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年,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举起王权之剑,直指天顶,令整个欧洲为之震动。这既是欧洲现代早期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又拉开了新世纪女王“权力的游戏”的序幕。
16世纪,欧陆风云再起,列王纷争。在这个教派林立的大航海时代,新大陆以及欧洲的大片土地都沐浴在女王的光辉之下。她们来自欧陆各大显赫家族,彼此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血脉相连,或师徒传承,或结盟,或对峙。
与伊莎贝拉同时代的安娜.德.博热是法国的实际掌控者。她抚养大的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嫁入卡斯蒂利亚宫廷,之后在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治下的尼德兰摄政;并于1529年代表查理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母亲萨伏依的路易丝缔结了著名的“夫人和约”(《康布雷和约》),结束了长达65年的意大利战争。
与玛格丽特的女儿让娜.德.阿尔布雷站在对立宗教阵营中的法国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其三个儿子陆续成为国王,她本人则一直在幕后运筹帷幄。她手段强硬,对胡格诺教派的迫害令世人口诛笔伐。
伊莎贝拉的女儿阿拉贡的凯瑟琳在丈夫亨利八世出外征战时摄政,虽然后来屈辱地失去了王后的地位,但她和安妮·博林的对抗还将在二人的女儿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身上延续下去。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之一,统治英格兰近45年。她不仅巩固了英国国教的地位,有效地牵制住了西班牙和法国两大强国,处决苏格兰女王玛丽,重创了欧洲天主教势力,更让西班牙无敌舰队折戟沉沙。终身未婚的她让“女王”这个头衔彻底摆脱了对男性的依附意味。女王的世纪随着她的逝去而终结,但此后西方世界将不断留下女性统治国家的记录,再没有人质疑女性治理国家的能力。
书倒是不错,但是涉及到这么多人物、家族以及复杂关系的书应该附上家族谱系吧,让读者自己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绘制谱系太累了
评分##写作不易,但确无新意。
评分##2022长11:有点零散,但获得了很多灵感。
评分##因为按照时间排序,所以十余位主人公的经历分散得破碎,难以形成一致的印象。作者也明显不善于谋篇布局。
评分##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书。16世纪可以说是女王的世纪,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到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性摄政甚至执政的身影活跃在欧洲的历史舞台上。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恢宏精彩的女王统治史,侧重她们在爱情和政治面前的艰难抉择,在不被看好的情势下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例如她们对于宗教改革的作用不可替代。书名中的“游戏”,精准还原了历史上女王在凶险异常的环境中左右逢源的政治手段。
评分##波澜壮阔的时代和值得尊敬的女性,终于在欧洲层面上把这段历史梳理得更清楚一点了(还是想吐槽大家都爱叫一个名字真的令人头秃,翻到前面人物简介加深印象无数次
评分##202119 16世纪的欧洲真不愧为女人的“黄金时代”了。在这男权社会,女性一代接一代的,或为自己、为子女,统治、摄政,玩弄政治。真崇拜伊丽莎白一世,书中的女性从头到尾都被男人以婚姻、生育逼迫,只有她将他们踩到脚下。没有继承人也坐稳自己的王位,为统治自己的一生而活着。死后的事情,你们自己玩吧!
评分##写作不易,但确无新意。
评分##这一时期西欧女性的执政归功于宗教改革浪潮,也因秩序的稳定而昙花一现。但女王们在16世纪打下了属于自己的烙印,并无可置疑的为欧洲其他女性冲跃属于女性的阶级天花板铺平了道路。女王为了成为执政者必须是“没有性别的”,但同属于女性的命运和天花板又让敌对的她们成为天然的命运共同体。作者以女性之间的“母女、师徒、姐妹”隐秘传承为切入点,而在宗教纷争、战争的波澜掀开的隙漏中,那窥见她们隐而不宣的羁绊与情谊,思路很好,但我感觉因为故事太曲折复杂,中期略有些驾驭不住。题外话:写了好几对具有冥冥宿命感的“一生的对手,一生的挚友”,然后majesty and love donot sit well together。笔触十分浑然天成的女同,我十分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