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跨越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美術史四大學科,在探索青銅紋飾、圖形文字的基礎上,發現瞭一種介於文字和裝飾圖案之間的“圖像銘文”,繼而討論瞭三者的演化與古代社會、文化、政治、宗教、禮儀發展的密切關係。
本書並非一部以年代、地域或文化編排的通史,也不是一本僅僅研究古代中國青銅器銘文和紋飾的專著。作者不厭其煩地全麵梳理考古發現、視覺藝術實例、銘刻資料和文獻信息,並對一些重大課題進行深入研討,其苦心所在,凝縮於對中國古代社會關鍵問題所産生的感悟之中。從某種角度講,這些感悟實際上是對早期中國數韆年曆史發展脈絡的概括性總結,試圖勾勒齣中華民族及其文化在始創和形成進程中來自多方的貢獻、錯綜復雜的形態與彆具一格的特性。
##《另一種古史》關注的是視覺圖像,以往我也就隻關注紋飾,因為銘文麼也看不大懂。這本書有大視角,把圖像銘文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進行考察,從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刻畫裝飾到商周紋飾之變背後的社會形態、宗教觀念,從中原到周邊的圖形文字銘文地理分布可能代錶的青銅禮器網絡體係,有些是假說,不過很有趣且有一定的解釋力。
評分##開捲有益。
評分##重新把書讀瞭一遍,雖然前200頁比較亂而且“前人之述備矣”,第五章起論證“圖像銘文”還是做瞭比較充分的準備的。期待楊老師以後可以挖掘更深。
評分##提齣瞭問題,但是不能解決。好的是梳理一遍考古發現和圖形文字理論曆史。
評分##我愛這本書!!雖然不是全懂
評分##圖像資料極為豐富
評分##金文和甲骨文到底哪個更古老?
評分##ms評過瞭。。
評分##浩瀚的考古資料和圖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