、无奈,以及认知社会变迁的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第六代导演让我重新对电影产生了敬畏

评分

##书本身很一般,几篇访谈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多少还是能窥见不少导演的创作思维和态度,有的是一开始就摆明了要跨界玩出位的,有的是一早就给自己描画好了各种理论蓝图的,只有少数几个的话语间能看到几分真挚和诚恳。但至少,那时人们还是可以公开谈论盗版碟和社会批判的,甚至在某些导演眼中,盗版碟就是自己电影的正规发行渠道

评分

##第六代导演让我重新对电影产生了敬畏

评分

##3.5;差评如谈话腔调“端着”、老生常谈言之无物、令人尴尬等,并不能十分认同。1、受限于“时代”——访谈双方与读者处于信息不对等,彼时的创作环境与心态信念与今日之回望幻灭之间肯定有落差。2、部分读者可能对这些导演并不很知悉,在捋完作品序列后可能会更有感性认识。3、编者乃科长粉丝,篇幅过多(收录《世界》长短版于此书有意义吗?),加上娄烨篇的缺席,对“第五代”以降的整体感知有影响;最后一篇大佬们的彩虹吹捧,带有明显的文坛印记,过多仰赖文本分析或执迷于历史/文化语境,可就连科长本人也说“电影作品是视与听,不是文字”。喜欢排名:1、章明与徐枫水准相当,接话自然(后面梅峰与徐枫也是,有较浓的学院风),章明对自身有清晰认识与定位。2、王超有较强思辨性,与其作品内涵一致。

评分

##访谈者不会提问,被访者回答的也是场面话……

评分

##奔着贾科长去的

评分

##“我所有的写作都是在尽量最大可能地展现自己的缺陷。因为,一个内心圆满的人是不会有欲望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我写诗、写小说、拍电影只能说说明我的问题很严重。”——李红旗

评分

##第六代导演让我重新对电影产生了敬畏

评分

##电影最初就是杂耍,杂耍就要有游戏感,从事这工作得为快感,不为太多背后的东西,还原最初的简单心态——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