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夏尔·戴高乐的权威传记,详细描述和分析了戴高乐一生的思想和实践。
戴高乐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也是法国历史上具有最大争议和复杂性的政治人物。有人认为他是拯救法国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专制的代名词和恶魔。在2010年评选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时,戴高乐的投票率高居榜首,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拿破仑。
作者力图用客观的态度与方法,重新看待戴高乐在影响法国至深的两次内战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进而评估戴高乐如何改变了法国人思考其国家政治、历史的方式。本书更是首次运用了2004年公开的戴高乐未发表资料和战争手稿,并深入研究了戴高乐的私人生活和与其家庭的私人关联,呈现出更加立体丰富的戴高乐形象。
本书亮点
1、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就连敌人都会追随你!全方位展示戴高乐将军一生的起伏与荣耀,看他如何在没有一兵一卒、一枪一炮的情况下,凭借强大的个人魅力,使得甚至军衔远高过他的五星上将和勾心斗角的政敌死心塌地地追随他,并孤身一人与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轮番较量,并最终两次拯救法国。
2、首次使用2004年未发表资料和戴高乐最近研究成果,全方位展示戴高乐的真实形象!本书洋洋千页,搜集了大量史料,呈现了最新的戴高乐研究成果,对戴高乐进行了不偏不倚的描述。除此之外,本书首次运用了2004年公开的戴高乐未发表资料和战争手稿,并深入研究了戴高乐的私人生活和与其家庭的私人关联,呈现出更加立体丰富的戴高乐形象。
3、戴高乐去世50年以来最权威的戴高乐传记!作者朱利安·杰克逊是研究20世纪法国历史的权威历史学家,是世界最顶尖的历史图书奖项——沃夫森历史奖得主。由于作者对戴高乐本人以及法国历史所作的深刻反思,本书荣获2018年度美国图书馆巴黎图书奖。
4、近百幅珍贵图片,全面展现戴高乐将军的个人魅力!本书包含巴黎戴高乐档案馆提供的80多张珍贵照片和图片,5张大幅戴高乐人物特写,其中照片使用128g哑粉铜版纸,翻开本书,仿佛亲眼见证戴高乐将军强大的个人魅力!
5、本书结尾特别收录112位与戴高乐同时期的人物小传!其中既有他忠诚的追随者,也有与他渐行渐远的曾经的战友,还有一直以来都坚决反对他的政敌。不同派别、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人眼中的戴高乐,全方位展现戴高乐将军的个人魅力!
##戴高乐将军的一生,前半生充满了各种偶然性,在几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将军把握住了机遇,真的践行了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后半生他深刻地影响了法国,为法兰西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本书对将军的性格外貌评价都不高,考虑到作者的英国佬身份也可以理解,要说书有神马不足就是太厚了!
评分##戴高乐将军的一生,前半生充满了各种偶然性,在几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将军把握住了机遇,真的践行了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后半生他深刻地影响了法国,为法兰西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本书对将军的性格外貌评价都不高,考虑到作者的英国佬身份也可以理解,要说书有神马不足就是太厚了!
评分##有人说这是戴高乐的吹粉写的,这是黑粉写的吧,但是我感觉还行,毕竟客观,结合丘吉尔或者其他的回忆录等内容,可以感受到戴高乐的描述还可以。但是这本书太长了,而且也比较难读,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便秘的感觉。二战期间戴高乐以及整个自由法国的位置都很尴尬,这段读起来就更尴尬,感觉都很无聊且不重要。但是对于戴高乐却很重要(里面也在乳法,真是日常乳法)。 看完就有种不重要的感觉,啥都说了又啥都没说。。。
评分##62-63。 看完戴高乐的传记,更加相信二战里各国的领袖全部是集权、自大、自信、热爱战争的权力复合体。尽管自由法国运动在二战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要是没有戴高乐,法国在战后必然很难成为五常之一,看到有些人说“今日禁止乳法”。但我jio得,赞扬戴高乐将军和乳法并不矛盾,甚至是一体两面的事情(狗头)。
评分##2星。其实没读完,实在读不下去,更像流水账,事无巨细都要写下来。可能比较适合作为科研的参考书,不适合普通读者,阅读体验太差。
评分##还是上半部的二战最精彩,戴高乐远没有丘吉尔有人格魅力。早年以步兵入伍沦为32个月战俘,后作为支持机械化坦克的移动支队的军事官僚扬名立万。40年出走伦敦,发表618演讲,力挽狂澜组建自由法国对抗维希政府,在非洲寻求支持,于俄英美之间权力斗争,最终解放巴黎。执政后组建新政府时不认同新宪法突然辞职,苟到58年重新掌权,获得了六个月的统治全权,起草新宪法和吕夫计划,最终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成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的出发点永远是民族国家,历史和地理的地缘政治胜过意识形态,国与国的冲突是永恒。所以为了避免欧洲被苏联和美国控制,与德国重修旧好,坚持核武,接受罗马条约,重新争夺法属非洲,反对美元与黄金挂钩,在军事上退出北约。戴高乐主义是独立自主的实用主义和民族主义,对国家的神圣化和高效独裁的技术专家政府。SY
评分##还是上半部的二战最精彩,戴高乐远没有丘吉尔有人格魅力。早年以步兵入伍沦为32个月战俘,后作为支持机械化坦克的移动支队的军事官僚扬名立万。40年出走伦敦,发表618演讲,力挽狂澜组建自由法国对抗维希政府,在非洲寻求支持,于俄英美之间权力斗争,最终解放巴黎。执政后组建新政府时不认同新宪法突然辞职,苟到58年重新掌权,获得了六个月的统治全权,起草新宪法和吕夫计划,最终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成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的出发点永远是民族国家,历史和地理的地缘政治胜过意识形态,国与国的冲突是永恒。所以为了避免欧洲被苏联和美国控制,与德国重修旧好,坚持核武,接受罗马条约,重新争夺法属非洲,反对美元与黄金挂钩,在军事上退出北约。戴高乐主义是独立自主的实用主义和民族主义,对国家的神圣化和高效独裁的技术专家政府。SY
评分##还是上半部的二战最精彩,戴高乐远没有丘吉尔有人格魅力。早年以步兵入伍沦为32个月战俘,后作为支持机械化坦克的移动支队的军事官僚扬名立万。40年出走伦敦,发表618演讲,力挽狂澜组建自由法国对抗维希政府,在非洲寻求支持,于俄英美之间权力斗争,最终解放巴黎。执政后组建新政府时不认同新宪法突然辞职,苟到58年重新掌权,获得了六个月的统治全权,起草新宪法和吕夫计划,最终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成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的出发点永远是民族国家,历史和地理的地缘政治胜过意识形态,国与国的冲突是永恒。所以为了避免欧洲被苏联和美国控制,与德国重修旧好,坚持核武,接受罗马条约,重新争夺法属非洲,反对美元与黄金挂钩,在军事上退出北约。戴高乐主义是独立自主的实用主义和民族主义,对国家的神圣化和高效独裁的技术专家政府。SY
评分##读完这本大部头的书比我预料的要快得多。杰克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学者,他生动地刻画了戴高乐这个如此荒谬的超常人物,以至于我即使在阅读那些偶尔过于详细的段落也没有任何疲态。这本书似乎很客观:戴高乐的长处和短处,他的成功和失败,都被描述得清清楚楚,令人信服。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很多关于20世纪法国历史的知识,但它有着所有传记的局限性,那就是它几乎完全忽略了与戴高乐没有多少直接关系的事件。但这本书还是值得给4.5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